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越南游记 |
[游记]越南游记 |
2007-08-04 |
——越南游记 作者:浪迹天涯 2003年末,参加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北海组织的安全评价师考试,我们一行十人就踏上了越南之旅。 早晨从北海出发,到东兴的时候已经快到中午了,简单吃了顿中午饭,把手机和包裹寄存好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来到出关口岸,在导游的引导下随着出关的人流,很快我们就通过了中国的东兴口岸。连接东兴与芒街的是一座不到百米长的大桥,虽然去的只是越南,但当我跨过大桥中间的那条国境线时,心中还是有些激动,毕竟这是我第一次踏上中国以外的领土。 芒街是连接越南与中国的非常重要的口岸,当年抗美援越时大量的抗战物质都是从东兴经过芒街运送到抗战前线的。 过了芒街口岸,一副巨大的宣传画映入我们的眼帘,如果把宣传画上的文字改成中文的话,那么你一定会回想起中国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那个年代。也许那个年代是我们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经历的必然的阶段。 因为我们要等越南旅行社方面办一些手续,所以我们在芒街大约有两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又由于当时出关的时候手机都留在了国内,因此大家商量了集合地点和时间就分别逛街去了。 走在芒街的大街上,路两旁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大多数楼房的形状都比较相似——大约三米宽,十多米长,高从三层到六七层不等,虽然高度不同,但楼房前脸的形状和颜色都很相似,大多为淡蓝色和土黄色。偶尔能看到有几座楼房的宽度稍宽一点,有大约五米宽的,也有六米宽的,六米宽的楼房明显能看出是两个三米宽的楼房紧挨着建起来的,就像两个三米的双胞胎楼房站在一起一样。 芒街的商铺规模都不是很大,大多是经营红木工艺品的,售货员看不出是越南人还是中国人,反正都说汉语。在这里除了房子的形状与国内有明显的差别外,你根本就没有身在国外的感觉。 正当我们逛得有点无所事事的时候,一个独特的地方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一个面积大约有三四百平米的用木杆支起的雨篷下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很多张木床,每张木床上都放着一个白色铁皮箱,铁皮箱或用锁头或用铁链紧紧地锁着。每张木床上都坐着三两个头戴尖顶圆帽、口戴三角巾的越南妇女,或慵懒地靠在铁皮箱上,或悠闲地吃着东西,或眼睛直直地望着前方不知道在想什么。虽然雨篷下显得很拥挤,却是相当的安静,极少有人从床间走来走去。我们几个人猜了半天也没猜出这是个什么场所,也许是我们争辩的声音太大扰乱了那里的清静,离我们比较近的床上的许多人都侧目警惕地看着我们。 越南旅行社办完手续,导游给我们介绍了越南导游阿伟和司机阿爵后,我们上了一辆考斯特面包车,这辆考斯特面包车与阿伟、阿爵将陪伴我们度过在越南的三天旅程。 按照行程安排,我们将从芒街出发直奔下龙市,行程大约180公里,都是山道,路面不是很宽,刚好能两车相错,但路况还好。据阿伟介绍,这条公路叫做18号公路,还是我们中国前两年援建的。在车上阿伟给我们介绍了越南的地理、风俗、人文、历史和近年来的发展状况。阿伟的汉语说的非常好,据阿伟讲,现在越南年轻人选择学习汉语的人很多,会说汉语在就业的时候选择会多一些,汉语对于越南人来说就象英语对于中国人一样重要。 通过与阿伟的交流,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越南的楼房形状都很相似。原来,越南国内目前还没有开发商销售的商品房,也没有单位集体建的家属住宅,而是由国家给每一户人家批一块地自己盖房子,地的统一规格都是长14米,宽3米,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楼房的形状都很相似了。