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青岛黄岛之行二:青岛黄岛红岛 |
[游记]青岛黄岛之行二:青岛黄岛红岛 |
2008-06-10 sohu.com |
而在城市的定位上,青岛是城市老城区,是城市现在未来得中心区域,改造是主流、越来越漂亮是方向:整合城市空间,优化用地格局,以第三产业的大规模增加提升青岛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对外服务职能。逐步完善滨水地区岸线的使用性质,大规模拓展公共岸线,突出城市的历史和地域文化,实现城市环境优化和形象提升。 黄岛是与青岛隔胶州湾相望的岛屿,海底隧道的连通将大大改变它的交通距离,将黄岛这个青岛老市民印象中的“下三角”区域提升,加之具整体规划后发优势的海岸线旅游开发,未来黄岛临海一线将较大程度上弥补青岛城区海岸旅游的末端层次,使青岛城区临海高档住宅+短期大众旅游、黄岛中档住宅+养老性旅游度假结合起来;可惜黄岛腹地大小工业堆积,港口林立,外来人口若在滨海旅游之后,从海底隧道进入青岛感觉应该不错,但从黄岛北上,将被石化工厂、工业基地、重型港口吊车、国家储备石油基地包围,印象估计好不到什么地方,特别是大型石化工厂成熟之后,烟囱林立。黄岛:合理配置商业服务、文化娱乐、金融保险等高端产业要素,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发展港口运输、仓储和临港工业,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薛家岛旅游度假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创汇产业;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集约高效的新型生态产业园。 黄岛也是这次出差的目的地,黄岛区发源于青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1984年)时间仅落后于深圳的的开发区起始面积不过17平方公里,但是最近各类区(加工区、贸易区、港口区)的发展将黄岛274平方公里基本纳入工业区的范畴,唯一剩余的是沿海的旅游区域。但黄岛人口很少,现在也不到百万(约80万),且外来人口居大部分(本地人口约20万)。外来人口中以东北人口为主要。想当初山东汉子闯关东,浩浩荡荡,不就是为了能有饭吃,东北三省是主要目的地,因为那边有广阔的黑土地,勤劳点一家大小吃饭不成问题;如今有财产积累追求更高的享受,回来老家找个漂亮的地方安家或者养老,正是时候,沿海带点旅游性质的地产开发也正是时候。又想起海南那地方其实外来人口中,东北人也是较多,也许生存空间寒冷的地方,对外漂泊的意志力远远大于其他地方,又或者东北汉子祖宗的闯关东基因尚未流逝,流动性留存在血肉的每一处地方。 黄岛见成效得大规模开发在21世纪初杜世成(杜世成案)时期就开始,要在海底隧道出口区域建设大规模的样本式高档集中住宅区,区域400多公顷土地大部分为住宅用地,容积率均较大,还不包括其他区域规模型居住片区。城市发展也随着不同政府的意志转变,发展了20多年的城区中心开始由香江路走向长江路,区域开始由工业区走向工业更强,旅游更多,城区更大的城区发展;政府对本地人不错,也许这是和谐社会必须的,对本地人拆迁住宅基本上每家补偿的住宅都在5套/户以上,基本上一个男丁至少两套住宅,想想黄岛80万人口中,20万不需要商品房,其余60万至少2/3是打工仔/妹,剩余的这些人大概20万人,如何消化好几百万的住宅。现在的黄岛住宅80是外地购买,为什么,因为向往滨海住宅的人越来越多(青岛黄岛之行一:滨海城市),养老的人们越来越多。
|
转自:http://q.sohu.com/forum/6/topic/213800030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