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宁波老外滩日行散记 |
[游记]宁波老外滩日行散记 |
2007-07-16 live.com |
老外滩是用一壶慢火沏成的一壶好茶,积淀了“宁波帮”的所有精华。只有用心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其中的奥妙真谛。哪怕只有一天时间。 四月外滩的早晨是静谧的。昨夜的繁华刚刚褪尽,大部分店铺都静静地关着。路上的行人不多,几个戴着高高帽子的厨师边走边谈论着最新的菜式。一个穿唐装的侍者拎着水壶给路边的花花草草浇水。我和朋友远远地停好了车,轻轻地走在石片铺成的小路上。腥甜的江风夹杂着春花的馨香,轻轻唤醒沉睡的记忆。 关键词严氏山庄朱氏洋房 老外滩的主干道是杨善路。沿着扬善路往里走,两边店铺林立。左边是爵士岛咖啡,右边正对着的是颐和茶馆。咖啡和茶就这么静静地对望着,相看两不厌。 扬善路一直通往三江口,临江的一栋三层楼的洋房就是严氏山庄。这里悄然盛开的竟然是“STARBUCKS COFFEE”。和闹市区里奢华通透的大玻璃墙不同,这里的咖啡美食物含蓄地躲在四扇古色古香的门后。一个金发碧眼的妈妈带着孩子仔细挑选着糕点。 严氏山庄,原为是近代上海工商界的著名实业家严信厚所有。相传,严信厚出生在宁波慈溪,“宁波帮”开山鼻祖。早年在宁波鼓楼前恒兴钱铺当学徒,后去杭州信源银楼做文书,与胡雪岩相从,得以结识李鸿章。以督办盐务起家,不仅参与了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中国第一个商会组织——上海商务会议公所的创建,还在宁波兴办了第一家机器轧花厂——通久源轧花厂。严信厚在数十年的金融、工商活动中,把大批宁波籍人士吸引到自己周围,在金融及工商界形成了一个很有影响、很有势力的“宁波帮”,于是后人把他称之为“宁波帮”的鼻祖。除此之外,严信厚是一位亦商亦文的人物。他擅长书画,尤善仿清代扬州画派画家边寿民的花卉翎毛,萧然有江湖之思。 斜对面的天城府邸,俨然是严氏山庄的孪生建筑。同样欧式的外立面:优美的弧形转交立面,二层半圆型挑出的露台,瓶式的扶手,科林斯式壁挂。内部结构却带有浓厚的传统风韵:木质结构的地板和走廊,明、清的瓷器陈列堂前。穿着唐装的服务生正仔细地擦拭着玻璃橱窗。正门古色古香,门楣上题的是冯骥才的一副对联:百年老楼且听今日脚步,三江来波融汇中西潮汐。 大门的右侧挂着文保标志,写着:本宅始建于1834年,属当地宁波富户朱旭昌的私宅。朱旭昌早年跟随“宁波帮”鼻祖严信厚在上海开设钱庄。五口通商时,本宅成为美孚公司在甬的行业会所。现为天城府邸餐饮会所。 古代和现代、中式和西式就这么奇妙地组合在了同一个时点,一切又显得那么自然和谐。 关键词宁绍轮船公司 沿着中马路一直往前走也能看到江景。面向三江口的高大的三层楼“紫金会”,专做燕鲍翅。谁能想到绿叶掩映的豪华餐厅原来是宁绍轮船公司的旧址。而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朱葆三和虞洽卿的经历比这房子更有传奇色彩。 朱葆三,定海人,父亲早逝。迫于生计,14岁的朱葆三辞别相依为命的寡母,去上海闯世界。 1926年,当79岁的朱葆三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在有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标牌的上海滩租界内,却有一条马路以他的名字命名。