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新马游记(二):混合香料马六甲 |
[游记]新马游记(二):混合香料马六甲 |
2007-07-25 sina.com.cn |
其实,在这次新马旅行之前,我是不想去马来西亚的。但是由于前往新加坡的旅行团都包含马来西亚,因此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来到了大马。我们总是可以去规划一些事情,但是却不一定能够猜准事情的最终结果。就好像新马之旅结束以后,我没想到我会由衷地告诉别人,马来西亚比新加坡好玩。 我之所以觉得马来西亚比新加坡好,是因为相比之下,大马更具有异国风情。9月8日下午——9月9日下午,我们在传说中的马六甲地区进行了短暂的游览。揭开马六甲那层神秘的面纱,我看到了犹如精灵般跳跃着的五彩缤纷的惊喜。具有大马浓郁风格的马来村,具有中国古典特色的三宝井,具有荷兰传统风情的荷兰红屋,具有伊斯兰别样神韵的清真寺;每种格调的建筑都有独到的韵味,好像是一味味香料,就那么简单随意的融合,便汇聚出了马六甲那浓郁的异国芳香。 站在马来西亚的土地上,放眼望去,黄皮肤不再是绝对的主打。褐色的马来人,深棕色的印度人,包裹着洁白头巾的伊斯兰教徒,每种色彩都有如一抹颜料,勾勒出大马生动的人文画卷。我终于可以秀一下并不十分流利的英文,这让我真正感觉到自己已经置身于祖国之外。从那时起我便开始留恋,留恋这些浓重而鲜活的异国色彩。 马来西亚是伊斯兰教国家,各种大的小的、颜色形状各异的清真寺时有呈现。一路上,我总是想到何同学,我在猜想她看到这些清真寺时的反应。她一定会觉得很亲切、很神圣,因为这里供奉了她的真主,承载了她的信仰。 虽然时光尽逝,别样的美景早已远离视线之外;但闭上眼睛回味马六甲,掺杂着各种风情的混合香料似乎依然萦绕在我的周围,在我的心里永远留有淡淡的余香。 附:我拍摄的照片: 马来人的村庄,漂亮吧,跟别墅似的。 屋外的近景,是不是很像模型,漂亮的都有些不真实了,呵呵。 屋内的摆设。住在村里的人主要还是依靠农业和手工业生活。当然,游客参观他们的民居,当地政府也会给他们一些报酬的。这些依靠旅游得来的报酬,就可以让他们很满足了。 马六甲的荷兰红屋。这里曾经是荷兰的殖民地。前边是喷泉,后边是教堂。 路边的风车,荷兰的象征。沦为殖民地,对于前人来说,是莫大的灾难,但是对于后人来说,却增加了旅途中的别样风光。 古城门。残缺、破旧、沧桑。游览的时候,大家都兴高采烈的在这里照像,又有几个人可以真正感受到历史背后的那段凄凉。 古城门旁边的政府机构。很漂亮,也很有穆斯林特色。 马六甲海峡。没想到吧,这光秃秃的地方,就是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图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呵呵。 水上清真寺。以前这里都是海水,后来被填海了,建了清真寺。红色的圆顶,漂亮。 水上清真寺的入口。何同学,门框上的伊斯兰文是什么意思,帮我翻译一下吧,呵呵。 伊斯兰教徒,正在前往清真寺。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54a49744010006ek18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