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国庆看外滩联想 |
[游记]国庆看外滩联想 |
2008-05-22 sina.com.cn |
今天是国庆五十八周年,为感谢朋友在我住院期间对我的关照和帮助,我昨天一回上海就预定了南京东路上的七重天上海老饭店,以表谢意。 吃完午饭,告別朋友,我们驱车原本想从外滩到吴淞路再转回家中的,可车一进入南京东路,却驶不动了,到处是涌进南京路的人的潮流。此时让你不得不感叹:假节日上海在南京路和外滩中人真多啊!车无法从外滩走过,我们只好从四川路逃出。我在车内看着外滩攒动的人头不由感慨万千,在国庆之日,我又跑到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根部,难怪汽车行驶不动,外滩是上海这坐大都市的之根,人怎能不多呢? 记得上次和朋友一道去市建设展览中心参观时了解到:一百多年前,在没有飞机以前,人们取道陆路、水路交流沟通,外国人主要是通过轮船、海路来到上海,文化是通过人的流动得以传播的,稍加留意,我们不难发现,世界上的船舷都在右边,而进入黄浦江的船则是必须逆水停靠的。 就这么两个简单的习惯,却让浦东开发整整晚了近一个世纪。仅仅是起体点上的不同,却造就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又位于大连和广州两大港口城市的中间,占尽了地理优势。所以在19世纪初,外国商人最先进入中国内陆的电方就是上海,他们在外滩建起了23栋高楼,大多是银行、证券、保险、洋行等虚拟产业,这里也就成了上海第一批白领工作的地方,渐渐地,人流日益增长,中间的大马路一一南京路上先后出现了大新、永安、先施、新新等四大百货公司销售全球百货,满足当时在外滩大楼里工作的中国白领和外国人的生活需求。 到了上世纪二三+年代,入驻上海的人口越来越多,在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新的生活需求也开始出现了,南京路旁边也就衍生出了新的马路。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主要是饭店、当铺、旅馆、报社、戏院、书局、酒家、妓院、赌场······即满足当时人们衣、食、住、行、吃、喝、玩、乐、诸方面的需求。而对面的浦东,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28e7301000boy.html21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