区别是富人家的楼盖的高一点,穷人家的楼盖的矮一点,六米宽“双胞胎”楼房是父子或兄弟合盖的,而五米宽的楼房是够一定级别的人才能享受的待遇。 另外,通过询问阿伟,我们还知道了在芒街街头看到的挡雨棚下的景象就是越南非常著名的“街头银行”,在那里人们可以自由兑换越南盾、人民币和美圆等。怪不得当初我们在旁边唧唧喳喳的时候那些人看我们是那样的警惕呢,原来她们床上的铁皮箱子里面装的都是钱呐。可我们当初在那周围并没有看到警察和保安的身影,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能反映出当地的社会治安还是非常不错的,不知道如果把这个“街头银行”搬到中国的某一个城市,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或者会引起一个什么样的后果。 随着车往前开,山路的感觉越来越明显,这条路都是在山与山之间修建的,因此车在不停地左转、右转、上坡、下坡,那种感觉立刻让我想起了当年从大连去烟台乘坐快艇又遇到风浪时生不如死的感觉。我看了看车上其他人,除了最后一排两个睡的跟八戒一样,其他人几乎都和我一样,额冒冷汗,脸色惨白,尽量闭目调节,平息着胃里的翻浆蹈海。 时间在煎熬中度过,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车停在了山路旁的一个食杂店门前。大家一下车有两个人就忍不住喷了,害的我好容易平静一点的胃又开始波澜壮阔起来,于是我赶紧急急忙忙跟着别人直奔导游所指的“歌厅”去了。当我们唱完歌,又用凉水洗了洗脸和手再回到食杂店门口时,感觉好了很多。这时我才知道,我们从芒街出来才走了大约九十多公里。 休息了大约二十分钟,在下午清凉的山风的吹拂下,大家又恢复了活力。又要上路了,我努力地做了几个深呼吸,想尽量把肺里充满清凉宜人的山风,毕竟还有九十多公里这样的山路要走。再上车往前走的时候,可能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的原因,也可能是先前吃的晕车药起了作用,大家的感觉都比先前好了很多。 车到下龙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我们并没有在那停留,而是直接上了一辆混装船,度过下龙湾赶到了海防市,海防市是越南除了西贡和河内的第三大城市。由于今天一定要赶到河内,因此,我们只在海防的一家餐馆简单吃了顿晚餐,就又匆匆地上路了。说实话,餐馆条件很一般,只有餐馆里的一台彩电能给我留下一点印象,因为电视上正在直播一场越南与印尼的男足比赛,听阿伟说也不知是第多少届东南亚运动会正在河内举行。 在驱车前往河内的途中,阿伟向我们介绍了有关河内的一些情况。河内是越南的首都,是越南的政治中心,位于越南民族发源地红河平原的中部,是越南第二大城市,也是越南主要的旅游城市。河内一年四季树木常青,鲜花盛开,风光秀丽,有“万花春城”之称。河内的名胜古迹也比较多,比较著名的景观有:胡志明陵、巴亭广场、胡志明故居、还刻湖、独柱寺、越南军事博物馆、西湖、文庙、玉山寺、镇武观、镇国寺、金莲寺等。由于我们在河内只有一上午的游览时间,所以只能选择性的参观几个景点。 当考斯特面包开进河内市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河内的街道不是很宽,也没有大城市的那种灯火辉煌。我们的车直接开到一家三星级宾馆,宾馆的名叫ANHZ HOTEL。虽然是三星级宾馆,但这个宾馆的规模很小,共有六层楼,每层楼只有三个房间。房间也很小,但被褥还算干净,有一个十二英寸的黑白电视,能看到五六个台,其中有一个华语台。我刚洗簌完毕准备休息,就有同伴来找我们出去,提议要逛一逛河内的夜景。坐了一天的车,虽然感觉很累,但大家还是振奋精神一拥走上河内的街头,毕竟我们只计划在河内住一宿,今晚不去再就没有机会了。 由于阿伟把我们的住宿安排完就离开了,我们也只好自己行动了。我在宾馆的前台要了一张宾馆的名片,防止一旦迷路好打车或者问路时使用。宾馆的门前是一个丁字路口,我们出门往右走,路不宽,稀稀拉拉的路灯也不是很亮,我们怀疑旅行社是不是把我们扔在了郊区。