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转发高中同学写的关于丽江的游记-猫全杂院

[游记]转发高中同学写的关于丽江的游记-猫全杂院

2007-07-16    taoker.com

突然之间,不知是受了怎样大的蛊惑,决心去云南。为了这个计划,几乎从两个月之前便开始忙碌。以前习惯了甩手的旅游习惯,处处由别人安排,这次却是真的不同了。从最初的收集资料,查网站,确定行程,找旅伴,直到安排机票定酒店,一切都要自己搞定,所有的经验都是全新的。一路下来,觉得很辛苦,但其中的快乐和丰富的体验,却是其他任何事情都无法替代的。

从云南回来已经快两个星期了,这些天里,脑子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似的,无法工作,无法思想,闭上眼睛,便只看到中甸的蓝天,虎跳的险,泸沽湖的清澈,还有丽江的闲情。我知道,自己一定要写点什么,写下了,才终于能在心里放下,才重新能够正常呼吸。

******************************************************
(1)一个人的丽江

穿越了中甸,虎跳,泸沽湖以后,在丽江的时候变成了一个人,也是自己喜欢的,觉得丽江这样好的阳光和闲淡的生活姿态不需要与人分享。

好不容易从整个行程中挤出两个整天,什么都不做,只在古城,所以其中的每一分钟,都恨不得攅在手心里仔细地花。我决心要作个当地人,不再像一路上走来时那样自始至终都是个闯入者。

早晨从黑龙潭公园看完日出回来,晃悠悠地在城外的街上走,看丽江渐渐地醒来。钻进路边一家小铺子吃早点,那是当地人才去的地方,现做出来热腾腾的粑粑和鸡豆凉粉与古城里面改良加工后的滋味果然不同,倒是亲切了许多。回到古城,揣着最放松的心情和脚步,一边喝着老式瓶装的稠稠的酸奶,开始没有目的的到处乱逛。

其实对丽江的看法也是人各有异,有人觉得太吵,有人觉得无聊,其实都是顺应了各自的性格。我是喜欢的,安静的时候喜欢坐在临溪的小咖啡吧里看书,身旁是清澈见底的小溪流,忽隐忽现的阳光透过溪边的杨柳缝中撒下来,把一长排的花桌布映得很迷人;或者傍晚的时候借了单车去束和,那一路上整片整片金色的小麦田真是会让你突然忘了骑车而停下来看一会儿,一回头,路的尽头便是雪山,仿佛自己都在画里;再或者离开人群,独自到古城边缘的民居小巷走走,上上下下的石阶和小路,没有了各色店铺的多余修饰,幽静着,被阳光描成独特的影。偶尔侧身让路给穿着纳西服装的老人,看到那皱皱的脸上绽开的笑容真能在心里面开出朵花来。

如果喜欢热闹,那酒吧里面看足球是最好的去处,在那里和从不认识的陌生人聊天喝酒都不算过分。民居客栈也是个宽松舒适的地方,门前的走廊阳台上一坐,拿些水果一起分享,很快就能交上很多天南海北的朋友。青年旅馆就更不用说了,很多人喜欢坐在门口的长凳上聊天,所以经常可以看到这一程一路走来认识的朋友,再次看到,那亲切的样子仿佛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似的。

在丽江的生活就是这样,可以穿着拖鞋在被雪水冲刷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上到底乱走,简单而随意,喜欢怎样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式,就是想紧张都紧张不起来呢。

所以在离开丽江的最后一天,又起了个大早,在开得最早的一家咖啡店吃早饭,那是在二楼的阳台,可以看见浸染了淡淡阳光的雪山,沐浴在晨色中的古城小楼。还有风,吹着阳台边不知名的紫色小花。这一切,突然让我一阵感伤。我怎么已经开始想念它了,在尚未离开的时候。

