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平阳乡土文化展-游记

[游记]平阳乡土文化展-游记

2007-07-25    pyjy.net

南麂岛,看海上升明月
自从2000年国庆第一次登陆南麂列岛之后,差不多每年我都会去那里待上几天,享受海水、沙滩、阳光和海鲜。在江浙一带,嵊泗列岛中的花鸟、枸杞、嵊山,东极岛的庙子湖、青浜、东福山等岛,都各具特色,但细数下来,既有清澈的海水、细净的沙滩、美味的海鲜,又有风景可看的海岛还是首推南麂列岛。我至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到"海上升明月"的胜景,就在南麂岛。
碧海仙山和贝藻王国
南麂列岛位于东海,由大小23个岛屿组成。主岛因外形似麂被称为南麂岛,是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保护圈网络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因贝藻类等海洋生物资源丰富,被誉之为"贝藻王国"。
丰富的海岛自然景观是吸引我一次又一次来到这里的原因,南麂岛主岛有宽800米、长600米的贝壳沙海滩,海水清澈透明;有景点集中多达100余处的三盘尾景区;有郑成功操练过水师的国姓岙;有宋美龄憩息过的栖风居;周边的列岛有水仙花岛、海鸥岛、蛇岛等等;金沙碧海、奇礁怪石、异峰雅洞,天然草坪,真是美不胜收,称其"碧海仙山"一点也不为过。
马祖岙看红日西沉霞满天
上了岛,自然要先去沙滩浴场---大沙岙景区。南麂岛有两座山,一座叫南麂山,高192米,另一座叫大山,高229米。这两山蟠踞在一起,东南面形成了大沙岙,面对东海,三面环山,形成一个冬暖夏凉的大海岙。
漫步在沙滩上,海沙又细又干净,一直走到潮水边缘,脚步都不会下陷。躺在沙上,身上不沾沙,还喜欢被埋在沙中的感觉。沙滩一直延伸到海,喜欢游泳的朋友都会迫不及待地想冲下水去。虽然形容海水的清澈一般都用湛蓝等,可在我眼里,南麂岛的海水就是绿的,由浅到深都有不同的变化。
大沙岙口的海港中有一个标志性的岛屿,像一头庞大的老虎,正搏击在海浪间、或刚从深山密林中冲向大海,于是获"虎屿"的美称。虎屿后面,靠近海岸这边有一黑色礁石,叫"虎子"或"虎粪礁"。海中有岛,岛中有港,港中又有岛,这样的特点在国内也属罕见。
两座山的西北面形成了马祖岙,据说站在山巅可望东海万顷云涛。我比较懒,日出只去三盘尾看过一两次,一直还没起个大早爬上南麂山或者大山看日出过。不过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去马祖岙看落日,红日西沉,满天彩霞,逐步消失于苍茫的暮色之中,尤为壮观!(日出前一晚最好观一下天象或者问一下当地人天气情况,以免扑空)
三盘尾在天然草坪听海风
到南麂岛,三盘尾景区还是值得一去的。南麂山向东南延伸有头屿、二屿、三屿,按山丘高低层次来分,有头盘、二盘、三盘,一直延伸到南麂岛东南之尾部。三盘尾之名称由此而来。它是南鹿岛自然景观中观望海景的最佳之处。春夏秋冬、晴雨晨昏,在这里欣赏景物,兴味迥异。
三盘尾山上,两峰间山坡都向中间倾斜,形成一个五亩左右的大场地,上面长满细软碧绿的青草如一大幅绿色地毯覆盖着。草坪东西两面都朝着海口,海风阵阵,空气新鲜。
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在三盘尾找个地方扎营,我们第一次上南麂就在一个平时渔民晒鱼干的小平台睡过一晚,呵呵,当然你要能习惯淡淡的鱼腥味。也可以试着在那块天然草坪扎营,不过一方面风比较大,一方面还是应该保护草坪为好。
还有望夫石、猴子拜观音、海马岩、石青蛙、试剑石、天然壁画、狮子大象海龟、五指岩、风动岩等等众多的礁石景观可以让你流连回味。

