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上海游记:河内、下龙 上海游记 |
[游记]上海游记:河内、下龙 上海游记 |
2008-06-25 scene.net.cn |
实不好受。于是同行的牌友们干脆席地而坐,在国境线上开战了,我也只能在桥上了望起风景来。原来的北仑河大桥在中越战争时期被炮火摧毁,现在的北仑河大桥是在1993年重建的。这座宽近十米,长约一二百米的钢筋水泥大桥见证了中越关系的阴雨和晴天。 回上海的这天,是2月17日。23年前的这天,中国向越南开战。由于当时越南倒向苏联一边,中越关系于1976年开始恶化,中越边境地区摩擦加剧。1978年底越南人民军从三路全面入侵柬埔寨,推翻了红色高棉的残暴统治,使中越关系进一步恶化。第二年的2月17日凌晨,中国对越南自卫还击战爆发,翻开了中越关系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走向现代化的越南,使我看到了中国刚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影子。光明与黑暗、发展与落后并存。越南经济正在迅速地发展着,国门正在打开,同时也使越南成为亚洲最大的艾滋病国家之一。 过去的越南,向世人展示这她的刚烈;现在的越南,向世人展示着她的妩媚。越南人正在证明着,他们不仅能赢得战争,更能赢得经济的发展。 马年的第一天,我就登上南下的飞机飞往北海,前往越南的河内、海防和下龙。 第二天凌晨从北海出发,再乘3小时的汽车到东兴,过关后便进入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领土,再换成越南中央退伍军人旅行社的面包车,向首都河内进发。 驶出越南边境小城芒街,便进入丘陵地带。汽车行驶在年久失修的公路上,车体似乎不堪劳累吱吱作响。窗外是绿色的山坡、清澈的河道,和肥沃的田野。越南有“一根扁担挑着两筐稻谷”的美称,形象地比喻了越南中部呈“S”型狭长的国土,和南北两端湄公河三角洲平原、红河三角洲平原两大粮仓。越南以种植春稻为主,是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金山银海”是越南又一个美称。越南地随小,却“物博”,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名贵的木材及各种珍稀动物。在越战中,美国军队在这片土地上投掷了150万吨炸弹,相当于二次大战使用炸弹的三倍。虽然最近的战争已经结束了十多年,但我还是能找到战争留下的痕迹:偶尔能见到一个碉堡。 汽车颠簸了8个小时,到河内已经是第三天凌晨两点了。初到一国首都,兴奋感驱走了旅途的劳累,我仔细地品位着河内。几十年的战争,使这座千年古城略显破旧落后,却非常干净。宽阔的街道,气派的法国式建筑,不乏有着一国首都的气概。高压钠灯散发出柔和的橙黄色灯光静静地洒在河内的街道上。汽车在街道上疾驶着,我有一种回到南京的感觉,古老的建筑,古老的街道,唤起了我儿时的回忆。直到看到那一面面飘扬的金星红旗时,我才醒悟过来自己已到了异国他乡。街上不时可以看到一些摩托车手聚集在一起。小伙子们驾驶着一辆辆摩托车轻驶而过,车后座着穿白色越南旗袍的矜持的美丽少女。 我们住的宾馆也是一栋法国式建筑,红木的门、窗和家具,显示了这座城市的高贵。天刚亮我便被窗外不知名的小鸟唤醒,虽然只睡了几个小时,但我还是起床提着相机在附近转悠着。漫漫细雨洗刷着河内的街道。对于这个刚刚开放的国家,河内市民们并不习惯对着他们拍摄的照相机。当我将照相机对准他们的时候他们表现得并不友好。 巴亭广场,坐落着胡志明的陵墓,也是越南首都的象征,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我们的同行依次排队进入陵墓瞻仰胡志明遗容。由于照相机不能被带入,所以我没有进入。胡志明陵墓左右两侧各飘扬着五面越共党旗和越南国旗, 广场中央高耸的旗杆上招展着一面巨大的金星红旗。越南共产党的党旗是榔头镰刀红旗,和中国共产党党旗有点相像。身穿绿色军装配带红袖章的越南人民军战士在广场上值勤,当我将照相机对准他们的时候,他们害羞地将脸转开或挥手示意我不要拍摄。而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值勤的士兵可以任人拍摄。 我看到了陵墓的守卫士兵换岗仪式。三名人民军士兵迈着正步前进,在快到陵墓时改成缓慢的方步前进, 这有点像莫斯科列宁陵墓的换岗仪式。由于受到值勤士兵的阻拦,我无法靠近拍摄。我站在巴亭广场上,感受着一国首都的庄严和荣耀。两个星期后,越南国家元首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欢迎中国国家元首江泽民主席。在越南满街都是国旗和党旗。越南居民可能都有悬挂国旗的习惯,可以看到他们家家户户挂国旗,让人感受着爱国的气氛,这成为越南的一景。我在车上看到一栋黄色的居民大楼,每个阳台上都插着鲜红的越南国旗,红黄相间非常好看,可惜汽车开得太快了我没能拍下来。
|
转自:http://www.scene.net.cn/youji/HTML/18576_2.html21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