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邮轮三巨头齐驻北外滩上海邮轮母港初显轮廓

[游记]邮轮三巨头齐驻北外滩上海邮轮母港初显轮廓

2008-05-22    sina.com.cn

11月3日,全球三大邮轮巨头的高管、中国11个沿海港口城市的代表、国家相关部委的负责人聚会厦门,出席2007年中国邮轮游艇发展大会。
会议透露,由交通部及国家发改委最近发布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将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沿海港口,布局成5个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邮轮及客运港口群体,填补了中国在邮轮港口规划上的空白。
上海市虹口区委书记孙卫国日前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虹口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将虹口的发展紧紧围绕着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他认为,从完整意义上说,国际航运中心的硬件不仅包括大型货运集装箱码头、内河运输码头,还应包括专供国际邮轮停泊的码头。
今年7月初,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宣布,该公司旗下的“海洋迎风”号邮轮将以上海为其母港。至此,国际邮轮三巨头——美国喜年华集团、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和丽星邮轮公司均已在上海北外滩安营扎寨。
由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参与开发建设、总投资2.6亿美元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850米的深水岸线码头(另有350米备用岸线),将于今年底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码头可满足3艘豪华邮轮同时停靠,可提供全天24小时的引航、拖轮和联检服务,成为亚洲数一数二的邮轮停靠基地。
孙卫国告诉记者,上海市政府决定在北外滩修建国内第一个国际标准码头的目的,就是要把北外滩建成豪华邮轮的母港。

母港的经济账

据测算,无论是燃油添加、淡水和食品供应等国际化的供给体系,还是船舶检修维护系统,母港所获取的经济效益往往是一般访问港或停靠港的10倍~14倍,并且可以为母港所在地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争取成为大型邮轮公司的邮轮母港,一直是国际上各大港口发展邮轮经济的重要目标。
目前,中国天津、青岛、大连、宁波、厦门、海口、深圳等城市都已经有豪华邮轮登陆,成为停靠港,可是还没有一个码头可以作为豪华邮轮的母港。
修建邮轮母港,不仅要有一流的硬件,还要有一流的软件。
邮轮母港意味着要有相应的配套设施,码头附近应有满足游客休闲娱乐以及购物的场所。邮轮城除了满足乘客的消费需求之外,还应该成为上海新的商业区。
“北外滩区域与对岸的浦东陆家嘴、右侧的老外滩将呈三足鼎立之态。”孙卫国说,这是北外滩招商引资的最大优势,但无形中也是一种压力,它意味与业已成型的陆家嘴、老外滩商业区相比,北外滩的建设更要加快进度,提升功能,营造都市商业氛围。
孙卫国坦言,现阶段,北外滩无论是国际邮轮的停靠班次,还是商业休闲等相关配套设施都尚不完善。“旅客下船后往往在周边找不到可以逛逛、玩玩的地方。”针对此情况,虹口区当务之急便是“想办法将人流、物流、商流都留住”。 
孙卫国介绍,将在上海国际客运中心地下一层开设一条400米长的商业步行街。“步行街里应该有旅游纪念产品、特色小吃等,能满足游客需要的种类繁多的项目。”
此外,虹口区将于明年拓宽国际客运中心门口的东长治路,该道路将被改造成4快、2慢的双向6车道马路。这样,相邻的东大名路也将同时减轻压力,车辆无须单向行驶。
同时,在客运中心地下,一个投资6000余万元的2000个车位停车场不久也将投用。根据预计,2010年北外滩将有100多万平方米的高档商务楼陆续投用。 
丽星邮轮中国事务总裁俞健萌透露,丽星准备以上海作为基地港,辐射长三角。按照设想,将来境外游客乘坐国际邮轮抵沪后,再载往宁波、温州、普陀山等旅游目的地。目前,上海前往这些地方的传统航线中,不少已萎缩多年。
但要涉足国内航线,政策是一道门槛。上海口岸办口岸管理处处长沈佩琪告诉记者,国外邮轮发达国家普遍允许境外邮轮公司经营对外开放的内海和沿海航线。而按照中国现行有关法规,非经交通部特别批准,不允许外国籍船舶经营中国港口之间的船舶运输业务。据他所知,目前还没有外籍邮轮获得过相关的特许。

短板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曲林迟教授表示,随着上海邮轮产业扩张的展开、硬件的逐步完善,最明显的短板将发生在出入境上。
通常而言,国际上2000人左右的邮轮,1个小时之内需完成通关手续。而目前我国邮轮的通关程序基本按照普通旅检程序进行,所有旅客必须按照正常的出入境程序,通过海关、检验检疫以及边检卡口,通关速度总体偏慢。
曲林迟举例,如我国居民在上海上邮轮去香港,途经宁波时,境外乘客可以上岸观光游览,而我国居民则不能离开邮轮,其理由是根据目前的我国口岸管理条例,从宁波下邮轮就是入境,而回邮轮是再出境,必须重办出境手续。
他说,这种以一般出入关程序和口岸管理条例来处理邮轮乘客,不符合国际惯例,致使国际邮轮难以在我国开展业务,直接影响我国港口都市邮轮经济的发展。
上海市旅游委主任道书明在谈到上海发展邮轮旅游时,也提到改善边检验放程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按照国际惯例,对邮轮乘客的边检,要求一个小时内能让全部乘客登陆,一个小时内又能让乘客返回邮轮。而目前游客办理出入境通关手续相对费时,浦东国际机场最快通关速度是每人45秒,一艘1000人的邮轮通关就需要7.5个小时,这显然无法与国际惯例接轨。
道书明认为,上海需要学习邮轮旅游发达地区的经验,借助国家给上海浦东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对发展邮轮经济的瓶颈问题寻求突破。 
孙卫国告诉记者,上海在历史上就是亚洲国际邮轮大港,其国际邮轮航运业可以追溯到1845年。现代邮轮又赋予其交通、旅游、观光休闲新的内涵。近二十年来,上海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其周边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旅游观光者。
据统计,2006年约有57艘次国际邮轮到访上海,其中不乏由著名企业营运的巨型豪华邮轮,随船出入境游客数高达82635人次。另据国际旅游组织统计,每接待一名邮轮游客的平均收入已经高达1341美元,那么,由此推算2006年,上海邮轮游客带来的平均收入超过1亿美元。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05baf801007tfd.html78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