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丽江旅游攻略丽江游记—丽江旅游参考下篇—奇虎经验搜索 |
[游记]丽江旅游攻略丽江游记—丽江旅游参考下篇—奇虎经验搜索 |
2007-07-16 |
【东巴文字】 东巴文化是以纳西族的原始宗教——东巴教为存在形式,以东巴文化祭祀活动为载体,凝结着纳西远古社会的历史、自然知识艺术、思想观念、习俗礼仪、伦理信仰、思维方式及行为心里的古老精神文化,它是以东巴经书、东巴舞、东巴画、东巴音乐为具体表现,而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书最全面完整的展示了东巴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悠久的历史,它几乎记载了东巴文化的所有内涵,如今“东巴经书”古籍尚存3万余卷, 分别收藏在中国和美、英、德、法、意大利、荷兰等国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中。东巴文化能够渊源流长,得力于纳西人从不间断的祭祀活动,每每进行东巴祭祀活动,东巴们就挂上东巴卷轴画或插上木牌画,诵读先辈留下的东巴经书,跳起世代相传的东巴舞。无论什么活动,东巴祭师们都用东巴文字来作记录,频繁的东巴祭祀活动使东巴文化真正的融入了纳西人的生活中,心灵里。 【丽江古城】 1997年12月4日,丽江大研古城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大研古城,背靠象山、金虹山,西北坐落在狮子山的怀抱里,其城址挟持在三座山接合部位的一条狭长的地段上,又流有一条玉河水,河水把这一条狭长地域匀成两半。大研古城东南和西南毗连着丽江坝子的开阔地带。这一独具慧眼的选址,把冬秋两季的雪山风寒让狮子山、象山、金虹山阻拦,使其免受风寒的袭击。而且狮子山东南侧为丽江坝子日照最长的地段,春时东风徐来,花木欣欣向荣,夏季南风畅通,荡尽城区暑气。大研古城虽然地处海拔2400米的高原,但它冬无严寒,活水常流,河水五冰冻;夏无酷暑,春秋温凉,年平均气候为12.6摄氏度,真有常驻春神的四季如春的气候。大研古城的选址事充分利用了地势,以及靠山依水的城建优势的自然环境,其地势沿河缓坡向东南伸展。古城的民居建筑,是沿支渠遍布古城的老城区基临渠起房盖屋。这样,使其整个丽江古城形成为一个主要街道依傍主河道,小巷民居临支渠,让泉水穿街过巷,穿墙过屋,使古城造成一派“家家门前流活水,户户垂柳拂屋檐。粉团花红引蝶来,雪山倒影映渠面”的神奇的高原山城风光。丽江古城虽置于云贵高原,它却是不乏锦绣江南水乡的景致辞韵味。 这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邦,它的各种功能无不显示 出仅仅是为人的栖居这一目而建造的,它是朝一切方向敞开的,条条道路通大研。它与中国古代那种普遍的有城墙的城市不同,除了木氏土司的王府四周有墙外,人们可以从四面八方通过街道、小路、巷子、田野甚至山上的羊肠小道进入这个城市。一个日日夜夜在淙淙作响的城,它并不是像威尼斯那样,本身就是建筑在水上的城市。大研镇的水路,是经过设计并用人工挖掘的。原始的河流只有一条,就是穿城而过的中尖开发出西河和东河,分为三支,像一棵大树的主干和两个支干/从它们又生出无数的小渠、小溪,小的水系,穿过千家万户的门前屋后,像血管一样把这个城联系起来,使得这城市是一群沐浴在水流中的结构精美的蜂巢。 旧时代的一切,那些曾经被1966年的革命视为腐朽没落、行将死亡的一切都在着。贴在门上的用绿纸或白纸写的“孝”、“守”、用红纸写对联、面目狰狞的门神、大门上的铜环铜墙铁壁锁、推门时发出的苍老的吱哑声、顶门杠……深入其间,你会发现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死掉的那些古代世界建筑语言,依然顽固地支撑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三滴水、一字平、曲径通幽、豁然开朗、鳞次栉比、雕梁画栋、勾心斗角、前廊后厦、风楼、玉楼、琼楼玉宇、亭台楼阁、阁子、斗室、厅、堂、厢房、灶房、书斋、芸窗、闺阁、绣房、下房、客房、正门、边门、角门、门扉、门芯、窗棂、窗纸、窗芯、梁、斗拱、飞檐……在某个人去楼空的深宅。 