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釜山见闻录 |
[游记]釜山见闻录 |
2008-05-22 sina.com.cn |
我私下认为云海这个词汇并不恰当,特别是当你从平流层往下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你联想到海平面,只是起伏不平的白色丘陵和奇形怪状略有山形的白色构建物,太阳白辣辣的晒着,飞机仿佛悬停在这个抽象的世界,但是你在乏味的飞机里,隔着层人造材料,便很难将窗外那个奇妙世界作为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感受,于是便只有困意。 对釜山的印象,本来只有一句话,韩国第一大贸易港口。然而,在我从飞机上看到釜山那一刹那,这句话便灰飞烟灭了。当然,不是这句话的错,而在于我的孤陋寡闻,贸易港口嘛,还是第一大,无非乱糟糟的码头,油屎汤一样被污染的海等等,这个你完全可以乘坐从吴淞口到普陀山的邮轮来感受一下。然而,残酷的事实证明,我确实是个山里娃。那是一个依山傍海的城市----其实这个句式最后应该是个美丽的小城,依山傍水,然而,釜山并非小城,也很难用美丽这个基本只用来拍女人马屁的词汇来形容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城市。还是平叙一下好。这个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就像海边一片郁郁葱葱的芦苇荡一样----我知道海边不长这东西----把几座山头围的严严实实。为什么说像芦苇荡呢,因为这个城虽然大,但是建筑物并没有盖到山上去,大眼望去,最高的可能到半山腰。重庆其实也是这样的地形,好几座山头,但是重庆人民完全把山给盖住了,所以我们从天空看重庆,便只有城市了。总之,从飞机上看下去,釜山就是三种颜色的组合,蓝色反着光的大海,绿葱葱的山包,和在这两者之间,环来绕去的大体上可以说是白色的建筑群。这个只能说,是异国风调了。 阳光直射我的真皮层,空气清冽到刺痛早已发绿的左右肺叶。我在釜山机场的第一感觉,放佛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乘公交车往市区去的过程中,看着窗外的景象,和从浦东机场出来景象也没什么两样,只是那明晃晃的太阳,把所有东西都拉到了近前,把细节统统给了出来,和中国很像,我心里这样想,当然除了明晃晃的太阳。住在与海边隔一条公路的宾馆里,推窗便能见到大海,但只是半拉视野,另一半被隔壁一座红色的宾馆占据。深蓝色的大海,细沙沙滩,依旧是那个太阳,光亮耀眼,似乎要将所有东西刺穿。我马上就后悔没有带墨镜来,可是谁知道呢,这可是冬天啊。我也有点明白为什么韩国人总是爱戴个棒球帽了,恐怕是用来遮阳的。 朋友马上便带我出去,随手指着路边的一个建筑物告诉我,那里是一个高级夜总会,很多明星经常到这里来的,并说了几个名字,可惜我是韩剧盲,一个没听过,所以便只是看着门口花花绿绿的灯箱发了一会呆,意淫了一下,便往海边走去。 细沙沙滩,并不是很宽,但很干净,沿沙滩内侧防波堤下留出了十几米的距离,修建有一些亭子,走廊之类的建筑。刚过午后,深蓝色的大海没有什么波浪,三三两两的人群或坐或站,阳光已经很让人厌烦了,我多么怀念上海灰暗的日子啊。半睁着泪眼婆娑的双眼,竟然发现几个老头在一处游廊的石凳上下棋,连忙凑过去观战,一方明显要输了,有个戴帽子的观战老头便情绪激动的开始评论,看见我这个年轻人在这里,他便选择了我作为听众,我嘛,当然是听不懂了,但是我会点头啊,于是,在他的评论下,眼睁睁看着一方被将死,我便趁着这一小刻的混乱,趁机溜掉了,那位戴帽子的大爷估计也没把我当外国人吧。 