街道两边大多店铺已经打烊了,只有个别店铺还开着门,我们走进一家做糕点的小店,店主是一对年轻的夫妻,正在案板上做一种类似粘糕的食品,我们试图与他们夫妻交流交流,但连说带比划半天,彼此还是没明白对方的意思。最后,我们同行的赵大哥花了几千越盾给我们买了两个绿色的和两个红色的糕点尝了尝,味道还可以,只是那鲜艳的绿色和血样的红色让你不敢多吃。 出了小店我们继续往前走,前面不远是一个五岔路口,路口这看着还比较热闹,店铺大多还开着,来来往往的人也比较多,还有不少人坐在小板凳上在外面或乘凉或看热闹。正当我们商量准备往那条路走的时候,一阵机器的轰鸣声由远而近,只见一条长长的摩托车队从我们面前呼啸而过,摩托车手和后坐上的都是年轻人,他们头上系着丝带,手中举着越南国旗,连喊带叫,声势极其浩大,吓得我们赶紧躲在路边一动也不敢动。后来问导游阿伟才知道,原来是越南男足的比赛赢了。由于怕迷路,所以我们没有往远走。 第二天上午,按照计划我们要去巴亭广场,那里是越南人民崇敬的领袖胡志明主席宣读《独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的地方。在去巴亭广场的路上,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河内的摩托车实在是太多了。巴亭广场位于市中心,还剑湖西北,可容纳十多万人,是河内人民集会和节日活动的场所。巴亭广场有一点像中国的天安门广场,最突出的建筑就是胡志明陵,青石砌成的墙体显得既庄严肃穆,又高大雄伟,陵墓前的花岗岩石壁上镌刻着胡志明的名言“没有什么能比独立、自由更可贵了”。胡志明陵除周一外都对游人免费开放,不巧的是我们来的这天正是周一,因此,我们没能瞻仰到这位与中国有着深厚感情的伟人的遗容。 胡志明陵的斜对面是议会大厦,相当于中国的人民大会堂,是越共中央领导人会见外宾的地方。由于我们去的比较早,巴亭广场还只有我们一伙游客,因此显得有点冷清。我们请阿伟以议会大厦为背景给我们照了一张合影,这也是我们在越南唯一的一张合影。 胡志明陵的后面是这位伟人生前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胡志明故居。走进胡志明故居,主体建筑是一栋黄色豪华的别墅——主席府,但生活极为简朴的胡志明并不住在这里,而是住在别墅旁边的电工宿舍里,房间不大,陈设也很简单,房间里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写字台上方挂着的马克思和列宁像。故居内建筑不多,掩映在各种树木之中,显得非常幽静典雅,在加上中间一片面积不小的水池,使故居看起来更象是一座花园。 从胡志明故居出来,我们乘车去了河内有名的独柱寺,独柱寺建在一个方形水池中间,一根粗大的水泥柱子从水中支撑着一个四角上翘、顶部起脊的寺庙,庙顶脊上有二龙戏珠的顶雕。寺庙面积不大,看上去大约只有四五平米。寺庙的底距水面有大约三米高,正面有水泥台阶从池边到池中与庙门连接。独柱寺香火很旺,不断的有人到寺里去上香参拜,我们也委托导游阿伟代我们上去参拜了。 在独柱寺逗留时间不长,我们就去了越南军事博物馆。越南军事博物馆规模不大,主体建筑只有两层楼,内部展品也不多。这个博物馆最大的特点是,里面的电视记录片都是讲中文的,可见来这里参观的大多是中国游客,而且讲述的都是抗法和抗美战争,没有任何中越战争的痕迹。 在军事博物馆附近,还有一个列宁广场和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没有再去其他景点,而是乘车从优美的还剑湖边急驰而过,我们要在中午赶到下龙市,下龙湾是我们下一个要去的目的地。 下龙湾是越南北方广宁省的一个海湾,位于北部湾的西部,距离河内150多公里,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八大自然奇观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与中国的桂林极其相似,因此也被称为海上桂林。 到达下龙市海岸边的宾馆时,已经是下午1点半了,安顿好住宿吃过午餐后,我们沿着风光秀丽的下龙海岸来到游船码头,导游告诉我们,整个海岸边的建筑、设施和绿化都是由台湾人投资兴建的,不用去看海上桂林,仅仅是风景优美的下龙海岸就会让人流连忘返了。 在码头我们碰巧遇到了和我们同期参加学习考试的浙江院的朋友们,于是我们合伙同租了一条游船,向着大海的深处驶去。 