(待续)
(2)走不出的咖啡馆

喜欢咖啡,其实是喜欢一种放松的生活状态,没有什么附庸风雅的理由,只是喜欢,于是也一路寻找适合自己的咖啡馆。很讨厌那种有小妹站在门口招揽生意的小店家,仿佛那样的方式本身是对咖啡文化的一种亵渎。幸好一路上我遇到的咖啡店全不是这样,老板往往就安静地坐在店里,看书上网,逍遥地过着自己的日子,对进进出出的客人并不关心,也丝毫不显殷勤。那却是我喜欢的自在的感觉,可以不打扰也不被打扰。

———————————————————————————
里格的半岛Café

那是个名叫晓桐的福建女子开的咖啡店,在泸沽湖的扎西家边上,安静的,一点也不张扬。最初看上那家店,是因为里面有台电脑可以上网,那让我意外,没有想到在这个生活条件简单得近乎原始的地方居然还能通过网络联系着外面的世界。其实那里人并不多,大多数住在扎西家的人都在他家的院子里开篝火晚会,跳舞对歌,好不热闹。我呆了一会儿,觉得可以了,再呆下去有些闹心了,于是便偷偷溜出来,躲进一墙之隔的半岛咖啡,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

忘记了咖啡店是怎么装潢的,也真没仔细看,只是那氛围,原木长条的桌椅,红色蜡烛随意摆放在简单的木块上,摇曳着细微的光芒,还有那幽幽的很有分寸的爵士,借着窗外夜幕下满天的星星,这一切,都莫名地叫人陶醉。我随手在书架上拿了本《人文地理》杂志,放在烛光下看,虽然觉得自己有些心猿意马,还是用心地读了读那篇讲魔鬼城的文章,也许那就是我的下一站。要了杯现磨的云南小粒咖啡,她说那要花上一些时间,没问题,那正好给了我个理由就这样坐在这里。我告诉她喜欢她这里的音乐,和这家店一样不张扬,却恰到好处。“我这里还有很多牒,你来挑”,不用了,这样已经很好,我不想在这里不合时宜地动我世俗的脑筋。

很长时间,我都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借着烛光看书和写东西。心里面是奇怪的空白,这样的感觉叫人着迷,空白而又舒适,我好像是站在时间和文化的交界处,放松,呼吸。

直到隔壁的篝火晚会结束了,几个摩梭族的小伙子还没来得及换下他们跳舞穿的衣服,跑来这里喝啤酒。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看他们在火堆边跳舞的样子,挺拔的身型,黑黑的脸庞,再加上帅气的帽子,像十足的牛仔,一比就把城市里的男人给比了下去。一起的还有几个在这里住了几个星期甚至个把月的人,称他们作游客好像有些奇怪,其中有一个香港的女孩子,新加坡的小男孩,还有一个从合肥来的年青人。他们赶了热闹回来,和老板还有当地人相熟的样子仿佛是一家人。我像个外人似的笨笨地问他们为什么会在这里呆那么久,“喜欢了,就留下,要什么原因?”

古城青年旅馆

丽江的古城青年旅馆很有名,我喜欢它底楼的书吧兼影廊兼食堂。其实最先吸引我的倒是途中认识的旅伴介绍说那里养着的六条狗。说来奇怪,其实我一直是极度害怕猫狗的,每次在我的视力范围发现它们的踪迹,必定不由自主地大呼小叫。也因此被身边的人教育过很多回都不起作用,知道那是一种强迫症,像有人必须不停地洗手一样,但也很坚定地以为自己上一辈子一定是只老鼠。这次去云南,心底里面最大的担心竟是听说丽江的猫狗很多,让我想着想着都觉得毛骨耸然。然而不知怎么的,丽江的狗,居然叫我一见就爱得不行。

因为离我住的客栈很近,那天下午转个弯就踱进了青年旅馆,推开门口的小木头栅栏,翠花,土根,还有和尚便一下子得了机会往外窜,从我身边擦身而过,给我个措手不及。这要是在以前,我想自己一定已经当场晕撅过去。