他的后嗣为他举办了奢华得近乎夸张的葬礼,灵柩经过的马路上,设有32处路祭,送葬的仪仗有32种之多,这个大场面已经成了人们对老上海风情记忆中的标志性画面。朱葆三曾担任当时上海总商会的领导职务,还参加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现代银行和保险公司,投资了30余家工商企业。后世的史家一再称颂他对中国现代金融、工商业所做的巨大贡献。 作为上海滩的财富精英,朱葆三在交际场上运筹帷幄,如鱼得水。他的见识谈吐、做事能力和为人品德,以及作为一个成熟商人的魅力吸引了许多人。上至显贵下至平民都乐意信任他、接近他、与他分享友谊,大家都把他当作一个明智忠信,尊贤重士的人。甚至得到了“道台一颗印,不及朱葆三一封信”的美誉,这个唱词对一个商人而言不啻黄金万两。巧合的是,宁绍轮船的另一个合伙人虞洽卿跟朱葆山的发展道路有惊人的相似。 1867年6月,虞洽卿出生在浙江镇海的龙山镇。父亲在虞洽卿5岁时病故。15岁那年,他告别了母亲只身来到了上海,经族人介绍到一家叫瑞康的小颜料店做学徒。虞洽卿到上海那天,恰逢天降大雨,他舍不得穿临行前母亲为他做的新布鞋,怕把它弄湿,就把鞋夹在腋下,赤着脚进了瑞康颜料店,后来瑞康颜料店变得生意十分兴隆,因而有了“赤脚财神”进店的传说。 后来,“赤脚财神”成了中国第一家私营银行——四明银行的理事,1909年,他又根据家乡土特产的运销情况及沪甬两地的客运实际,发起创办了宁绍轮船公司,自任总经理。 四明银行与宁绍轮船公司一成立,立即遭到外商的排挤。为不使这两个新生事物夭折,虞洽卿又组织了宁波同乡会航运维持会,用极其有限的经费来帮助这两家单位度过难关。 虞洽卿在发展航运(海运漕运)事业并与外国商人斗争中,非但没有被外商挤垮,并且在30余年里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轮运公司不仅在沪、闽、粤等海运线上清除了外轮,而且在长江线及其他的南北洋航线上均与外资轮船公司进行强有力的竞争,他的船队远达越南西贡、缅甸仰光等地。1928年荷兰银行特地为他举办任职25周年纪念典礼和庆功酒宴,并赠他荷兰王宫收藏了200多年的自鸣钟等贵重礼物,荷兰政府还给他颁发了奖章。在我国近代航运业的发生、发展中,虞洽卿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1936年他70周岁,工部局将横贯市中心的南北通衢大道、宁波旅沪同乡会会址所在地的西藏路,正式改名为虞洽卿路,并举行了隆重的庆典仪式. 关键词 紫藤庐 傍晚,雨淅淅沥沥下了起来,巷子和空气都被雨水浸润了。没有伞也不怕的,沿着屋檐从容地走着。雨下大了,就在巷子里躲着。一不小心挨着了身后的玻璃门,一声锣响从身后传来,从玻璃门后迎出来一位丁香花般的女子,“欢迎品尝紫藤庐的私家菜”。原来门上挂着的铜锣是用响亮的撞击声迎接客人的。迎宾的女子正是紫藤庐的女主人,一位年轻朝气的宁波姑娘。雨天的傍晚餐厅里的客人并不多,女主人亲自招呼客人。 大厅装修得很质朴而透气。一方天井收罗的天光赋予了餐厅明暗的光线变化。天井的一面墙是用瓦片细细地垒出来的,左左右右,不同的朝向砌成浑然天成的纹路。紫色的桌布上没有鲜花,骨质瓷餐具静静地排放着。大厅四周整齐地摆着绿色的植物,深深浅浅。墙壁上悬着的一丛丛紫藤尚未进入花期,藤蔓垂荡下来,恣意怏然。墙上的紫藤书画专门请知名书法家书写的,和墙上的紫藤相映成趣。壁橱里放着女主人去南非旅行时带来的纪念品,虽然写明了非卖品,还是不断有客人开价。餐厅里的一切,是女主人花了49天拼出来的。