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第十七章豫园(3)老城隍庙 |
[游记]第十七章豫园(3)老城隍庙 |
2008-05-22 sina.com.cn |
第十七章 豫园 3 这一天是4月15日,对于我来说,将要发生大事,所以这个日子被我牢牢记住。1990年4月15日,用现在的时髦话来说,我靠! 早上我和瘌痢头阿三在豫园旅社里喝了豆浆,吃了小笼包子,意犹未尽,又到路边摊上一人买了副烧饼油条,一边啃一边逛大街。一路上不停地有人看我们,可能在心里骂我们“乡下人”。瘌痢头阿三告诉我,老城隍庙的金铺多,全国一流,款式好,做工细,菰城慕名而来的人特别多。这次前来,好好挑上一批,回去打点打点,他那个服装厂的改扩建工程可能会顺利些。瘌痢头阿三透露,地是一个关键环节,竹家浜人多地少,全是水田,不想点办法疏通疏通,占地上百亩的厂房,要花多少钞票征地?我觉得他琢磨这些毫无情趣。 步行到上海老街,抬眼一看,我就有点傻眼了。青溪码头不用说,本来菰城就是个小地方,但我好歹也在南京秦淮河边呆过两年,夫子庙的繁华胜景也是历历在目的,但一看这上海老街,心里才明白什么叫百年繁华,十里洋场。怪不得运河里的轮船天天往黄浦江跑,仿佛整个江南的东西,全汇集到这里来了,活脱脱一幅“清明上河图”,这使我受到很大震动。 这是一条人流和商业的混合走廊,人流是基础,商业是景观,让我第一次领略了什么叫“海派文化”。以馆驿街为界,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保留了清末民初的民居特色,两侧是花格窗、排门板、范氏栏杆、落地摇杆门,再配以屋顶上的飞檐翘角、花边滴水和马头墙。西段房屋的外立面都仿明清建筑,突出上海老城厢的民俗风情,黛瓦粉墙,红柱飞檐。整条街上,金店银楼、酒肆茶馆、戏楼商铺,一应俱全。什么童涵春、老同盛、吴良材、万有全、裘天宝、德顺酒菜馆、春风得意楼、西施豆腐房、丁娘子布庄、荣顺馆、博印堂等等,全部都是百年老店。“乖乖龙滴咚!”我心里想,要是把青溪码头两岸,都改造成这个样子,菰城那可就不得了了。 可能瘌痢头阿三早些年来过,现在经过改造变化颇大,他嘴里不停地骂娘,还时不常摸他的裤裆,好像摸了裤裆,他心中才有底气,才敢在这条街上晃荡。我心里想,别摸了,钞票都要烂了,裤裆里要发臭了。 进了几家金铺,售货员态度都不好。尽管瘌痢头阿三浑身金光,态度谦卑,但还是被没好气地屡屡训斥,仿佛我们天生就是这些售货员的出气筒,而他们已经等了我们一万年!我心里奇怪,觉得上海人也太那个了,要是放在青溪码头,肯定要打架,被人撕烂嘴巴不说,弄不好还要脱掉裤子,当众游街。瘌痢头阿三好几次忍无可忍,一张黑脸红了又黑,黑了又红,要当场掏开裤裆,拍出钱来,我连使眼色,让他克制,他总算忍住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24dcfb01000690.html6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