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豫园游览区导游词(8) |
[游记]豫园游览区导游词(8) |
2008-05-22 niwota.com |
博客 豫园游览区导游词(8) ( 2007-8-25 10:39 ) 会景楼景区 主要有会景楼、九狮轩、流觞亭、浣云假山和积玉水廊等景观。 步出和煦堂西面的双龙戏珠门-第三、四条龙,门口一对金刚石狮-第五对,便见一片水景,顿觉豁然开朗,此是会景楼景区。 景区的主建筑是建于同治九年(1870年)的会景楼(下称敦厚堂,上称会景楼)位居豫园的中央,登楼一望,全园景色会于眼底。楼三面环水,周围栽着香樟、石榴、紫薇-200年、红枫、罗汉松等树木,环境宜人。 会景楼西北是九狮轩,为1959年修缮豫园时所建,九狮即“救世”之谐音。特色为进深较小,卷棚顶,厅前较宽,半临池上,前置有台,登台近水。在此观花赏鱼,心旷神怡。轩西杉树挺拔,茂林青翠,饶有野趣。 池南有亭,名“流觞亭”。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大书法家王羲之和41位诗人墨客共四十二位名士列坐在绍兴兰亭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滞了,谁得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这次兰亭雅集,王羲之等十一人各成诗两首,郗昙等十五人成诗各一首,共计37首,结成《兰亭集》。十六人做不出诗各罚酒三杯,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也被罚了酒。大家把诗汇集起来,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于是,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纸上,即席挥洒,心手双畅,写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绍兴兰亭因而成了书法园林。各地园林如有曲水,仿建流觞亭,自然风雅之至。 补充:兰亭集序·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流觞亭东侧贴水建有数座石桥,有平板的,有拱形的,有石板三曲贴于水面的,人在桥上走,如同凌波而行,踩水而过。
|
转自:http://blog.niwota.com/a/682491146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