沿着沙滩走了会,爬上了一座小山,看到一座圆形的建筑物,朋友说是亚太经合组织的会场,我们便绕过去看看。里面有一个有底座的机器人,滑来滑去,转个不停。看到我不解的样子,朋友便上前问个究竟,这一问不要紧,好几个服务人员都很紧张的样子,一脸严肃的和我朋友说了一大堆,末了,朋友过来说,她问这是不是一个擦地板的机器人。人家大为惊讶,郑重向她推介,这是最新高科技,多国语言服务型机器人,只不过现在坏了,所以只能在地板上跑来跑去,那还不如能擦地板的机器人呢,我说。接下来看了看胡总的照片,他很快乐的样子。 晚饭和朋友家人一起吃,她父亲开车,绕着那些山包七转八转的,交通相当拥挤,但是并没有堵车,也没有看到自行车的影子,可能是山城吧,但因为城市完全在山下,也没有很多的上下坡路,有路口的地方,可以看到警察跑来跑去,很繁忙的指挥交通,真的是跑来跑去,警察经常跑到车的跟前,告诉车主怎么开,结果呢,我感觉,还不如站在路中间指挥好呢。后来,离开釜山经高速到其他地方,收费站是自动的机器,车停在那里,卡片会吐出来,车主自己拿,竟然也发现有一个警察,在几个车道之间跑来跑去帮车主拿卡,真的是精力充沛啊。 这里是传统的韩国餐馆,可能来得比较早,没什么客人,诺大的房间里稀稀落落摆着几个不大的长条桌子,当然是很低地,当然也是没有凳子地,很浪费空间的样子,但是一个小时后,就发现其实我是庸人自扰。因为没有凳子,人和人是挤在一起坐在地上的,一张桌子边能坐几个人是没有定额的,我看最多的一桌有不下十个人,我们这桌是五个人,我的筷子已经经常和邻座的筷子打架了。这样的话,客人流量绝对不比国内同等大小的餐厅少,虽然桌子少了很多,凳子全部省了。虽然,我被特意安排了两个垫子,但是饭吃到中间的时候,我的可怜的两条纠缠在一起的腿已经酸痛的要命了,当然麻木以后就没感觉了,同时可以看到N多人吃的兴起,把垫子仍在一边,直接盘腿坐在硬如磐石的木地板上,我的腿在哭泣。麻木的结果是,吃完饭,我根本就站不起来,好不容易七扭八歪的站起来,片刻之间也挪动不了半步,唉。 到韩国去,别的都可以不准备,但是袜子一定要多带,否则就等着不爽吧。脱鞋,穿鞋每天不下十次,所有有屋顶的地方都要脱鞋,包括公共场所,比如饭店,寺庙,当然,你说我是赤脚大仙,袜子是什么,能吃吗?此建议作废。但是如果你不想,袜子上的洞笑傲群雄,或者用怪味来标识你的所在,还是多带几双袜子吧,至少一天一换吧。另外,就是一定要穿宽松的鞋,皮鞋一定不要穿带鞋带的。否则,别人可能一天花费一个小时在脱鞋穿鞋上,你就要花费2个小时或更多了。 吃晚饭出来已是华灯初上,那可真是万家灯火,灿烂夺目啊,说这话也没有夸耀的意思,这中间有个原由是要说明白的。白天看中国城市和韩国城市,别得不说,商铺林立,招牌如海是类似的,但是到了晚上就不一样了。为什么呢?据我所知,国内城市规划部门是不允许过多招牌做成灯箱的,等等原因,国内店铺除了出名的连锁店和一部分中心地区外,基本上没有太多灯箱招牌,一到晚上都是一抹黑。釜山那就不一样了,放眼望去,中心大街,街巷里弄无不是灯箱云集,霓虹闪烁,很多临街房从地面到楼顶全是一层层的灯箱。这就不得了了,且不说浪费电能,整个城市看上去那便如火树银花,疑似天上人间了。也算作一个景致。我们驱车登上了众山包中的一个,俯瞰釜山城。微微泛着银光的海面在天边漫无边际的铺开,近岸处已是一片灿烂,群山之间是成片的灯火,恍如漂浮在无边黑暗中的海市蜃楼一般。 ?/P> 由于,并非旅游,也没有跟团,在釜山的几天便是和韩国人泡在一起。虽然事先想好,见长辈一定要鞠躬,这其实也不难,我上小学时,见老师便要鞠躬,只是听说现在小学生不鞠躬改敬礼了,本来还不信,等亲眼看到才罢了,就是右手往头顶一举,仿佛行军礼用力过猛姿势走样了一般,我心下甚是差异,这个礼是什么道理,从何而来。