这里先要介绍一下,翠花和土根是两条黑色的大杜宾狗,土根才六个月,是翠花的儿子,却和母亲长得一般大了,所以很多人初看会以为他们是一对儿。不过土根的年龄还不是这里最小的,院子里调皮打闹着的三条小斑点才可爱,只有两个月,一丁点儿大却老是挤作一团,于是成了一堆斑点。这木头的小栅栏就是为了拦它们,因为太小,总还不认得回来的路。我花了很长时间企图把三个小家伙摆个上照的姿势给我拍照,却老是因为它们的不安分而以失败告终。和尚,是只摇头晃脑的土狗,但它却丝毫不因为自己血统的不够高贵而感到半点惭愧,反而绝对是它们中最厉害,最张显个性的角色,常常把土根追得满地乱窜。

于是,这六条各色的狗们,便成了青年旅馆最独特的风景。在那里吃中饭,漂亮的老板娘(我猜是吧)明显手艺不怎么样,向我推荐的咖哩饭据说是才学会然后是作得最象样的东西。好啊,反正来这里也不特别是为了吃什么。端了餐盘出来,一群宝贝便前呼后拥着凑到我的身边,纷纷用前脚攀着我的椅边,纯真无辜的目光直看得我心痛,弄得我感觉是偷吃了它们食物似的不好意思。

老板姓谢,于是都叫他老谢,也是个有趣的人。我举起相机对着他的客堂照相,他一边说着“可别拍我哦”,一边瞅着我的镜头笑,弄得我不得已只好把他的脑袋一同收进照片的角落里面。老谢这时对着狗们喊了句“洗澡啦”,只见六条狗瞬间消失,居然各自找了个地方躲了起来。翠花则安静地躲到我的脚边,一动不动。也许它们耍惯了这样的伎俩,老谢自然是一点都不担心,一个个把它们从角角落落里面抓出来,谁都跑不了。

除了让我欢喜得不得了的宝贝狗,我其实很喜欢这店堂本身。特别是临着溪的一面,阳光,一丛丛梅红色的细小的花,衬着木头的颜色,那是只有南方才有的感觉,看了叫人温暖。我于是坐在那里,晒着太阳,和坐在隔壁新认识的朋友聊天,几乎忘了时间,差点都误了去束和的单车行。

Prague Café

其实不太喜欢四方街那一带成群的咖啡馆带酒吧外加食铺,虽然在有着淡淡阳光的午后,在临着溪的铺了漂亮桌布用随意瓦罐插了鲜花的桌边坐一下还是颇有些滋味,但来来往往跟着小旗子的游客有时真让人有些受不了,觉得是受了天大的视觉污染。

布拉格咖啡馆却不同,孤单地立在大石桥的拐角,门前很干净,阳光可以一直撒进那一排木格子窗里。店里有一条据说是古城最大的狗,那是条叫小熊的牧羊犬,就算安静地坐在主人脚边,看上去都是个庞然大物。由于小熊的个头让人对他的脾气也有所怀疑,所以一直路过却都不敢冒然走进这家咖啡馆。也许正因为如此,这里才显得那么清静而有韵致。

其实走进布拉格,除了是因为一个朋友特别的提醒,也因为那本被改编成为“布拉格之恋”的《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叫人听起来都不敢怠慢。

布拉格给我的感觉其实不像丽江,一点都不,他好像突然把外面石街上的嘈杂和喧闹给隔开了,仿佛变成了个优雅的旁观者,安静的,却不失温存。是啊,我把自己安排在靠窗朝阳的角落,斜靠着暖色靠垫取下墙上挂着的《旅行家》来翻。间或有一对年青的老外进来上网,一个在写信的时候,另一个坐在他身边静静地看书。小熊会自在地在店里走来走去,上楼下楼,怎么都不觉得打扰。他一定也是喜欢安静的,否则怎么会过来我身边把窗台上吵闹着的苍蝇一口吃掉。