在这些桥的类型里,最古老的桥要算栗木板桥,栗木板桥取材容易,建桥也易行,先民在古河上搭起一座座栗木板桥,它经历史岁月的风雨剥蚀,栗木板桥却留下了强韧的筋骨,仍供今人行走,栗木板桥使古城显得更古老更古朴。 雄踞在中河中段的大石桥下映有玉龙雪山倒影,也称映雪桥,踞《光绪丽江府志稿》载:“在西门外一里许,明时木土司建。”此桥系双孔石桥,拱圈均用五花石料并列砌置,为同心圆形,它长10.6米,矢高2.2米,宽3.84米,在雨季古城的雨水汇集中河,故中河易发洪水。为防洪水冲击,在拱桥中桥墩两面分设分水金刚墙,以减缓洪水对桥墩冲力,桥面铺一层横向伏石,给人以双层拱圈的谜感,既给人以美感,又加强了纵横的整体联系。伏石上铺填沙石,覆以五花长条石铺筑路面,形成两个平缓的自然纵城,使其自然地与两端的路面衔连。桥的位置处于古城繁华地段,加之桥身长宽,桥上多有四乡的农副产品出售,行人络绎不绝,桥市生意兴隆,此为丽江古城独有的街景特色。 【主要海拔】 玉龙雪山.........5596米 丽江古城.........2416米 云杉坪............3205米 白水河............2950米 甘海子............3100米 玉峰寺............2760米 白沙壁画.........2500米 虎跳峡............1800米 长江第一湾.........1850米 泸沽湖............2685米 牦牛坪............3800米 老君山主峰.........4247米 玉龙雪山四季滑雪场....4500米 冰塔林............4600米 【虎跳峡】 自上峡口至下峡口长17公里,分上、中、下三段,落差近2100米,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年平均流量154.9立方米/秒,年平均过境水量达440亿立方米,金沙江水系主要支流有巨甸河、金庄河、冲江河、黑白水河等十八条。60年代,长江流域规划委员会办公室曾对虎跳责水能资源作过初步勘测设计。代表团政协副主席张冲也曾九次进入虎跳峡同专家和技术人员一起深入实地调查,探讨在此兴建电站之事。他甚至不顾高龄,最后一次到虎跳峡考察。1980年11月,张冲同志去逝后,遵照其遗嘱,将骨灰撒于虎跳峡中 【丽江高山杜鹃园】 杜鹃是世界三大名花之一,也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共有125属,3500多种。比较著名的有杜鹃属、越桔属、吊中花属、马醉木属等。俗称的杜鹃花主要指杜鹃属,全世界约有900多种,中国约有650多种。云南约有杜鹃250余种,占全世界的27.7,占全国的38.4。 杜鹃花种类繁多,每年春夏之交,花蕾怒放,千姿百态,有山林美容师之称。 杜鹃花耐严寒,喜气候冷凉、空气潮湿、云雾缭绕、雨量充沛的高山地区,适宜在富乏腐殖质和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质土壤生长。杜鹃花生命力极强,从低海拔直至4500米的高海拔地区均有生长,并主要分布在2000米至4500米的高海拔山区,均能蔚然成林、成片。 由于玉龙雪山具有典型的高海拔气候和极佳的土壤条件,为高山杜鹃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较好的生存环境。据有关专家考察,玉龙雪山杜鹃花有80多个种类。 玉龙雪山高山杜鹃园选址在玉龙雪山东麓针叶林内的天然杜鹃林带内,项目规划总面积约160亩。 该园分杜鹃展览园和杜鹃醉鱼湖两个游览区,中间以游路相隔,而杜鹃展览园的溪流源头与杜鹃醉鱼湖的水面相接。形成了形式上独立,而内容上紧密连接且相辅相成的独特格局。 杜鹃展览园内成片的植被和花卉与杜鹃醉鱼湖的水面景观相应成趣,增加了整个高山杜鹃园景观的生动性和自然性。 杜鹃展览园建设面积约110亩,园内种植玉龙雪山特有的杜鹃花及其它种类珍贵稀有的杜鹃花。该园在规划上将欧洲造园的几何形方式和传统中式含蓄委婉的造园手法相结合,以一条直的南北主干道和一条与醉鱼湖相接的东西走向的小溪将园区串联起来,形成用地的两条主轴线。轴线的交点为杜鹃展览园的中心景区棗杜鹃博物馆,馆内集中展示各种具有典型特征的杜鹃花及有关资料。 