话说回去,虽然鞠躬作揖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之一,但毕竟不做小学生很多年,真到了时候,硬是没弯下腰去,只在握手的时候脖颈稍微弯了一下充数了事。幸亏人家也知道咱是中国人,也没有见面就鞠躬,握手点头便好。中国现在礼仪是相当简化了,无论什么关系,什么场合,一切握手算完。白人还要拥抱,黄人还要鞠躬,黑人更要碰拳摆POSE,可见我中华文明的步伐已经大大走到他们前面了啊。后来,晚上到一间貌似价格不菲的山顶咖啡厅吃咖啡---洋气吧,吃咖啡,哈哈----邻座来了一个貌似大哥的人物,和另一个已经在得大人物会面,后来大哥的两个小弟,等老大们都坐好,马上后退两步,一个至少100度的大鞠躬,然后慢慢后退到旁边的座位上去喝自己的咖啡。我看在眼里,叹在心里,礼数周全不错,另外看来等级的观念在这个没有经历过什么文化方面的大革命的国家,依旧还是很有生命力的吧。 韩国人是一个乐天派的民族,这从韩国的影视作品,韩国历史,现实中的韩国人身上,都可以得出这个结论。韩国人给人的印象,基本上是大嗓门,牛脾气,男的爱喝酒,女的脾气火爆。当然,这只是个大体上的印象。我们从山上下来的时候,我去路边的小卖部买水,看见一个喝醉的老头在那里和老板聊天,老板当然是爱理不理,醉汉却越说越高兴,以至于在浓黑的夜里放声大笑,朋友都见怪不怪,我倒是有点诧异。怎么说也在酒场上混了三十多年了,见过喝了就睡得,发酒疯打架的,当街调戏妇女的,喝醉了就给所有前女友打一遍电话的,吹牛的,哭泣的,诸如此类,一个人喝醉,在大街上高兴得大笑,倒还真没见几个。不过仔细想想,这确是一个幸福的民族,虽然近代史上有过屈辱,有过战乱,但是长远来看,朝鲜半岛却是东亚比较安定的一个角落。远得不说,高丽建国大概在北宋,等到高丽亡国,中国已经历了北宋,辽,南宋,金,元,明朝开始的时候,高丽一场上层政变,就改名字叫朝鲜了,连个像样的内战都没有,这一改不要紧,一下子挺到大清都快亡了,朝鲜才完蛋,中国却是已经花开花谢好几回了。国家不大,国力也不强,但是没有战乱,这不就是中国百姓几千年追求的梦想之一吗?国泰民安,这四个字,确确实实在朝鲜半岛履行了快一千年。想必这和这个民族乐天的精神形成有一定关系吧。说起来也奇怪。邻国日本,文化相似,人种语言同源,却是另一番景象。颇有中国南北之分的味道。韩国人像北方人,达观乐天,直爽纯朴。日本呢,更像南方人,平和务实,内敛机巧,当然我是说正常的日本人,不包括兽化变身过的。 后来又去了一些旅游的地方,庆州新罗王墓群,佛国寺什么的。都不错,呵呵。谈点感想好了。首先是已被国人熟知,并且令很多人包括本人在内颇受刺激的情况,韩国人对传统的重视和保护,当然实际上,大部分国家都对传统很重视很保护,所以这个问题的真正意思是,“竟然连韩国都对传统都很重视很保护…”天朝上国的最后一点骄傲感也被无情的比下去了。新罗王墓,在我这个历史爱好者来看,没有稀罕玩意,遗址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墓葬群,墓制很简朴,只有封土,无明道,更无石像生,也没有地上建筑,从已经打开的一座墓葬来开,墓葬是平地藏用石块封住,然后起大概十余米高百十米周长的土封,相当简朴。但是,嗯,整个陵园几十座王墓,整理的非常干净,封土上的草全部修整过,类似草坪样,陵园里面包括有一些幽静的树林和很多空旷的草地,游人也比较多,给人平和肃穆的感觉。不远的地方是一大片王宫遗址,实际上只有地基遗址了,但都进行了发掘和隔离保护。这两个地方合在一起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434c801009xni.html22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