我的时间好像是停止了,窗外脚步紧凑的游客和我是无关的。望着木头格子窗外瓦蓝瓦蓝的天空出神,我不记得上一次有着这样美好阳光的下午是在什么地方,和谁在一起。于是,一杯七块钱的咖啡,让我在这里坐了一整个下午都不想离开。

所以,离开丽江那天的清晨,趁整个古城还没有苏醒,我去和我最心爱的咖啡馆道别。小熊坐在门口,“小熊”,我拿着相机喊他,他竟然听懂,转头望向我,原来是个那么温柔敏感的动物,我真是错怪他了。

(待续)
(3)在路上

其实是想写写这一程一路住过的地方,出门在外,我对住宿的条件其实很简单,不会为了吃苦而吃苦,但一定不会因为吃不起苦而放弃了好风景。也许这是我那些非三星级以上酒店不住的朋友们所不屑的,但对于自己来讲,在哪里都是一种新鲜的体验。

—————————————————————————————
中甸一夜

飞机降落在中甸的机场,从舷梯上走下,最先打动我的是中甸的蓝天。我忍不住举起相机,对着那碧蓝碧蓝的天空拍了又拍。是啊,让我一直心存向往的是陈丹燕笔下的巴伐利亚的蓝天,“有时仰头,突然看到如此的蓝天,突然才想到,我原来从来不曾看到过这样的蓝天。”于是便想,错过了这样天空的人生不知道还会错过些什么。路上结识的朋友才从德国回来,她说,可以了,德国的天空也不过就是这样。这让我放心,因为我终于是没有错过。

原本打算住在网上很有名的永生饭店,却在包车司机的鼓动下住进了四星级的航空观光酒店,虽然200元的房价也实在不坏,但总觉得关上房门,这样千篇一律的标房怎么看都象是在出差而不是旅游了。

在中甸的一天是充实和令人兴奋不已的,然而,让我无可奈何的是自己的高原反应症状。黄昏的时候登上松赞林寺长长的台阶,沉重的心跳变成无数小钻头,砸在太阳穴上。我告诉自己为了接下来的旅程,只好放弃晚上的藏民家访,赶紧回家睡觉。

几乎连牛仔裤都没有力气换下,我一头载进被子里面,试图用安静的睡眠来缓解高原反应(其实那是不正确的,我当时却别无他法)。半夜里面被饿醒过来,吃了些饼干,犹豫了半天决定还是冒险洗了把澡,换了张干净的床吃过了感冒药捂紧被子这才敢继续睡觉。谁知凌晨在睡梦里翻了个身,没料鼻血竟毫无征兆地滴在枕上,怎么都止不住似的,着实把自己吓了一跳。

中甸一夜,酒店给我的印象不深,可自己复杂的情绪却是记忆犹新,孤单沮丧,还有深深的害怕,甚至怀疑这次旅行根本就是个错误。而天亮起来的时候,觉得一切都还不算太糟糕,自己又是精力充沛生龙活虎的。也许这就是旅行让人成长的过程吧,我想。

中虎跳的Tina’s

因为惦记着著名的土鸡汤,在上海的时候就想好徒步虎跳要住在Tina’s,还特地打电话过去,“你们要从上海过来啊,哦,欢迎欢迎,我给你们留能看见雪山的房间”,很简单的话让我感觉很贴心。Tina姓田,本来就是Tian嘛,我喜欢叫她田姐。

终于到Tina’s的时候,田姐果然是满脸笑容地迎出来,让人感觉是到家了。那是座两层楼的木结构房子,一排房间的大玻璃窗正对着玉龙雪山。房间很干净,雪白的床单看了叫人放心,又让人不觉为十块钱一晚的房费感到不忍,同行的女孩子问了我好几遍都还不敢相信。特别是当看到简陋的浴室里居然装了个崭新的大大的热水器,心里面的暖意真是顿时便涌了上来。

由于在峡里的两天都是阴天,还下了不小的雨,所以晚上没有看成星星。还好土鸡汤总算是吃到了,而且是最后一只。实在是看不过隔壁一桌因为迟到一步而只能向我们的土鸡投以垂涎而又沮丧的表情,最后还是决定大家一起分享,也因此交到了一群朋友,这样一只土鸡,是不是很值?