雄关秀峰南雁荡
叶坪 黄兴龙
南雁荡山位于平阳县的西南端,与地处乐清县的北雁荡和中雁荡合称“东瓯三雁”,它们同属括苍山脉,南雁荡在其南,故得此名。其中特别以锦屏峰、云关、仙姑洞、月牖、东洞、会文书院和观音洞最为著称。
从平阳县的山门区下车,转乘竹筏顺溪而下,但只见群山叠翠,令人飘然如入桃源仙境。弃筏上崖,只见一座纯石结构的“爱山亭”,在翠竹红枫掩映下,赫然出现在你的眼前。据亭中碑文载:五代时,有高僧颈章和尚寻访得此住处,并言此地“有龙雁所居,钟梵相间,宛然一西域”。
沿西山麓拾级而上,便到了著名的锦屏峰。但见三 呈“品”字形危崖拔地而起。岩壁裂痕交错,峰下一洞中开,坡陡路峻,山势险要。洞背后镌有“东南屏障”四个大字笔力遒劲,宋代诗人陈有功写诗赞叹曰:“百里周围雁荡山,石门天设不须关。”
穿过锦屏峰,但见奇峰忽簇,峻岩障天。峰腰间有一个奇幻诡怪的石洞,光自孔入,表里通透,恰似天门中断,大有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这就是被人们称誉的云关。手扶石栏,沿石磴曲折而上,仰视绝顶,上有石梁横跨两崖之间,宛若天桥架空。洞壁上镌有“云敛天窗现,关开月牖光”十个大字。据说每值风雨,浮云纷纷飞舞入梁,卷舒变幻,倏忽万态。云关由此而得名。石梁外部的陡崖上,云影苔痕,怪石峥嵘。其中一块巨石犹如狮子仰天长吼,名叫“仰天狮”;另一块则象低头俯视的狮子,人们称之为“望海狮”。一仰一俯,雄风各俱。
峰回路转,处处茂林修竹,宁静致远,座落其中的西洞部,又名姑洞,分上下二层。下洞高十七点五米,宽四十四米,深二十分米。洞内为道观。是七间三层古典式建筑,黄墙碧瓦,斗拱飞檐,雄伟壮观。后殿的神龛中供奉“朱氏仙姑”塑旬,仪态端庄,洞中藏《南雁宕碑记》碑文详述仙姑平生奇事,仙姑名婵媛,生于南宋绍兴二年(1133年),南雁闹村南乡人。婵媛十余岁即出家隐居此洞,常以草药为附近乡人治病,下区立愈。二十年后不知去向,后人敬仰其为民积德,故名其所居之“仙姑洞”以为纪念。洞前左与铁瓮洞相通。洞顶为“滴岩”,晶莹水珠,断续滴入岩下椭园形石盂,盂中长年积水盈盈,久旱不涸,雨涝不溢。掬而饮之,其味清甘。这就是被人们传为美谈的仙姑“浸 盂”。又见丹峰翠壁,高耸入云。峰腰有一洞中开,上书“东洞”两个篆体大字。东洞高约十米,宽五点八米,深达一百零七米。顺着石磴盘旋而上,便觉冥冥如入幽境。洞尽豁然开朗。南雁荡山的洞,妙就妙在透上,因透生辉因透增色。在东洞出口处的西侧两崖之间,筑有三间清宣统年间所建的西式建筑──棣萼世辉楼。红墙黛瓦,特别令人注目。东洞对面几丈外的地方,即是天设地造的“东大门”。石梁上嵌有精美的“会文书院”青石匾额。步入门内,院合明楼五间,正厅楼上为“乡贤祠”。凭栏环视,便见左首东洞背上华珍、龙角、仙冠三峰并峙,组成“化龙崖”景致。俯瞰山下,澄碧如玉的一弯溪流中,有一名叫“跃鲤滩”的沙湖,酷似一条活蹦乱跳的鲤鱼,向化龙崖呈龙腾虎路之势。会文书院始建于北宋,原为著名学者陈经正、陈经邦兄弟读书处。后来二陈从游伊洛,传来二程之学,于是永嘉学风大盛,至有江南“小皱鲁”之称。相传南宋哲学家朱熹,也曾慕名率弟子来此讲学。
从会文书院右侧大道盘旋而上,过“雁山第一泉”,直至观音洞。一路松竹交翠,浓荫蔽日。观音洞高二十一米,宽四十五米,为南雁第一大洞。洞内依岩而筑慈云古刹,从左到右,次第增高,构成了一组庄严肃穆的佛教建筑群。据说洞内屋宇,始建于五代。现有建筑系清代重建。慈去寺楼高三层。右下有方池,上承岩顶洒落的“帘珠瀑”。上楼俯瞰,些些水珠在水面来回跳动,宛如若颗颗洁白的明珠,滚动于玉盘之中,忽聚忽散,光怪陆离。
南雁荡以洞称绝,目前人们所说的“南雁”,亦仅指东西洞而言。其实,它东起钱仓,南至闹村,西抵白云山,北接玉青岩,方圆二百五十平方公里,计有六十七峰,二十八岩,二十四洞,十三潭,八瀑九石,三池三谷,有大片被遗忘的风景区还有特于我们去开发。更有风岭的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校址、莲花庵的新四军驻浙南后方留守处原址等不少革命纪念地,为南雁荡记下了更加光辉的篇章。

