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广南坝美

[游记]广南坝美

2008-05-22    sohu.com

搜狐博客 > 蓑笠翁 > 日志 > 旅游日记

2007-05-10 | 世外桃源广南坝美

标签:神奇 美丽 幽静 古朴

开车去文山办事,便会想起广南坝美。

可能是对于中学时读过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印象太深,两年前听说文山广南发现一个少数民族的世外桃源,便利用假期,与家人一起开车去游玩。当天到达广南县城,顺便逛逛县城,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便启程到坝美。坝美离县城约40来公里,但因路难走(不知现在修好没有),加之早上雾大,车行了二个多小时。沿途的风光并无太多吸引人的地方,一路的颠簸和灰尘给满怀希望的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不尽怀疑冠以坝美“世外桃源”是否言过其实?八十年代初利用出差之便到过湘西桃源县的桃花源,那里才是陶渊明笔下的原型:据说陶渊明游武陵时,挑花仙子曾托梦给他,告诉他这里曾发生过武陵渔郎的故事,并托他写一篇《桃花源记》,因此,陶渊明便写出这千古不朽的奇文。而这篇千古不朽的文章,又引来世代多少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许多名诗名句名联,给桃源美景增色不少。其中有两幅对联至今都难于忘怀。其一: “墨客骚人,向绝境留连,且慢从晋字唐诗,浪添题咏。 征轺使节,仰先生文彩,还顺对桃花流水,别具襟怀。”其二:“却怪武陵渔,自洞口归来,把今古游人忙煞。 欲寻彭泽宰,问田园安在,唯桃花流水依然。”桃花源的美景,诸如五柳湖、桃花溪、遇仙桥、方竹亭、秦人古洞、豁然台、秦人村等,又浮现于脑海。正当我沉浸于暇想之际,车子已到了游览地的停车点—法利村。一看车子几乎停满,可想游人之多,我们已是晚到者。

下车与众多游人一道循着一条溪流顺道而上,沿途风光已渐入佳景。约莫走了二、三十分钟,“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大山的腹部开了一个巨大的洞,河水从洞中流出。 河边渡口处已有壮族老乡的游船。坝美村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进出村子都必须乘船通过幽暗而深邃的水洞。上船须购游览券,当时是40元钱一张。40元的浏览券即含了半天或大半天游程中的进出洞乘船、乘马车浏览种满桃树的山谷(可惜我们去的时候还不是桃花盛开之时)、乘船游览河谷风光。由于尚未大规模进行开发(应该说未开发,在保持原有美丽而独特的生态方面是好事),对旅游团队而言吃住都不算方便,一般旅游者进入坝美也只是走马观花(包括我自己)。小船载着人们在冰凉而平静的水面上前行,漆黑幽暗的洞中凉风徐徐,燕子啼叫声中时而有从洞顶的石钟乳上滴下水滴,发出叮咚的响声。出水洞中多栖息有燕子,而另一出村的洞—汤那洞中却是成群的蝙蝠。大约经过二、三十分钟的水上行船,前面出现了亮光。到了洞口,放眼望去,让人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别有洞天”。 才出洞口,便“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令笔下所描绘的景象,仿佛就在这里。坝美村在古榕翠竹的掩映下分外美丽,四周山峰秀美挺拔。 村前大榕树下是人们休憩的地方,不远处的一块平地,或许也是村民集会活动的场所,身着民族服饰的姑娘小伙们正排演着迎宾的民族舞蹈。坝美人穿的衣服,都是手工土布制成,从种棉花,收棉花,纺线,织布,漂染,制衣,绣花全过程,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手工完成的。景色秀美而又与世隔绝的环境,造就了坝美纯朴的民风。坝美至今保留着富有浓厚的壮族传统文化色彩的民俗活动,寨里每年都按时节举行祭龙、祭祖、围鱼、对歌、龙垭歪、花糯米饭节、斗鸡、泼仙波、夜种神田、耍狮子、踢叶子球、踢毽子等活动;婚丧嫁娶按风俗礼仪规定严格进行,至今保存坐家、吹树叶谈情说爱、舂粑粑定亲、走着出嫁、送葬要献白、用筒钱杆等;传统节日依时举行,如过小年(祭杨六郎)、三月三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渲扬着壮族传统文化远古的符号。坝美人少问世事,世世代代以农耕为生,生动体现了壮族农耕社会男耕女织、鸡犬相闻、邻里和睦的田园牧歌情趣。坝美人习惯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他们穿衣裳自己种棉、纺线、织布,盖房子自己烧砖、烧瓦、伐木,吃粮吃油吃菜自己栽种。酒自己酿、鱼自己捕、鸭蛋自己腌、牲口自己养。劳动工具自己打制,生活用具自己制造。他们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村社集体活动。当然,要真正了解和体会这些民俗,那得住在壮族老乡家,而今,部分居民已开设接待旅店。