下龙湾的岛上有很多天然形成的溶洞,但是经过开发的并不多,我们选了一个规模最大的溶洞看了看,但是给我留下的印象并不是十分深刻,据说这个溶洞还是中国帮助越南开发的。 再次登上游船往前行驶不长时间,一座座拔海而起形状各异的山峰就逐渐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虽然当时天空有点阴,视力所及有一点灰暗,但眼前的景象还是让我们感到异常的兴奋,没有什么词汇可以确切的表达我对眼前景象的赞美,我只能说,实在是太美了。 游船在一座座山峰间穿行,船尾把平静的大海掀起了层层的波浪,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个岛屿从我们的游船边闪过。据说,下龙湾在一千五百多平方公里的海面上,共有大小岛屿两千多座,仅人们根据不同形状、特征命了名的就有一千多座。 过了形象逼真的屏风石,海面上出现了很多建在浮桶上的海上人家,导游告诉我们,这些渔民主要靠向到这里的游人兜售海鲜为生,由于他们出售的海鲜即新鲜价格又比较公道,因此,几乎所有的游人都会购买,然后在游船上加工,当然,我们也不会例外。 刚在船舱里吃完新鲜肥嫩的虾爬子,我就马上又回到船头,看着眼前一座座或独立、或相临、或连绵重叠的山峰从我们两侧徐徐而过,看着由近及远山水相隔的画面,我真的很难相信——这真是在大海上吗? 正在我陶醉在山海之间,感叹大自然的神奇的时候,前方的视野逐渐开阔起来,身在大海之上的感觉也越来越明显。在船行的前方海面上,一个由远而近的石景越来越清晰,就象有两只硕大的公鸡在怒目对峙,一胖一瘦形象至极。我知道,这一定就是下龙湾最最著名的标志性景观——斗鸡石。 我们的游船绕着斗鸡石转了一圈,又沿着原路返回了。下船的时候我看了看手表,我们整整在大海上游览了三个小时。 下龙湾的景色很美,游玩的费用也非常便宜,我们在海上玩了三个小时,平均每个人的费用折合成人民币还不到十元钱,与这次我们回国后游桂林漓江两个多小时每人一百八十元人民币相比,游海上桂林太值了。 回到宾馆用过晚餐后,天已经黑了。经过短暂的休息,我们沿着下龙海宾一边悠闲的散步,一边观赏着美丽的海宾夜景,一边寻找着我们的目标——英国皇家博彩中心。 英国皇家博彩中心就在海宾道路旁边,是一座独楼,只不过离我们所住的宾馆稍微远了一点。由于我们大多数人从来没有进过真正的赌场,因此,大家都对那里充满了好奇。 走进英国皇家博彩中心大门,前厅并不是很大,进门的右手侧有一个前台,在那里可以兑换筹码,十一元人民币兑换一美元筹码。进门的左手侧,是进入博彩大厅的安检通道。进入博彩大厅,眼前的景象使我立刻想起了上世纪末香港赌系列电影中的镜头。在大厅里转了一圈后,我发现大厅里几乎所有参与娱乐或赌博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说汉语,都是中国人。而所有台前的服务人员都是越南人。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个博彩中心只对外国人开放,越南本国人是不许进入参与娱乐或赌博的。 从博彩中心出来,我们乘出租车回到宾馆附近,在一个水果摊床前,我们买了十个大椰子,非常便宜,一共才二十元。我们一边喝着甜爽的椰汁,一边给了摊主一张五十元的人民币,摊主是一个小个子越南妇女,大约四十多岁,她拿着钱快速地跑向离她家不远的另一家店铺,很快又快速地跑了回来,操着蹩脚的汉语大喊着:“假的”“假的”。没办法,大家只好赶紧翻兜凑了二十元零钱给她。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启程了。本想早点回到国内好尽早赶往桂林,没想到在芒街出关的时候出了问题。原来,在我们入关更换临时护照时,由于越南工作人员工作不认真,把我们十个人的名字写错了七个,眼看着国门就在面前就是回不去。没办法,我们只能在出关口处等待。 大约等了一个多小时以后,问题终于解决了。回到东兴,吃过午饭,取回寄存的箱包和手机,我们就匆匆地踏上了赶往桂林的旅途。 评论 (0) | |
原始链接:http://heshuiqing68.blog.sohu.com/53126816.html |
转自:29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