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豫园愉原 |
[游记]豫园愉原 |
2007-07-30 tuniu.com |
我已说过,我对上海本身并没怎样的期待,甚至都没想过它能让人有着怎样的期待,在我的脑袋里它只是重合于国际大都市的位置,只是一个物质文明集成的代名词而已,没来的时候如此,来过之后大约也还是如此----这么说并没别的、深层的、可拔高的意思,对物质文明也无甚指责,只是我以为仅仅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是远远、远远不够的,同样的,纯粹的、迷幻的精神文明也不足取,而物质精神化的文明就不错,精神物质化的文明最好不过.对于上海的这样的一时的感知或许是源于我的闭塞与狭隘吧? 前一阵子有人跟我说她住在上海老街,我乍听之下心都为之"砰砰"了两下,但随之便只有满心的疑云,我仿佛怕因无知而被人耻笑地轻声问:"上海有老街的吗?"她望了我一眼,仿佛自己都不确信了,怔了一瞬,方道:"有啊,当然有了!"我又怯怯地问:"那是怎样的情形呢?"她一时茫然状,我紧接着道:"是不是都是古建筑的那种?"她应道"是".我不再问,但心里却是半信半疑的.当初我用了好几天才适应了在上海找工作竟是需要用到最传统、最浪漫的沟通方式----鸿雁传书,但也从没想到过上海还有一样古老的、传统的建筑,能在地图上一不小心看到某名人的故居或纪念馆之类就已让人心怀感念,那见到传说中的上海老街将会是怎样的景况呢? 扎头工作半个月放换得一天的休息,又恰好得知一同学风尘而来,于是赶紧联络、碰面.小别一载,陌途相逢,着实欣喜则个,无以为庆,出游方好,而我却一时间摸不到一个可行的地儿来,愁!多方打听,听说城隍庙热闹非常,于是摊开地图,打理路线. 先是从古城公园里穿行的,那里的实景与据名臆测的景象差距很大,惟有那数竿竹子倒还青翠,走在这竹海幽径上倒也惬意.这公园一端的背景就是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之流,另一端就是古建筑群落了.两扇紧闭着的黑漆的木门的上方石楣上阴刻着"豫园"的字样.这个名字定有听闻,但是来自于当年所看的园林书籍还是别的途径倒是模糊了,其实也只剩下了这个名字的似曾的熟悉,别无其他,但此时看到这样的字眼,却无端地想起<游园惊梦>和张爱玲,莫名其妙,一时间也理不清个头绪,索性走马观花起来. 一路的亭台楼阁,重檐叠宇,画栋雕梁,很有气象;熙熙攘攘,磨肩擦踵的人流,也颇为壮观;紧凑精巧的店铺作坊,戏装趣言的西洋镜画,煞是喜人;各异的服饰,流动的肤色,杂存的语言……果然热闹!繁华声中,城隍庙仿佛一颗沉思的头颅,抽着檀香的烟,静静地冥想,思绪袅袅. 浮桥九曲,清莲红鲤,倒映着清幽秀丽,玲珑剔透的豫园的正门,站在刻着全景图的石碑前,望着这三十余亩地的四十余景点茫然起来:该走怎样的路线呢?一团一团的人从门口进来,而带队的人要么操着日语,要么操着英语,要么操着韩语,无可奈何,信步而游吧,其景点的文化成分也只能据名和简介断想了. 曾混迹于岳麓书院四载,对称整严的布局,"忠""孝""廉""节"的思想,我已烂熟于胸,而纯粹的园林我尚未真实地接触过,来豫园是第一次,可强烈地感觉到彼此的差异,肃穆与天趣,诗与词的区别.豫园其私人园林的特性渗透于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一名一门之中,你可真切地感觉到它的娱情养心功能.印象极深的是遍布园中的石景,高达14米的大假山和丈余的玉玲珑尤甚,通往大假山的石径虽挂上了"游人止步"的牌牌,但望去你仍得惊叹张南阳的巧夺天工,立于清池的另一端玉玲珑在"寰中大快"的大照壁的衬托下你只能惊叹"邹、透、漏、瘦"这四个字的精准.其实,其石门洞的设计也是极有情趣的,即通往一个方向的路径不再是一般的直通直达,而是被仿佛西方圆形大教堂顶部的那种圆拱的怪石给分成几个进出口,中间是个半径几十厘米的不规则的圆,各进出口之间由绿色植物分割,很天真浪漫的做法,仿佛孩子们的捉迷藏游戏.另一印象极深的是门形的设计,不是一般的方框形,或者圆形,而是瓶形和火焰形,很艺术.植物的种类也很多,其中一种----瓜子黄杨----特别有意思:这树是结瓜子的吗?这样的瓜子比起向日葵的来又当如何呢?豫园的趣味不仅在这些由感官刺激而得来的上,其楹联也固守着这样的趣味,比如"万花堂"的"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句,奇思妙想,意趣横生. 来此游玩的人大约也都潜移默化地受着熏染而善意起来吧?当我们坐在"流觞阁"避雨时,一位胖墩墩的外国女人拿本书进来,对每个投以目光的人报以可亲的微笑,尔后坐下静静地看书,风动垂柳,雨打浮萍,镜水泛漪. 看看这里的一切,无论生活把你怎样了,你都会感恩地想:生活还是美好的. 走出豫园,再围绕它的外围走上一圈,感受着老街浮华之下的一颗心的律动.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发表于 17点40分, 推荐给好友
|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645481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