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河内石苑游记 |
[游记]河内石苑游记 |
2008-06-27 sina.com.cn |
河内石苑(1) 游记 一 翠鸟垂渔乱藕栏, 浮蘋聚处小桥寒。 孤云圣塔苍茫色, 泯灭苔碑把酒观。 二 团菊散叶老亭横, 仰首辟邪伫汉声。 满苑萧萧临翰帖, 钟池转步怕魂惊。 (1)注:河内石苑,隶属今沁阳市(古称河内)博物馆的馆中之苑,建于1984年。整个博物馆是在原天宁寺旧址上建立的。天宁寺历史悠久,创建于隋代,时名长寿寺,唐武后时易名大云寺,金代更名为天宁寺,至明清达到鼎盛时期。民国之后,连年战乱,该寺逐步衰落,解放后仅剩后部的三圣塔和唐代刻立的《大云寺皇帝圣祚之碑》。1979年,沁阳市于此逐步修复了山门、两厢、碑墙和河内石苑等,1984年正式成立了沁阳博物馆,目前基本陈列展览有:《晚唐诗人李商隐》、《沁阳革命史迹》、《河内石苑石刻艺术陈列》和《江总书记在沁阳》等。《河内石苑石刻艺术陈列》,苑内设荷塘鱼池,小桥亭榭,四周150多米的长廊,廊内陈列200多件石刻艺术品。其一为历代石刻艺术品,陈列有西汉至民国的20多件石雕文物,如石辟邪(楚人神话中的飞廉演变而来,一种能飞行的神兽)、石棺床(北朝作品,即放置棺木的石床,极富儒道佛三教题材的绘画雕刻艺术)和佛教造像碑等。其二为明清礼部尚书、著名书法家王铎的《延香馆帖》和康熙皇帝御书的《点翰堂御书法帖》两套书法石刻,共计数十块碑刻。其三为魏至民国时代的80余方墓志石,内容涉及人文、地理、边关等重要文史资料,尤其是其中记载抗击英侵略军的清台湾知府曹谨一生史迹的《曹谨墓志》。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01f47010005xs.html32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