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浦公园的联想 走进春色满园的座落在上海外滩的黄浦公园,望着公园南大门内一位身躯伟岸的工人,扬着风帆迎向袭来的巨浪,昂首挺胸、神采飞物、奋勇搏击的大型青铜“浦江潮”雕塑;仰视三块枪状塔体的“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看着位于黄浦公园下沉式圆岛上,全长120米,高3.8米,以写实的手法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事件,表现从1840年至1949年间上海人民的革命斗争的“上海百年风云”大型花岗石浮雕,我首先想到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那段屈辱历史。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们华夏子孙竟然不能进入自己的黄浦公园,天理何在?公理何在?如今中国强盛了,中华民族扬眉吐气了,我们理直气壮地走进来了。这鲜明强烈的反差,令游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我们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了! 然而,“主人”们面对一些景区、景点,却困惑了。走到这些景点、景区,只能望而却步,只好“望票兴叹”,那高昂的门票价(有的200元/票,有游220元/票,有的246元/票,有的甚至更多。它相当于一般公薪者、收入者的1/5甚至1/4,对务农、打工者就更不说了),让一些游人欲进不能,欲罢不忍。怎么办?只有困惑、困惑啊。 也许有人认为,这些景区、景点,你可以不去呀!是的,可以不去呀。但是,我又困惑了,难道在自己的国度里,除了军事和工作禁区外,又出现了“华人□□不得入内”的地方?难道这些景区、景点又成了“有理无钱莫进来”的场所?然而, 事实又确实如此, 门票价格过高,让人望而却步,抑制了人们出游的欲望;许多游客在景点前只好“望票兴叹”。 广东省发布的一份各大旅行社汇总统计表明,2005年“五一”期间,受门票价影响,张家界、九寨沟两条传统热门线路,报名人数只有往年的一半 ; 天津、石家庄的部分旅行社反映更强烈,声称今年到承德旅游的人数已减少一多半。自然风景和文化遗产都是“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全体公民。全体公民是“国有资产”的主人!“过高的门票阻止了‘主人’的进入,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有同志如是说,我十分赞同这一观点 也许有人认为,这些景区、景点管理、完善、维护,需要大量经费。是的,它们要生存、要发展,需要资金。然而,我又困惑了,美丽如画的西子湖,为什么免费接纳国内外游人呢?难道西湖不需管理?西湖美景不需维护?西湖景区不需完善?另据国家文物局某副局长透露:“三孔”(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门票每年入 在7000万元左右,用于文物保护的仅500万元;武当山门票年收入1000多万元,全都用于武当山景区1800多职工的工资支出和扶贫,用于遗产维护的资金,几乎为零;峨眉山前些年“捆绑”上市后,现在门票年收入的50一年3500万元归上市公司。这些材料 告诉我们,高门票的收入流向了何方。 为了让人们都能享受大自然给我们创造的名山秀水,为了让大家都能参观祖先留给我们的文物古迹,我们殷切地希望这些景区、景点及其有关部门,在门票价格上动动脑筋,想想办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