“餐饮是种文化,要注重细节。我们希望可以象招待自己的朋友一样招待客人,我们希望能让更多人在雅致环境下吃到美食。” 刻意营造的细节组合在一起就是轻松散漫的氛围。女主人是个地道的食客,奉行慢食运动,竭力排除用餐的商务功利性质,还进餐原有的意义。所以在紫藤庐只有两个大的包厢,其他都是小桌组合,适合三两知己叙旧,适合家庭小型聚餐。“我已经失去了其他女孩拥有的做SPA、逛街的权力和自由,但是我不放弃自在进食的自由。无论多么忙,我都会抽出半个一个小时时间好好享受每顿饭。”女主人亲自制作的菜谱上摘录了这么一句文字:“王莽月云:盐者,百肴之将。余则曰:饭者,百味之本。” 享受健康、享受停留、享受吃饭的时间、享受缓慢的生活,成了紫藤庐始终坚持的第一要义。 紫藤庐才开业九个月,前途未卜。创事业总是艰辛的,尤其是女性,在这个男人的世界,需要付出的更多。女主人却豁达也坚强,“有所为,有所爱,有所期盼。坚持是种习惯,放弃也是一种习惯。只要有50的把握就去做,就拿出200的努力。” 在主人的推荐下,要了三份紫藤私家菜:红焖鳝筒煲;紫藤醉红膏蟹;枧菜四季豆。女主人说,红焖鳝筒煲是紫藤芦的私家菜,是她老爸的拿手好菜。用蒜子、姜片、香菇、鳝筒,原料简单,酱色很浓,典型的老派宁波菜。吃起来很亲切,又自己的回忆,能找到亲情的力量。醉红膏蟹是紫藤的招牌菜。选用优质青蟹,用22种调味腌制,蟹肉滑冷,嫩而鲜,玛瑙般透明黑色,味道奇异,不蘸醋,吃原味,是地道的宁波菜。榄菜四季豆时再家常不多的菜式,可以不加盐、不加味精,榄菜的味道不明显。四季豆切成圆粒,舀一勺吃,余味甘甜。喝上一口柠檬水,享受第一次纯粹的慢食经历。 慢食完毕,找个临窗的位置坐下,什么都不用想,就静静地看着。几年前的老外滩整体翻修很好地保留了原有的精华,昭显了岁月的痕迹。但是这些历史的记忆终将渐渐淡去,留下的是被灌注了新的灵魂的建筑。走在街上的人们只能从精美的雕饰、发白的砖头里读到历史的尾巴。更多时候,它们只是作为一种摆设,一种格调被享用着。 对孩子来说,与其说是外滩,不如说是邻居家的花园。闲了空了来逛逛,看看巷子里的青苔长厚了没有。也不怕迷路,反正每条道每个屋子都能沟通。也不怕累,屋子后面有能坐能躺的长椅。对着马头墙下挑着的几根竹子,傻傻地坐着,没有人会用怪异的眼光打量你。在幽静的角落总是能看到一脸幸福的新娘新郎挽着洁白的礼服在镜头前寻找表现幸福的造型。要是穿上旗袍、长衫,这就真的回到十里洋场了。 从紫藤庐出来,暮色迫近了。远处的夯声轻轻地敲打着。爸爸妈妈们呼唤着找回自己的孩子准备回家,衣着光鲜的白领们轻声谈笑着赶来参加晚上的派对。几个背着相机的游客执着地寻找着原味建筑,大概是在寻找“宁波帮”匆忙留下的脚印。不同肤色的人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临时居所。 江风轻轻吹拂着,撩起行人的衣角。沿江而行,江水波平浪宁,正是这江催生了“宁波”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作为中国“外滩史”家族中最悠久的一脉,老外滩已经慢慢醒来。异域的摩登风情,交相互映的新老建筑,激荡融汇的东西文化,在这里都化作了属于甬人自己的时尚。奢华的记忆化作诗意栖居的力量。 临江的一家国际会所广告牌上写着“无需彰显,睿智自现” |
转自:http://joy1120.spaces.live.com/blog/cns!CB7DC0ED0E98DDAB!213.entry?_c=BlogPart52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