雨中小城
任泽键
纤弱的鱼若有若无地撒在行人的脸上。天气已有些凉意,一丝丝凉的风徐徐行走,并不疾厉。深呼吸,仿佛肺腑一下子澄澈透明起来,精神陡地一振。这是小城最好的季节,冷寂中透着阵阵的清爽和惬意,尤其在雨天,让人感觉不到一点寒冷。雨中的小城,格调是清洌、翠绿和静谧的。
坡南街并没有太多的行人,看上去空空荡荡的。时光踏着不紧不慢的节拍,无精打采地流逝着。千年的青石板踏踏的马蹄声近了又远了。在通福门石板上小坐,细雨的脚也透过花岗岩缝里写着意象派的图画。读书的孩子蹦蹦跳跳惊扰了茶亭里歇脚的行人。不断长高的小城,这里独留一份古老与安静,是小城之幸,小城人之福啊。
风中雨里,有些树的叶子正在逐渐变硬变黄,一片片依依不舍地离开枝头,在空中达着旋儿,悄无声息地飘落下来;那叶也未枯萎,依旧有绿,似优美发黄的诗笺,正翻启着,等待着人们阅读。
曦龙广场,湿漉漉的,似惹人喜爱的小姑娘,用她那小巧玲珑的手在雨伞上弹奏着一份闲适一份恬静。蒙蒙细雨里,恍若听到在这里举办的广场音乐会,百架钢琴飘飘逸逸,袅袅娜娜。
绿色永远是小城的主调。经历树百年的樟树,年轻嫰绿的黄杨,睁着亮眼的小草,固守着心中的青翠,像精精心呵护自己朝夕相处的一怀希冀,抑或一个梦想。小城在青山的怀抱里也更郁郁葱葱了。
一个人在雨里走,走在古与新的和谈中。雨的旋律如一泓清澈的涓涓的小溪,潺潺流淌着,弹唱着,流过小城的昨天,也唱着小城的明天。
小城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叫昆阳。

昆阳坡南街
潘一钢
去平阳县昆阳坡南街的那天,正是大雪过后的晴日。阳光特别灿烂,坡南街的每一个轮廓,都很清晰地凸现在眼前。清亮的河水,倒映着边上黑黝黝的屋,翡翠一般的树及那碧蓝的天……当它们印叠成一块时,就成了很写意,很有韵味的一张国画。觑着这样一幅画,走在坡南窄窄的长街上,心里恬静得都快入眠了。
其实坡南街最入画的,还是人文的东西,它会让你凝思和激动。这条平阳最古旧的长街,是昔日来往于浙南闽北的必经之地,因而富甲一方。店铺一间连着一间,现今还能从这些沧桑老屋精雕细刻的门面上,读出当年繁荣的故事。若说坡南街最具特色的地宕,应是街中的小河。小河沿着街汩汩流淌,两厢都是老屋和石板铺就的小桥,好比周庄一色。那些小桥有讲究的,也有粗糙的,仔细去觑桥上的字迹时,都能觑出“道光造”、“光绪造”的字样。还有些桥上的字迹模糊了,想必是明或宋,或许更遥远些的朝代。
街上有“师儒侍养”牌坊,刻有龙凤麒麟等,仿佛在游动飞舞,极生动逼真。牌坊是纪念乡贤郑思恭的。此人是个极守孝道的人,因父年高,便辞官回家侍父终身。他又是一个极爱国的人,清兵压境,竟拒绝剃发,绝食而亡。真是可歌可泣!稍走些路,到了街的转弯处,迎面就有浓荫蔽日的古樟两株,郁郁葱葱,透着一种素素的馨香。其下是环境幽美的东岳观。观始建于北宋,有三进五间,布局对称,观前有长长的青石甬道,显得气势不凡。相传东晋葛洪曾汲此观内水炼丹,筑有方形葛洪丹井一口。若再走过去,便是通福门,过了门楼,就是喧嚣的县城了。这一路走来,感觉到坡南街上皆是人文古迹的东西,时时教你歇下脚来,或仰头或弯腰或蹲下去觑,去读,去摸,让你思绪万千,自然也使你有所得益。
我暗暗地想:坡南街比得上周庄,文化的层面或许更深些,为何不去打造一个温州的周

转自:http://xzy.pyjy.net/list.asp?id=16144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