骑马浏览种满桃树的山谷、乘船游览河谷风光,让你充分领略游山玩水的乐趣。尽管是半天时间的走马观花,从汤那洞出来后,“世外桃源”或“世外仙境”的坝美一定会在你印象中挥之不去。 而当你得知当地少数民族古老美丽的传说后,你会觉得它比之《桃花源记》里的“此中人语云”,更富传奇、凄美而又浪漫的色彩。流经坝美的驮娘江在坝美村中央冲击出一个三角形河滩后,就分成两条河向东流去,一条河叫“男河”,一条叫“女河”。有一个关于驮娘江名字来源的故事:古时,这一带频频发生战争,一对苦命的母子为躲避战乱而四处逃荒。孝顺的儿子虽然只有十六七岁,但他还是用瘦弱的双肩扛着一对箩筐,一头装上老母亲,一头装着家什,来到了坝美村附近。随着道路消失,一条混浊、湍急的河流横亘在面前。母子就要绝望时,河中央传来甜美的歌声,一位美丽的壮族姑娘驾着猪槽船来到了他们面前……当母子顺利过河并到达世外桃源后,这条河也变清变浅了,成了现在的驮娘江。 “坝美”,壮语意为“劈柴之地”。据当地人的世代传说,坝美这地方原来是一片沼泽地,没有人烟。200多年前,广东省南海县江夏堂那边发动了一场部落战争,强势部落的人很凶悍,弱势部落打败了。黎家因为同情弱势部落,被强势部落追杀,东躲西藏逃到坝美,一齐逃来的还有黄家、农家。黎、黄、农姓的祖先到坝美后,他们从四面山上砍来一背又一背的柴,把沼泽地垫干,在上面栽田种谷,繁衍人烟,并把这地方叫“坝美”。独特的历史渊源,使得坝美村民从古至今崇敬自然、崇拜神灵、崇拜祖先,村里的龙树、龙神庙、龙山、龙石、战神树、土地庙、老人厅、祖宗牌位台、花公花婆台、寨门等保存得较为完好,如今祭龙要祭四处:除传统的龙神庙、老人厅外,还要祭战神树、将军岩。 龙神庙在坝美人心目中很重要,他们视它为地位最高的神。起初坝美人祭龙神,是祈野兽不准伤害人畜、庄稼。那时四周围野兽、毒虫很多,经常到寨子里来骚扰,如常有老虎、蟒蛇下山来拖猪、咬鸡等,对他们威胁最大的是野兽;后来,由于生产力低下,始终要靠天吃饭,祭龙神有了更重要的作用,如祈雨等;再后来,由于龙神庙地处寨头,方便祈求,村民们大事小事都去求它,久而久之,龙神管辖的范围就越来越大,村民们干脆把它奉为寨子里地位最高、威力最大的“总指挥”神,甚至传统观念中地位最高的老人厅,他们也视其位居其次。因为老人厅的功能决定了它只能议事,而在这与世隔绝的荒天野地中,许多问题仅靠议事是解决不了的,必须有发布命令调兵谴将的首领,这要靠“龙神”。 黎、黄、农姓的祖先到坝美栽田种谷后,由于农耕很有经验,收成一年比一年好。附近山上住着一个强悍的部落,他们是高山民族,不懂农耕,非常眼红坝美人的谷子,经常来抢夺,坝美人很受欺负。山背后的梁子上住着苗族,他们天天到坝美河边挑水,与坝美人成了朋友。见坝美人老是受欺,他们很是不平,决定帮坝美人打仗。当部落人再次进攻坝美时,苗族人把部落人赶到坝子对面的山上。山上森林很茂密,指挥打仗要靠人来回传递消息,寨子里有个懂壮语又懂苗语的人负责这事,他干得很出色,但不幸被部落人逮住了,杀害在路边的一棵大榕树下。苗族首领很气愤,下令向部落人猛攻,激战中苗族首领被部落人用石头砸死,苗族人一气之下将部落人围死在最高的那堵岩子上,部落人没有粮食吃,没有水喝,几天几夜后,终于熬不住,集体跳岩自杀了。村民们把传递消息的那人埋在他被杀死的那棵大榕树下,称为战神树,每年祭龙时要祭;把苗族首领埋在波歇山下,他们认为波歇山状如王冠,有灵性,能保佑出门人平安归来,他们称其为将军岩,每年祭龙时要祭;部落人跳岩的地方,他们听见有响动,就去查看,见宛如龙嘴的岩子上有红色的液体流下,寨里的草医去刮来给人治病,有奇效,他们称为“岩血”。并在每年春天第一声春雷响过,“龙”嘴里流下鲜红的岩血时,就去取来作药。悠久的历史与古老神秘的信仰崇拜,是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转自:http://lonelyfisherman.blog.sohu.com/45516015.html60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