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南京去无锡,究竟是哪一天,我已经忘记了。只记得是个太阳很毒的大晴天。坐车前,我和同班的老张顺便去了新街口的白货商场。两个农家孩子,在家乡镇上进供销社就觉得是热闹的所在了,去了西北,虽说时省城,90年代初大商场也不多。因此在新街口的商场里,真觉得是陈奂生进城,看不过来。尤其是有两个美女售货员,肌骨丰盈,眉眼含情,一笑一颦,觉得是那样的天然。我俩囊中羞涩,没买任何东西,只是贴近柜台,直勾勾地看着人家。直到许久,同伴进店来催促我们赶路。 以后看到“金陵佳丽”之类的说法,我不会想起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之类,而是马上回忆起那两个售货员,现在早就是孩子他妈了吧。丰韵犹存否? 无锡是我们社会实践的主要地点,我们好像在那个城市呆了一周多。去乡镇考察哪些企业,我大多忘了,只记得去前洲镇一个规模很大的棉纺厂,看到人家乡镇企业的设备和管理一点不比兰州第三毛纺厂那样的国有大企业差。从无锡市到前洲镇,路旁都是农家小楼,并无杂乱之像,水田里的禾苗长势正好,尽管也是一马平川,但没有西北的空旷之感,人口太稠密的缘故。稻田被纵横的水渠、马路分割。从城市到乡镇的道路两边都安装路灯,我仔细地瞅了瞅,没发现一个破碎的,便感慨此地的精神文明也不错。要在我们邵阳老家,估计都成了孩子们弹弓的靶子了。 我们住在无锡师范学校,暑假学生们回家了,空出来的宿舍便被校方用来创收。除了我们这一行外,还有很多天南海北的游客,多数是穷学生。我记得对面住着一个山东大学中文系的帅哥,孤身一人,晚上常常找我们来侃大山。校舍 暑期做旅馆,也叫存量盘活吧,江南人的经商头脑可见一斑。1921年,老毛等人在上海开天辟地时,除了新婚燕尔带着妻子同行的陈公博及几个有钱的代表住旅店外,毛等大多数没钱的代表也住在一个女子夜校。——大概当时共产国际提供的卢布中,没有让各地代表住星级宾馆的预算。好歹是个有着国际背景的会议,竟然那样寒酸。莫斯科的人当初要是料到这些人中间会出真命天子,统治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没准会大方一些。 无锡师范学校在老城区,我记得是紧临县前街,多是些雅致的小白楼,很有年头了,校园里树木葱茏,绿草如茵。这个学校应当是民国时期创办的吧,我党建政后,盖的校舍不会这样有“资产阶级的审美趣味”。 我们住的是女生宿舍,墙上贴着学生自己画的画,以及每周卫生值日的名单。晚上无聊的我们,便对着那些名字,望文生义,猜测谁最漂亮。——当然,我们也许永远不会知道答案。 那时候,县前街一带还存留着许多二层楼的江南民居,白色的墙,黑色的瓦,湿乎乎的地面,以及打在石板上的阳光。我梦中的江南小城,就应该是这样子的,如果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雨夜走在宽阔的水泥路面上,她还会有丁香一样的芬芳么? 记得从无锡师范学校走步了多远,便到了无锡著名的王兴记馄饨馆,也是两层的小楼,店面不甚宽敞,但收拾得却十分洁净。我那时候人瘦,却非常能吃。和王兄、卫姐、巧克力一起去的?我似乎一人吃了两笼包子外加一碗馄饨,看得他们目瞪口呆。 无锡的风景名胜自然要游览的,那个鼋头渚我印象不深刻,只记得站在树木蕃秀的岸边,看到的是好阔的一池水,让人心情不由得也畅快起来了。还有就是去蠡园,据说越国灭吴后,范蠡和西施私奔,在此泛舟。这多半是后人的附会,总以为才子佳人最终走到一起,才是绝配才浪漫。实际生活中的才子配佳人,多半是悲剧收场。因为他们两人都太优秀了,而卖油郎占花魁,才子娶河东狮吼,反而更容易相守到白头。 我当时在蠡园,不知天高地厚地向同行的兄弟姐妹发过一通谬论。我说只有江南人才真正懂得怜爱女人。这西施当女间谍,故意耗费吴国国力,替越国报仇 灭吴。按理说吴国人深恨她才是正常的。可无锡这一带,古吴所在地,有关古迹的传说,竟然是褒扬西施的。中国人向来有“女人祸水”的说法,而在吴地民间,不但没把她演绎成祸水,反而传说她美丽善良。江南人,大概是真正懂得女人的。所以美女千万不要北上。 去锡惠公园,寻访瞎子阿炳的墓,让我感触很大。走了很多的弯路,在一僻静的竹林里,找到了这个身前沦落身后享有大名的音乐家之墓。他只有葬在竹林里,才符合他的身世。微风吹来,萧萧竹的一枝一叶,如诉如泣,和《二泉映月》的曲调一样寂寥凄清。 那时候我迷上民俗,所住的不远,一个矮房子上面挂着无锡民俗馆筹办处的牌子。考察队有一天去宜兴,顺便看看三个洞,我留下来去访民俗馆,令我感动的是王兄牺牲了游洞的机会陪我前去。对于我的来访(当时俺还是甘肃省民俗学会的会员),馆长有点感动但也有点不好意思。他说整个筹办处就他一个工作人员,划的地皮给了,什么时候盖成房子谁也说不准。至于学术研究,现在还没办法开展起来,他希望几年后我再来交流。——几年后我去混江湖了,那点民俗的爱好早就抛到九天云霄去了。 因为我没能去宜兴,巧克力回来后给我带来一把宜兴茶壶。这茶壶是否正宗,没有去考证的必要。它见证着我们那个时代的清纯情谊,让我感动至今。只是这茶壶被带回老家,闲置在某个角落里,静静地冲泡着这十来年的时光。 工作后去过几次无锡,一次是去采访太湖的治污,一次是采访当地的职业教育,还有一次是专门陪老婆做江南游。我特意带着老婆去找王兴记馄饨馆。旧房子早拆了,街面拓宽了,两边高楼如笋。无锡正在努力地打造大都市。王兴记开在一个大楼的底层,毗邻的好像有家麦当劳。我俩吃了馄饨和小笼包子,妻说,没有你说的那样好吃呀。我也觉得味道平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