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散记:湄公河 |
[游记]散记:湄公河 |
2008-05-22 sina.com.cn |
金三角 金三角有太多扑朔迷离的传说,神秘,恐怖,令人笼罩在层层迷雾之中。这之前我看过不少有关金三角的书,朋友邓贤的《流浪金三角》将那里描述为一个在人间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地方。多数人是抱着历险的愿望去那里的。 我们是在10月份从版纳乘船,经湄公河去那里的,水程要整整一天,穿过原始风貌的无人区的河流,我们从清盛海关入境到清莱,第二天坐车1个多小时到达金三角的中心地带——有名的美斯乐。这是一片丘陵地带,周围是一望无涯的林木丛林,一片绿色,当然不见罂粟花,也许云深不知处,也许真的绝迹,总之,我们见过的同平时见到的景色一般无二,只有路边的一个牌子上赫然写着泰文的美斯乐。 车停在一个商店旁,这是在金三角遇见的第一家商店,店面不大,两间通屋,一间有柜,类似酒吧,另一间是吃食小商品。主人是个50岁左右的女人,竟是中国人,一口云南话,一问,是保山的。他丈夫是国民党军队某将军的警卫员,一家人在此定居了,成了老外。同行的人都在记录她的讲述。说实话,对这段历史我只知道个大概,也无心去细察,心不在焉地向这片神秘的土地眺望。她很热心地倒茶,并拿出几瓶酒请我们喝,有种自泡的红色药酒,据说泡有虎骨,喝了一口,很苦。她的女儿也在店里,我们纷纷请她们一起照相,她们并不推让,很自然地让我们照。周围很静,没有路人,车也少,一直到另一批游客到来,我们才告辞。久闻这里汇聚了诸多民族,如山地的阿卡族;不断向南迁徙苗族;被迫更改族名的汉人,叫果敢族;从山洞中走出来的佤族以及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克钦族。可是一路上我们见到的都是汉族。而且都是中国人,会说汉话。细问之下,原来全是当初溃逃到这里的国民党部队殘部的后代。这种特殊的族群构成了了金三角特殊的人文景观。 接着我们便参观了泰北义民文史馆,这是2004年2月落成的,是义民们自费建成的。义民这两个字所包含的含义真是难以言说,因为他们不是泰国人,是中国人,而又住在泰国。馆内陈列着诸多照片,讲述了这一段惨烈的历史。众所周知,国民党李密残部在大陆解放时逃到这里,后有追兵,前有泰缅部队,他们有国不能归,有家不能还,盘据在异国,多重打击轮番而至,就这样在异国它乡逃窜,奔波,战争,挣扎,苟且偷生,于是同毒品结缘。这段历史不是本文所能表述的。我只是觉得历史的玩笑有时开得太大,让人笑不起来。只因为他们也是炎黄子孙,所以我们的关注只能从人性的角度去体察,后来我们在赶路大巴上看了一部上下集的电视片,叫《异域》,就写了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政治是背景,电视着重写人在这段史实中的悲惨经历。看完了才知道编剧是台湾的柏楊。 后来我们又参观了禁毒展览馆。照片和实物展示了娇艳无比的罂粟花和它制造的罪恶……据说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在小亚细亚及地中海东部山区发现了野生罂粟,公元前1500年前后传入埃及,公元初传入印度,公元6、7世纪传入中国,那时是唐代。最早的罂粟花主要用于观赏,鸦片也仅限于药用。1000年后,它成了美艳的妖魔。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0408cf010006ve26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