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河内印象 |
[游记]河内印象 |
2008-04-07 bytravel.cn |
初到河内,引人注目的是浩浩荡荡的摩托车大军。据统计,越南全国平均每10个人就有一辆摩托车,而拥有300万人口的河内,每3个人就有一辆。看来,越南在摩托车的利用率上居世界前列。在河内,经常能看到摩托车驮着电冰箱这种大家伙从面前飞驰而过。至于一辆车上坐着三四个人的景象,更是司空见惯。因为摩托车不仅是越南人的“腿脚”,还是越南人做生意的好帮手。入夜,大街上的摩托车依然川流不息。 当地陪同告诉记者,到河内,有两个地方不能不去。一个是36条街坊,一个是西湖别墅区。因为不到36条街坊,就不知道河内的个体商业有多繁荣;不到西湖别墅区,就不知道河内的变化有多大。 在这里,找大商场不容易,但想找个价廉物美的购物场所却很方便。说到商品齐全、价格低廉,还要算36条街坊。它实际上是街道纵横交错的一个大型商业区,所有面向街道的房子都改造成了店面。狭窄的街道上行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凡。数百家店铺可以提供你想要的所有东西,而且价格较其他地方便宜。记者发现,这里的商品相当一部分是中国货。你可以找到浙江的糖果、广州的服装、福建的玩具……近年来,中越贸易连年递增,去年双边贸易额接近30亿美元。 河内西湖畔的别墅区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市内的普通住宅大都是三四层的楼房,临街的一面仅几米宽,而不临街的一面有数米长,被称为“苗条排房”。这些住宅一座紧挨一座,把空间利用到了极致。而绕着西湖的上百幢风格各异的别墅却全然没有这种拥挤局促的感觉。在这里,家家有花园、户户有汽车。据说,在这里住的不仅有越南人,还有很多外国投资商。这些别墅留住了越南国内的优秀人才和国外的投资商人,留住了他们的才华和资金。这个区域靠近西湖,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河内当之无愧的豪宅区,也是越南吸引外资和人才的一个窗口。然而,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花卉种植地。 漫步河内街头,大大小小的咖啡馆随处可见。越南中部盛产咖啡,年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因此,咖啡在越南是一种大众型的饮料。一些比较高档的咖啡馆环境优雅,但在大街小巷里,更多的是简易型咖啡馆。许多人在自己家门口支个摊位,就可以开家咖啡馆,还备有一些小吃。咖啡馆不仅是品尝美味咖啡的好地方,还是朋友聚会或洽谈生意的好场所。 此外,越南人的语言也体现了越南人勇于吸收对本国发展有益的外来文化的个性。如果你去下龙湾旅游会发现那里有会讲中文的越南人,景点的告示和说明都有中文字,人民币也可以流通。至于英文和法文,会讲的人就更多了,由于越南特殊的历史背景,英文和法文一直比较流行,这无疑加快了越南人在语言上与世界融合的脚步。 在河内市郊,我们还采访了两家国有企业。一个是热水瓶灯泡厂,另一个是地砖厂。革新开放以来,这两家企业发展迅速,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显著提高。热水瓶灯泡厂是早年在中国政府援助下建立的。近年来,它又从中国引进先进设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地砖厂从意大利、西班牙引进设备、技术和工艺,其产品在越南市场上供不应求,而且还远销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主人介绍说,这是两家比较成功的企业,但许多国有企业面临困难,主要原因是运营成本高,经济效益差,而出路在于革新,比如实行股份制。 河内的巨大变化是越南革新开放的一个缩影。十几年的成功实践已经使越南人民找到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潘演在接受记者组采访时说,近年来,越南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繁荣、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未来的发展目标是: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2020年基本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我们相信,在革新开放路线的指引下,勤劳智慧的越南人民一定会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
转自:http://as.bytravel.cn/art/hny/hnyx/15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