睡觉的时候故意没有把窗帘拉上,早晨醒来的时候,睁开眼便看得见对面的雪山,看它从清晨的雾霭中由模糊渐渐变得清晰,这一切,好像都不是真的。很早就起床,说起来真有好些年没那么早起床了。在Tina‘s底楼平台的角落里就着个水龙头露天洗脸,那是种很乡村的感觉,空气是湿润和新鲜的,这样的时刻,仿佛呼吸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回房间路过他们家的厨房,请田姐把我们昨天吃不了的菜烧了锅香喷喷的菜泡饭当早餐,差一点儿就决心不想离开再住一晚了。

里格的扎西家

在网上看到很多有关里格村的介绍,讲那里的风景独好而住宿条件如何如何差,因此一路上都在犹豫自己是不是真会住在那里。幸好搭伴的广州和北京来的朋友都一致决定住在扎西家,也好,替我作了决定,省了不少心里面的挣扎。

去泸沽湖的路还不坏,只是花上的时间实在太长,我们包的是昌河,一路花了六个多小时。翻了一个又一个山头,甚至都怀疑那里的风景真能好到值得这一路的颠簸?

然而,在看到泸沽湖的一瞬间,所有的怀疑都烟消云散,这一汪平湖,安静地铺呈在面前,美得让人突然屏住呼吸似的。

扎西果然是个帅哥,俊朗而又挺拔,而且特别能侃,难怪变成了里格村的招牌。低头钻进他那传统摩梭人家的小门,他即拿出自苏里麻酒招待我们,虽然他一再说那其实并不是酒来的,可才喝一口便发觉还是有些烈的呢。趁一起来的几个男孩子还在和扎西讨论着从走婚到宗教,到伦理道德的严肃问题,我悄然离开。在这样美丽的地方,何必谈论这些沉重的话题,更何况扎西大哥每天都要应付这些相同的谈话内容,换作我,早已经腻味坏了。

正值日落时分,夕阳正斜斜地靠在湖那边的狮子山上。蓝天白云把湖水染得动人,叫我都舍不得把目光移开。我坐在岸边倒扣着的一只猪槽船上,腾空晃着双脚,感觉自己的心情已经被这湖水给洗得干干净净,象个孩子。

扎西的小女儿走过来,那是个十分漂亮的小女孩,四五岁的样子,有一双大大的清澈的眼睛。我把她抱起,让她能坐在我的身边。一边喝着牛奶,她望着我,很少说话。我仔细看她,脏脏的小脸,鼻涕虫还有嘴角的牛奶印渍,然而即使这样,她那漂亮的大眼睛闪闪的,还是叫人不得不喜欢。我拿出张纸巾递给她,她把它对着阳光照照,然后笑了,竟小心翼翼地把那纸巾一撕为二,一半放进衣服口袋里面,另一半才用来擦脸。我突然感到心一阵酸。

晚上在扎西家的院子里吃饭,两桌二十人,热热闹闹的,连他家的小狼(其实是狗的名字)也凑过来。也许是习惯了这样的场面,小狼老练地知道该怎样博得人们的好感,结果自己没怎么吃饱,倒是先把它给喂饱了。接下来自然是著名的篝火晚会,扎西从每家每户找来适龄的年青人,我本不喜欢这样的场面,但音乐声响起,那喜庆的气氛叫人不由自主地融了进去。特别是领头的几个小伙子,高高的个子,穿着束腰的长裤,点着拍子起舞,真是好看。扎西十岁大的儿子也跳得很有模有样,我说你教我跳吧,便去握他的手,没想到他簌地把手抽开,却只给我一根手指,我笑了,没想到这样的传统是真的呢,我还以为都已经成了传说了,看来小孩子是不会撒慌的。