展览园以杜鹃博物馆为核心,借助博物馆向整个园区辐射的内部游路,将展览园分成7个小园,并按杜鹃的不同种类,每个小园种植一类具有代表性的杜鹃花。依次分为乔木杜鹃园、灌木杜鹃园、岩生杜鹃园、草原杜鹃园、矮杜鹃园、云南杜鹃园、大叶杜鹃园,以上7个小园与杜鹃博物馆共同构成了杜鹃展览园的整体框架,因每个小园的杜鹃种类不同,呈现出丰富多采、各具特色的植被景观,使整个园区形成了一个科学合理、新颖独特的布局。 杜鹃醉鱼湖位于杜鹃展览园的东部,总面积约50亩,成为整个高山杜鹃园的又一游览区。杜鹃醉鱼湖宽阔洁净的水面景观,不但映衬了杜鹃展览园丰富多采的植被、花卉,也以其鲜明的高原湖泊景观,赋予整个园区以生命和活力 【丽江冰川公园】---玉龙雪山 从甘海子雪花山庄西行约5公里。便来到了雪山脚下的下部站,这里是 雪山大索道的起点站,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这里海拔3356米,索道由此往上运行,直至雪山主峰扇子陡正下方的上部站,那里海拔4506米。索道全长2914米,垂直高差1150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旅游客运索道。 索道采用6人座豪华脱抱式全封闭吊箱,安全舒适,你的行程由下部站的茫茫林海,到上部站的白雪皑皑,中间运行时间仅为半小时,而你却有经历四季之感。强烈的季节变化,冷暖的差异,景物的转换,会使你兴奋不已,因为玉龙雪山是云南亚热带的极高山地。从山脚河谷到峰顶具备亚热带,温带到寒带完整的垂直自然景观,而你在极短时间里旅游体验到。 乘坐露天索道,你可尽览雪山植物的垂直分布情况,从海拔3000米的草甸出发,穿越高大挺拨的各种松林杉树,随索道上升,森林渐渐远去,继而灌木丛生,还有丛丛杜鹃林,到海拔4000米以上则只能见到附着在山岩上的苔藓植物,最后就是茫茫白雪。 到了索道上部站,走出索道站的站房,就步入了玉龙雪山冰川公园,玉龙雪山是欧亚大陆纬度最低的一座有现代冰川的分布的雪山。在其东麓,有四期更新世古冰川作用的遗迹分布在南北长15-16公里,东西宽4-5公里的冰川公园范围内,在这样一个离城较近的区域,却有一个面积不大但类型十分齐全多样的现代冰川和古冰川遗迹,可说是浓缩了全球中低纬度山岳冰川的主要精华,在我国是十分罕见的,其对冰川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及旅游、科学考察研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玉龙雪山中段海拔4000-4200米以上的高山区域,发育有19条现代冰川,总面积达11.61平方公里,其中东坡15条,西坡4条。玉龙雪山的现代冰川的类型可分为山谷冰川、冰斗冰川和悬冰川以及它们之间的过渡类型--冰斗山谷冰川和冰斗悬冰川。 【西部景区概述】 西部景区,是指丽江以西的长江第一湾左右两段沿江广大地区。这里是传说中的纳西族花马古国的故地,幽远的辉煌,曾使这里一度成为商贸、文化和军事要地,吐蕃于此设神川都督,南诏设铁桥节度,元、明设巨津州。 西部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古迹众多,民风悠然,山川瑰丽多姿,奇险灵秀,令人叹为观止。为了让你便于观赏,西部景区可概括为一线、一山和一峡。 一线是指石鼓至塔城的沿江古迹线,这条线串起了石鼓 、巨甸 、塔城三个古镇。在“长江第一湾”和“ 巨津古渡 ”,你可看富饶的江湾和它滋润下的良田千顷;在“神川铁桥”、“石鼓碑碣”和“红军渡江纪念碑”,你可慨叹沧桑历史;看巨甸集市、丽江马,你可遥想花马古国的神韵,感觉古风民俗。 一山即老君山脉,主要看它丰富的自然景观,你可分别从北、中、南三线游览老君山。北部是新主天然植物园线,看老君山的丰富,包括多种植物种属及世界上树龄最老的“新主神木”;中部是黎明——金丝场线,看老君山的色彩,包括黎明丹霞岩、千龟山以及杜鹃林和双湖;南部是九十九龙潭线,看高山腹地神秘的天池龙潭。 一峡就是闻名于世的虎跳峡。在这里你可领略这个东方大峡谷的雄奇和壮美。 西部之旅,如穿行在幽远多彩的花马古国。