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豫园旅行游记... |
[游记]豫园旅行游记... |
2008-06-10 lvren.cn |
出差上海,不甚喜欢快速发展都市那种血脉贲张高楼大厦,常常拥挤的水泄不通的喧嚣闹市,闲暇不知如何打发。友人们热切地向我推荐豫园,理由是那里肯定我会喜欢的一个所在。早就听说豫园是四百多年前一家富人家的私人花园,是造园名家张南阳的手笔,极富江南特色的庭院。一家当时的私家花园成为后世园林艺术的奇葩,道一下就吸引了我,于是,决定前往一游。 友人描述中的豫园座落在安仁街132号,从浦东驱车过来,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一进园门,迎面就是一座气宇轩昂的的建筑——三穗堂,抬头仰望,“城市山林”的四字匾额,形象的反映了豫园所处的环境:周围是喧闹繁华的都市,园内则充满了山林野趣。穿过仰山堂,一座大假山隔池相望。山高十多米左右,是用几千吨重的武康黄石堆叠而成,迂回曲折,气势磅礴。留下影响最深的是豫园的围墙,是由蜿蜒起伏的五条龙所组成的,龙头高昂,造型精致,栩栩如生,有吞云吐雾的气势。这两条龙,龙头相对,中间有一颗珠,被称为“二龙抢珠”。“玉华堂”前,临水而立的有三座石峰,中间一座,便是著名的“玉玲珑”它与苏州留园的“瑞云峰”,杭州花圃的“皱云峰”合称为江南园林的三大名石,它高3.3米,石上有72个孔洞,从下面烧一烛香,上面会孔孔冒烟,从上面浇一盆水,下面又会洞洞流泉,相传是宋代生辰纲的流散物,至今立在这里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时下午寅时,观者络绎不绝,我却一个人那园林亭榭中寻找豫园的神秘之处。听着潺潺的流水,看着畅游的鱼儿,思绪从清晰到漫想,又从漫想到清晰。 豫园是明朝曾任四川布政使的潘允端为孝敬父母而造,取意于“愉悦双亲,颐养天年”,故起名为“豫园”。据说是由于潘的母亲虽贵为封疆大吏的母亲,却一直无法获准到皇室御花园游玩,作为孝子的潘,就在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高薪请来园林名家能工巧匠,为家母仿造一家“御花园”,后更名为豫园。这位孝子为讨家母欢心,极尽仿造之能事,打造了一家微型“御花园”,甚至连皇室象征的五爪金龙照抄不误,差点招来杀身之祸。 四百多年来,这家园林存在的意义被大部分人曲解了。如果它存在的力量,仅仅是因为表面看来倾注了明、清中国园林艺术的智慧,就大错特错了。我想,它的力量,在于以四百多年的韧劲来弘扬一位孝子对父母的孝心,传统的孝道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注重孝道,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道德传统,《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就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孔子四大弟子之一的宗圣曾子也提倡行孝的四大表现:奉养父母、尊敬父母、取悦父母、思念父母。不论潘在中国官场做出了政绩,至少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上,他是得了满分的。
|
转自:http://world.lvren.cn/displayitinerardesc/5976#kx11827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