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三亚红屋顶度假酒店住人游记之-新加坡祖母回乡记 |
[游记]三亚红屋顶度假酒店住人游记之-新加坡祖母回乡记 |
2007-12-09 nd365.cn |
三亚红屋顶度假酒店住人游记之-新加坡祖母回乡记 今年3月份,我们三亚红屋顶度假酒店来了一家祖孙三代,孙子Thomas (40多中年男子),60岁的母亲,和92岁的老祖母。托马斯一家持新加坡的护照,但很节俭,祖孙三代住一间房,还好我们有家庭房,住起来还宽敞。祖母和妈妈住里间,THOMAS自己住客厅的高低床。老祖母鸡肤鹤骨,除了精神有些恍惚,身体还算硬朗。 在红屋顶住了几天,老人家精神不错,胃口也好,不时自言自语,我们也不怎么明白,总是抱以微笑,然后叫“阿婆”。从我们在机场接到他们的那刻起,老祖母嘴里就说不停,只是简单的重复一句话,问托马斯才知道这个词是“飞机场”。此后3天每次上车老人家又开始了她的飞机场。回来我们真又拉她去了一次飞机场,她老人家不念道了。在三亚住了3天,Thomas 一家要去文昌拜祖,这是此行的主要目的。红屋顶酒店李总开车送这祖孙三代回文昌,以下的故事是李总回来以后讲给我们听的,每次一想起来,我就忍不住双眼朦胧: 三亚-文昌一路上花了2个多小时,托马斯告诉我,老祖母当年离开海南岛是50年前,随国民党兵从海口机场起飞去了台湾,后来辗转去了新加坡,大概老祖母对50年前离开海南岛的飞机场印象太过于深刻了,50年后,老祖母对海南岛的印象就是飞机场,飞机场。我们沿着平直的海南环岛高速路一路疾驰,300多公里的路程很快就到了,他们这一次回文昌,只去老母亲的娘家。到了文昌市一个事先定好的地方,早有老祖母的族人在等候,我们跟在摩托车的后面,沿着乡下窄窄的沙石路小心的行使,此时的老祖母,嘴里不停的讲话,身体挺得笔直,双臂紧紧的抓住前面的椅背,这时,老祖母说的不是“飞机场“而是大篇连续的话语,我听不懂,托马斯也说听不懂。 车终于停在一处农村的老宅院的门口(估计有百年历史了),门口早已聚集了几十人,老祖母的两个妹妹,一个87岁,一个83岁,把老祖母扶下车(老祖母还有一个姐姐在新加坡,95岁了)。下了车的老祖母,此时已不能走路,两个腿蜷缩着,两眼瞪得圆圆的,嘴里发出惊天动地的嚎哭,令现场每个人无不动容,老祖母被她的两个老妹妹抬着,走进正房,正房悬挂着老祖母父母的画像,一脸苦难,老祖母跪在地上,双手用力的排打着地面,发出拍拍的声响,一阵惊天动地的嚎哭后,老祖母开始哭诉,托马斯的母亲给我翻译说,老祖母在哭她的母亲。老祖母说她出嫁后,丈夫去从军,老祖母经常吃不饱,吃不饱的老祖母经常回娘家,每次回娘家,老祖母的妈妈都会想办法给出嫁的女儿吃饱饭才回婆家。 就这样哭诉着,足足有半个小时,哭干了眼泪后的老祖母被她的妹妹扶了出来,坐在台阶前的一把硕大的红木椅上。这时,老祖母哭红的双眼炯炯有神发出奇异的光芒,只见老祖母扯开衣襟从贴身腰间拿出一个皱巴巴的布袋,此刻,聚集在门前的人群一转眼就排成一列纵队,老祖母打开布袋,全是崭新的一百元面值的新加坡币,老祖母一人一张,一边发着一边喃喃着说个不停。 剩下的事,就是吃饭,放鞭炮,然后我们就离开了文昌老祖母的娘家,临走的时候,老人家没有再哭,我想老祖母在50年的眼泪今天一定流尽了,而且,老祖母自己也知道,这是一生中最后一次回望故国家园,最后一次和自己的姐妹相聚。(写到这里,我的鼻子又酸了,当一个人知道这是和自己最亲的人最后一次见面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在从文昌去海口的机场的路上,托马斯的母亲解释说,这样匆匆的结束老母亲的省亲之旅,是担心老祖母的婆家知道后会怪罪。婆家的人更多啊,而囊中羞涩的托马斯一家,只能让老祖母慷慨一回,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再回来慷慨一次。但我知道这是老祖母的最后一次省亲之旅。下次即使她的晚辈给她存够了钱再让老人家回来慷慨,恐怕老人家也没有机会了。 李总的故事讲完了,托马斯一家回新加坡也有几个月了,还发了邮件来感谢李总一路的照顾。想起心里都不是滋味,200年中国华侨史,多少人的血泪浇筑成,发了财的毕竟寥寥无几,绝大部分都如同托马斯一家,不管在外面多辛苦,老人家不管多大年纪,还是要回家来看看。 但对我来说,最让我感动的还是老祖母姐妹三个坐在妈妈遗照前抱在一起痛哭的那张照片,我甚至不敢看它。李总送走THOMAS一家后的一个星期就回老家看
|
转自:http://www.nd365.cn/jingwailuyou/jingwailuyou/200708/59519.html32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