灵秀如画的山川,让人联想到灿然而美丽的“花”,古老的商旅民俗,让人遥想那曾经驮起过辉煌的丽江“马”,而峡江奔流、惊涛裂岸,如马般坚韧顽强,勇往直前,是“古国”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 甘海子 甘海子位于玉龙雪山东麓,离古城23公里,海拨3100米,属高山草甸,三面环山。空间开阔,环境宁静,水草丰盛。旅游区内建有民族旅游村、野营度假村、飞禽公园,生态公园,赛马场、高尔夫球场、雪山索道、步行环游驿道等融民族风情、地方名特优产品为一体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主要游览景点有扇子陡、冰塔林、云杉坪、黑白水河、冰川、马尾瀑、干河坝、回首崖岭、金字塔岭、铁杖岭等雪山十二奇景。 丽江明代壁画 丽江壁画,是滇西北少数民族艺术的奇葩,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姿,吸引着中外艺术家和游客。 丽江壁画以白沙大宝积宫为中心,包括琉璃殿、大定阁、福国寺的护法堂,束河的大觉宫和大研镇的吸依堂等处残存的壁画。早年,寒潭寺、万德宫、木氏故宅、雪崧寺等处也有,但无人护惜,早已记毁麋湮灭。近年限依堂、护法堂的画,也相继毁坏,其余尚基本完好。1957年有关部门曾经组织美术工作者到丽江从事壁画的临摹工作,共得临本130余件,向全国各大城市巡回展出,受到好评。1983年4月,又与其他民族的壁画、崖画一起,在首都北京展出,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这些寺庙殿堂内的壁画,题材是宗教人物和传说。内地的殿堂壁画,多为一种宗教的内容,而这里的壁画,在一个殿堂里,甚至在一幅壁画里,常有佛教、道教、喇嘛教三种神像并存的现象。这多种宗教揉合的壁画,与丽江所处的特殊地位分不开。丽江位于滇藏要冲,同时受汉、藏文化的深刻影响;民族杂居,群众宗教信仰较为复杂,其中尤以佛、道、喇嘛三教为盛。面对这一现实,统治者只好“兼容并包”,企图通过涂抹佛、道、喇嘛三教的威严,宣扬三教“法力无边”,来安抚、麻痹群众,使其安于受奴役受剥削的地位,以巩固统治;但参加绘制的工匠们,生活在严酷的封建社会中,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有血肉联系,通过宗教题材的折光,或隐或显地透露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工匠们的美学理想。 在壁画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大宝积宫,北壁,有一幅“观音普门品图”(203×446厘米):正中画观音,执法器,坐莲座上;西侧画人,人遇水、火、盗、虎等场面。画中有三个旅行的人,各带包裹雨伞,一遇虎,另一遇盗;左侧画一犯人,赤膊带枷跪地,一差役揪住他的头发,另一差役举剑欲砍,旁有二吏,指点交谈,似主谋者;右侧画一人遇火;这些遇难者,于危急时口念观世音,就逢凶化吉,虎盗不敢伤人,差人屠剑自断,火堆变成浅水荷塘。右侧下部有一班百姓,向着正中观音或跪或立,顶礼膜拜。观音莲座上有藏文题记。画虽是明显的宗教宣传,但从图中的官吏、差役、旅人和百姓身上,使人看到明代边疆社会生活的一些侧影。画的上部,有小观音八尊,亦各具神态,右上第三尊观音,倚手沉思,神态特妙。这些场面以山石云烟隔开,将它有机地组织在一个大画面里,布局匀称,错落有致。在西壁上的<莲花生祖师图>,正中画的是藏传佛教即喇嘛教的祖师莲华生。在壁画中,他头戴七宝冠,合掌坐于莲座上,黑衣,头微倾。座下立二小天女,神态优美,四周画百工之神,或坐,—或立,或舞,或骑马、淘米、坐船、打猎、木作、纺织、捕鱼、打铁、砍柴等等,是一幅内容丰富的边疆社会生活画卷。 这些壁画在构图、布局、线条、色彩的运用上,有较高的水平。 玉峰寺 玉峰寺位于玉龙山南麓,距丽江县城13公里,系清朝康熙末年建,是丽江五大红教喇嘛寺之一。玉峰寺共有3个院落,著名的“万朵山茶” 就在西北面偏院中。 这棵山茶树何时种植,地方史书没有记载。相传此树植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据记载,玉峰寺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 年),山茶树已是“一座大花棚”。