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青阳"外滩" |
[游记]青阳"外滩" |
2008-05-22 sohu.com |
搜狐博客 > 边走边说愚智 > 日志 > 散文 2007-01-13 | 青通河畔 标签:外滩 卖唱 餐馆 上海 小城 题按:前两天写了篇<<青通河畔>>,后又觉得不甚满意,修改后成下文。 青通河畔 曹其明 数十公里的青通河畔最繁华的要算“外滩”了。站在青阳县城的高阳桥上南望两岸就是“外滩”。与蜚声中外的上海外滩相比它就太名不符实了,一条大河两爿河滨的半边街。不过“外滩”一称也确实是小城居民从上海的外滩化用过来的。这几年政府抓亮化工程,把这条从南门桥到高阳桥之间约一里长的河滨装饰了各种彩灯射灯。华灯初上,波光潋滟,确有几分水域海滨的温情和浪漫。尤其是雄峙西岸的九层广电大厦和楼顶矗立云霄的广播电视发射塔,还真有点东方明珠的气势,只是略显微观而已。不过“外滩”的真正神韵不在于此,是在两岸河滨。 河东的半边街是清一色的餐馆;河西则店铺杂陈,有开美容馆的,诊所的,园艺的,旧货的,棋牌的,装裱的,制衣加工的,等等不一而足。河西原本也有不少的餐馆,也不知是什么原故河东的餐馆越做越兴,河西的餐馆却渐渐为别的店面挤占了,仅剩下的一二家生意也远不如河东的火爆。古时建房开店有“风水”一说,也许河西就属于那种不旺“吃”的“风水”吧。吃、喝、拉、撒、睡,“吃”字当头,按老百姓的说法“人张口要吃,口是永远也填不满的无底洞。”因此老百姓把吃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贫时求饱,富则求好。“外滩”的各色小吃正好满足了大家的“好食”需求。 河东“外滩”小吃几乎汇集了青阳地方小吃大成,餐馆要想在这样的竞争环境取得一席之地还真需要有自己的看家绝活。像老丁记的酸菜鱼就烧得地道,酸、辣、香入汤入味,一顿火锅吃下来是龇口咧腮涕泪直流,还一个劲地说痛快痛快。“鲶胡子餐馆”小炒我是每次必点的一道菜。一个普通的菜杆、豆干、青椒和肉丝在“鲶胡子”手里却能炒出别一样的味道来。据说越是普通的菜越能显出师傅的厨艺,果真如此那“鲶胡子”也称得上是大师傅了。有人请教“鲶胡子”小炒是怎么炒出来的,他听罢哈哈一笑,手不停活地说:就这样炒出来的。然而,求教的人回家还是没炒出“鲶胡子”的味道来…… 在“外滩”吃龙虾是小城夏夜的一景。天一擦黑,“外滩”的餐馆业主们便各自把大小餐桌摆在门前的大树下,沿河滨一遛排开。食客也陆陆续续地朝合自己口味的店家走去,几家名气较大的餐馆去得稍迟便找不着座位。“外滩”的龙虾名头很响,就连周边的县市都知道这个名号。曾经有一个贵池的同事曾去九华山忙事,完了特地拐着弯来青阳直点“外滩”的龙虾,颇有非“外滩”的龙虾不吃的架势。“大胡子餐馆”的招牌最特别,一张络腮大胡子标准相醒目地悬在河边,“美髯公”似的,跟他烹出的龙虾一样招人。来“外滩”吃龙虾的食客来自小城的各个阶层,上自显贵达官,下至平头百姓;有日进斗金的老板,也有出苦力的民工和人力车夫,相熟的彼此打个招呼“来吃啊”,不相熟的各行其便。等到一盘红彤彤香辣辣的大龙虾上桌立刻口舌生津。吃龙虾是很率性的一件事,不必拘于方式,也不用顾忌吃相,最过瘾的就是直接用手抓着吃,连撕带咬满手满嘴都是红红的汤汁。再一口冰凉的啤酒下肚,那个爽字才叫舒坦。餐馆内的空调间大多闲着,不是店家抠门省电,食客大多更喜欢在悠悠的河风里猜拳行令,吆五喝六地图爽快,性至兴起大家赤膊相向也不为意。一夜下来,一遛三十多个餐馆少则也要吃掉八九百斤,多则一二千斤的龙虾……
|
转自:http://ahqyyz.blog.sohu.com/29557087.html31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