其实,住在里格也没什么问题,作好了心理准备,便不觉得有什么不可忍受的。合衣躺在里格半岛客栈干净的床单上面,其实丝毫没有感觉到脏。都说泸沽湖的水是能喝的,但最后还是不敢尝试,买了瓶装水用来刷牙洗脸,说出来都有些不好意思。

早晨为了看日出,五点半就起床了,匆匆地告别了里格,我们徒步绕湖经过几个村子,一直走到四川境内的大嘴村。一路上,从不同的角度看泸沽湖日出渐渐变化着的色彩,水面的颜色从深化浅,直到日出后映着整片天空的碧蓝,每一刻都有独特的魅力,那叫我时时会停下脚步,望一眼湖水,深深地呼吸这里的空气。

让我喜欢的还有徒步本身,路上碰见要走上好几里地去上小学的孩子们,早起的背着大箩筐精神地走着的老人,驾着拖拉机驶过的年青人,无不扬起手,报以灿烂的笑容。那是和城市里截然不同的气氛,仿佛看见他们的笑容自己会变得很单纯。这种感觉很难得,然而就算这样的地方,等到开发以后商业化了,那样的笑容是不是还会一样亲切?

从大嘴村划猪槽船到了落水村,眼前的落水,让我为自己住在了幽静美丽的里格感到万分庆幸。

古城里的客栈

丽江的好,我已经写得太多。其实以前听人讲丽江和周庄很像,于是这次去云南之前赶紧到周庄去温习了一遍,回来发现其中的感觉却是截然不同的。

在丽江的时候先是住在茶马客栈,那是听一个路上认识的小老外介绍的,他在台湾学的中文,讲起话来一口台湾腔。客栈的门面一点都不显眼,有些闹中取静的味道,比矗在经典位置的客栈要好,不至于推开窗户一不小心就成了游客相机中的景。客栈是纳西姐妹俩开的,长得不那么漂亮,每天忙进忙出的样子却很勤快,让人觉得住在那里心里很舒坦。前一天在峡里,下中虎跳的时候下起大雨来,石头立刻变得泥泞湿滑,一路上战战兢兢,不得不四肢并用,危险地带为了防滑,甚至把鞋都脱了,更别说这一身的衣服,虽然是自己历尽艰险的最好证明,可也真是脏得惨不忍睹。到了丽江,第一件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舒舒服服地洗个澡,然后把所有的脏衣服统统塞进客栈的洗衣机里,不久便看到它们被干干净净地晾在院子里晒太阳了。

住在客栈里另一件惬意的事情就是刚洗过头发出来,带着洗发水淡淡的香味,坐在院子里面乘凉。天气好的时候,院子里会晾满白色的床单,随风起舞的样子让人想起《菊豆》里的大染坊来。买些新鲜的荔枝吃着,或和新识的邻居聊天,或买张当地的报纸,看整版的足球凑凑世界杯的热闹气氛。真是悠闲地可以。

在丽江的最后一晚,因为看上了青年旅馆的狗们,决心搬到那里去住。从小妹那里接过一套干净的被套被单和枕套,我笑了,真是费了好大劲才铺好了床,边上的小日本实在看不下去,过来帮我。那家伙长得倒是挺帅,只是因为是日本人,我不太爱搭理。我要的是最多人的房间,十二人。像是大学里的寝室,满地横七竖八都是七八十升的大包,冷不丁发现大白天上铺还有个人在睡着。许是离学生时代远了,所以这一切,看起来既有趣又亲切,一下子便喜欢了这里宽松自在的环境。听泸沽湖接伴的广州来的朋友讲那里人多,晚上进进出出可吵得厉害,睡不着觉,我偏要试试。结果没想到自己倒成了罪魁祸首,因为那是在云南的最后一晚,总舍不得睡觉似的,凌晨才回的房间,然后一大早又起床看风景去,虽然已经尽力蹑手蹑脚,一定还是害得整屋子的人不好睡,很感抱歉。相反,自己倒是睡得很踏实,那里给我一种奇怪的安全感。