可见“先有树,后有寺”的说法是可靠的。我国大旅行家徐霞客(1586—1641年)于明崇祯十二年( 1639年)二月十日游丽江,曾观赏过这里的山茶树,在其《游记》中写道:“楼前茶树,盘荫数亩,高与楼齐。……疑为数百年物”。寺内喇嘛一代传一代,对这棵山茶树精心护养。他们在每年冬季施入花肥,还用菜籽油擦抹树干和浇灌根部,增加养分,使这棵500多年高龄的古树老而不衰,树干光滑,枝繁叶茂,茶花应时怒放而久开不败。 这株山茶,有几个特点:一是花开万朵,花期长。每年立春初放,立夏花尽, 7个节令共100 多天中,先后分20余批开放,一批未蔫而一批又含苞待放,每批干余朵,总共要开2万余朵,每朵有5~7寸盘子那么大。“万朵山茶”,因此得名。二是立地可赏。一般的方山茶,多为树千高疏,宜远观,不宜近赏,远望一树红,近看凌云中;玉峰山茶,主干虽有水桶般粗细,却仅3米多高,其茂盛的枝干不是冲天凌空,而是被园艺师精心培育,巧妙地编织成三坊一盖、两丈见方的花棚。步入庭院,花枝拂袖牵衣,花朵在眼前头上竟相开放,人在花树旁,花在人群中,令人目眩神迷。三是鸳鸯并列,赏花人若是细心,就会发现树若一棵,花开两样,一种是“九蕊十八瓣”,酥嫩艳莹,每朵花都有七寸盘大;另一种是“单蕊山花”,喷雪吐焰,花朵只有五寸盘大,有的单花缀枝,有的并蒂开放,枝条交错,难解难分,令人惊奇。原来,这是两株不同品种的山茶并肩长在一起,天长日久,变得密不可分,俨然是一株了。 北面偏院中,有一座十里香编成的牌坊。十里香也是名贵花种,以清香取胜,俗传花香可传 10里,故名花朵呈月白色,花体不大,但朵数密集,每到花放,院里院外,清香洋溢。 玉峰寺大殿为四合院布局,由门楼、大殿及两虎组成。布局和谐对称。大殿坐西向东,重檐歇山顶,正脊饰宝顶,两端饰兽吻。大殿总面宽 16.3米,总进深12.6米。上檐作三桃如意斗拱承托,下檐作弧形轩棚装饰,具有较强的清代建筑风格。室内4棵金柱作垒金盘龙浮雕。顶八角藻井绘密宗佛祖坐宫,横梁裙板绘20个佛像,画面线条简洁,具有藏族“唐卡”风格。 旅游指南: 玉峰寺(包括万朵山茶)门票12元 玉峰寺目前尚未有公交车相通,游客可以打的前往,或是参加本地旅行社组织的一日五游(详情可在古城区各旅行社散客接待点进行咨询) 黑龙潭 玉泉公园位于丽江城北象山脚下,俗称黑龙潭。泉水清澈,玉龙雪峰和象山倒影其间,景色十分迷人。周围翠柳垂帘、芳草如席,古木葱郁,楼阁亭台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被誉为滇西北高原上的一块美玉。 玉泉公园分为玉河、龙潭、清溪、山林等4 个景区。主要有石牌坊、玉泉胜境、碧海玉龙、玉水龙潭、象山灵泉、曲桥羡鱼、兰圃、牡丹园、梅园、见雪亭等10多个景点。古建筑有光碧楼、五凤楼、得月楼.、龙神阁、戏堂、一文亭等。 玉泉公园内荟萃了古代纳西族建筑群,有省级重点保护的明代五凤楼、解脱林等,还有众多的清代建筑物分为三层楼阁的“得月楼”四面临水,雕梁画栋,一代文豪郭沫若曾为此挥笔题写了“得月楼”和两副对联,其中一副是“春风杨柳万千条风景这边独好,飞起玉龙三百万江山如此多娇”。生动地描绘了公园奇丽的湖光山色。 五凤楼 五凤楼原址位于丽江县城西北11公里的芝山福国寺内,1979年迁至玉泉公园黑龙潭畔。五凤楼为三重檐多角攒尖顶木结构建筑,从四面看都象5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名。平面呈方形,五凤楼高20米,进深3间,通面阔18.9米,通进深 17.8米。五凤楼造型特殊,构思巧妙,明、暗间格门上雕牡丹,梅花、石榴等。飞檐斗拱,彩绘色调绚丽,表规出丽江地区独有的纳西建筑风格,为云南民族地区现存的一项重要方建筑。1983年1 月,云南省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放进我的口袋 查看原帖 |
原始链接:http://so.jingyan.qihoo.com/search_kz.html?kw=C1FACCB6B9ABD4B0B9A5C2D4&url=http;A>F>Fblog.sina.com.cn>Fu>F4bd29b55010007rj |
转自:25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