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首尔第二天的行程主要是参观青瓦台和景福宫。不过当天是周二,景福宫不开门,于是导游临时更换了计划,改为参观昌德宫。 韩国总统府青瓦台坐落在首尔市的最北端,它的南面正对朝鲜李朝王朝的宫殿景福宫的北门——神武门。韩国人也讲究“左青龙、右白虎、北玄武、南朱雀”。青瓦台的身后(北面)就是北岳山(不大),再往北就是北韩山、三八线。因此一旦发生战争,首尔就是前线,金正日的坦克一个小时就能到达首尔市。  景福宫北门——神武门 青瓦台得名于它房顶上青色的瓦片。在韩国,青瓦是最高等级的象征,景福宫和昌德宫的房顶也是青瓦。这大概是历史原因,朝鲜长期以来是我们的附属国,在史料中朝鲜的君主只能称国王,不能叫皇帝(这是违制的)。国王住的宫殿自然也只能是青瓦,而不能是黄瓦。不过上述解释纯属我的臆测,并无任何考证。今年底,韩国又要举行总统大选,根据韩国宪法,总统任期五年一届,不能连任,不知道新上任的韩国总统又是个什么家伙,不过到时卢武铉肯定要离开青瓦台了。  后面那座青色屋顶的建筑就是青瓦台,再后面是北岳山 青瓦台的南面是朝鲜李朝王朝最大的宫殿——景福宫。它建于1395年(我不会记这种东西,当时的确讲了,回来又查了一下),在1592年到1598年的“倭乱”期间大部分都被烧毁了。这里倒是和高中历史课讲得差不多,当时课本上还有朝鲜李舜臣将军的像和他发明的“龟船”,这些是和戚继光抗倭同时的事情,记得好像是丰臣秀吉暴死结束了倭寇大规模的侵扰。这之后在高宗(1852-1919)期间又重修了宫里的很多建筑,不过据说日本殖民统治期间又遭到了破坏,之后又进行了修缮。景福宫的东面就是昌德宫,昌德宫的命运也差不多,建成后在倭乱中被毁,但修复较早,因此历史也长一些。因此在人类文化遗产名录中有昌德宫而没有景福宫。 昌德宫给人的感觉没有中国的宫殿规模宏大,也没有中国园林的精致景色。但是古朴中蕴含着一种宁静的美,显得比较自然,很少修饰,没有威严的高墙(和故宫比起来它那个墙实在不能叫高墙),有的是脚下的细沙地和后山上古树。据说《大长今》就是在这里拍的。  昌德宫  昌德宫  昌德宫后花园不老门 朝鲜李朝王朝的国王在今天看来也有他的不幸之处。据介绍,李朝的国王平均寿命不到五十岁(朝鲜的中关村地区,呵呵),之前我们很难想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朝鲜的宫殿与宫殿之间有很多封闭的(不像颐和园的长廊是开放式的,倒像是今天住宅楼的楼道,与户外不相通,只有个小窗子)走廊相连,从这个殿到那个殿不必经过户外。国王一旦到户外必须乘坐轿子,就连去卫生间都不用,因为卫生间随着国王移动,国王到哪个殿,就有专人将桶移到哪个殿。因此,李朝的国王没有任何运动,而且是从小没有任何运动。他们都做什么呢?读书!一个王储或国王从很小(大概相当于现在上幼儿园的年纪)就开始阅读大量的书籍,根本没有任何时间锻炼身体。这大概是他们养尊处优却又如此短命的重要原因吧。看来大家在学习工作之余还是多运动的好,毕竟身体是最重要的。 评论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