那天晚上,约了朋友在四方街拐角的Relax Bar三楼的阳台喝酒,我们把椅子背过来坐,把头靠在椅背上看星星。是不是因为那里离天空真的很近,我吃惊于眼前的景象,只看见大颗闪耀的星星缀满整片的夜,视野是宽广而无限迷人的,看了叫人沉醉。朋友有着丰富的航海经验,喜欢在海上看夜空,用星星的方位来确定航向,那是哥伦布时代的方法,听上去原始而又充满浪漫。他指着天空的某个方向,“那就是Scorpio”。我努力地望着,是啊,我知道这是我在上海阴沉的夜空下永远都不可能看到的。

———————————————————————————

一路上,都有个声音一直在心里面敲响,眼前的一切,人和风景,都是美的,自然的。唯独自己,穿着不合时宜的衣服,背着包,带着相机,充满猎奇的期待来探究他们的生活。我觉得自己怎样都是个闯入者,我们的出现无论如何都是对平衡的一种破坏。这种破坏无论冠以什么漂亮的名称,都是不和谐的。

(待续)
(4)具体行程和费用全记录

那真是我的职业病,什么都是谨慎性原则。在出发前作了周密的行程安排和精确到元的预算,为此还被一些自恃潇洒的朋友狠狠地嘲笑了一把。回来之后看看,觉得其实事先的安排和了解还是很必要的,反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什么,省得又是一场争论。

我的行程安排不是最完全的,也不是最经济的, 不过如果正好有九-十天空闲,这样的安排还感觉不错,你说呢?随便看看当作参考好了。

行程:
D1:上海-昆明 游滇池 宿昆明 (其实昆明在我的行程中只是作为中转,周五晚上飞的话,可以少花一天休假,正好是五天加两个双休日)
D2:昆明-中甸 游碧塔海,属都湖,松赞林寺 宿中甸
D3:中甸-中虎跳 下中虎跳 宿Tina‘s
D4:徒步至Half way,下低路,至桥头 -丽江 宿丽江
D5:玉龙雪山,牦牛坪,白水河 宿丽江
D6:丽江-泸沽湖 宿里格村
D7:泸沽湖-丽江 宿丽江
D8-9:丽江,束和,黑龙潭,宿丽江
D10:丽江-上海

费用记录:

机票:

上海-昆明 七折 1150
昆明-中甸 全价 560
丽江-上海 七折 1460
机场建设费及保险 210

宿:

昆明-希桥宾馆四星200/标间,携程订房
中甸-航空观光酒店四星200/标间
Tina‘s-10/床
扎西家客栈-15/床
丽江茶马客栈-70/标间*4晚(原价是80,因为只住一个人,所以便宜10元)
古城青年旅馆-15/床 (会员10/床)

门票:

碧塔海30;属都湖15;松赞林寺10;虎跳峡30;玉龙雪山40 ;泸沽湖40(学生半价,我的学生证早过期了,涂改了一下,也能用)

碧塔海骑马25;牦牛坪骑马63;玉龙雪山大索道110;古城维护费20;宣科古乐30

交通:

中甸包车 250/天 桑塔那
中甸-中虎跳200 昌河
桥头-丽江 120 昌河
泸沽湖来回 600 昌河
丽江包车 60/天 昌河

****************************************************

写完了这些,终于可以对自己的云南之行有个交代了。然而,这一路上自己对旅行的欢喜,仿佛在心里响起了个关不掉的声音,不停地问着,下一站,又将是哪里呢?

二○○二年六月二十二日星期六
上午10时31分
于上海

转自:http://www.taoker.com/post/topic_52206_22999.html45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