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南丽江游记—丽江印象(上)—同程旅游博客 |
[游记]云南丽江游记—丽江印象(上)—同程旅游博客 |
2007-07-16 17u.com |
丽 江 ⊙ 印 象 (上) 在这之前对丽江的印象全部来自道听途说或者旅游书籍,所以这次去丽江的途中脑海里一点可供触摸的回忆也没有。没办法,我这人就喜欢这样,等待不可及的事情就干脆不去等待,是啊~时间并不会因为你的等待而变短,也不会因为你的期待而延长。 梦,在脚下延伸。。。 凌晨5点,火车准时到了大理车站,大家开始相互告别起来,冷爽的晨风开始让大家回忆起了各自的方向,寒暄一阵后,大家各自消失在了黎明前的黑幕里了。。。大理,风花雪月的国度,不过我对她最大的印象还是来自小学时学的《大理》,简单的街道,乒乒乓乓响个不停的大理石街,还有秀丽而神奇的洱海和绵延美丽的苍山,现在最新领略到的则是大理的风。大理是自古就是个风城,来的时候经常和客人开玩笑说大理一年只刮两次风,一次大风,一次小风,大风刮半年半,小风刮半半年,而今,我已分辨不出刮在我身上的是大风还是小风了,不过比起浪漫来稍微大了点,比起肆虐来却还是小了些,总之风是不曾停过,当我坐上去丽江的车时,风还跟在车后面不甘心的跑了好一阵才将被甩掉。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座落在丽江坝子中部,面积约3.8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末年。是元代丽江路宣抚司,明代丽江军民府和清代丽江府驻地。发源于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后,又分成无数支流,穿街绕巷,流布全城,形成了“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的诗画图。街道不拘于工整而自由分布,主街傍水,小巷临渠,300多座古石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极具高原水乡古树、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学意韵,被誉为“东主威尼斯”、“高原姑苏”。充分利用城内涌泉修建的多座“三眼井”,上池饮用,中塘洗菜,下流漂衣,是纳西族先民智慧的象征,是当地民众利用水资源的典范杰作,充分体现队与自然和谐统一。古城心脏四方街明清时已是滇西北商贸枢纽,是茶马古道上的集散中心。四方街以彩石铺地,清水洗街,日中为市,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而闻名遐迩。古城中至今依然大片保持明清建筑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鳞次栉比,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清巧,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丽江古城文物古迹众多,文化蕴含丰厚独特,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风格的古代城镇。1986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清单,成为全国首批受人类共同承担保护责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2001年10月,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2年,荣登“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城市”行列。................................. 丽江,在我脑海里朦胧而又神秘! 简单的印象,简单的行李,却将把我带进另外的一个世界---那世界,曾经离我很近,却又离我多么的遥远过。。。 沿途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漂亮,原先以为的古老建筑一丝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水门汀”和钢筋的城镇风貌,正有点失望之余,转弯处眼前突然一亮,古镇风光豁然开朗,一个个熟悉的画面呈现在了面前,大水车、主席题字照壁、石板路、跳舞的人群、潺潺的河水、欢跃的金鱼.......一个都没少,这就是传说中的丽江古镇--大研镇了。 是丽江的标志,也是丽江的门户! 站在水车边,很快就和另外的两个朋友见面了---两位来自浙江大学的美女研究生(阿俊和阿宏),说话谈吐一点都不觉得别扭,反而觉得老朋友一般,于是相约先去古城走上一遭。 第一次走在丽江古镇的小道上,感觉一切都是新奇的。黄金周将世界各地的人们带到了这里,到处是不同肤色和操着不同语言的欢笑的人群,当然,游客还是以黄皮肤居多,但从粗略看来,还是能看出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丽江吸引人们最多的,当属这里形形色色而且各有惊人绝活的独特小店了,我对这些可爱的工艺品从小就是爱不释手的,这下能突然看到如此集中而且几乎样样都能让我产生强烈好奇心的玩意实在是难得加难得啊~ 简单、朴素、爱不释手的自然美! 阿俊和阿宏原先住的宾馆在四方街附近,但是我们来之前这里的朋友怕我们找不到房间于是提前给我们定了古镇门口边的一间客栈,并安排了四个人的床位。大家并不急着搬客栈,因为阿俊和阿宏对这里已经稍微熟悉了 ,所以我们一起在丽江的大街小巷里穿梭着,感受这里与众不同的生活气息. 新华街是走进古镇的第一条街道,两边垂柳依依,流水潺潺,期间鱼儿欢跃,好不自然~ 往来游客,步履缓容,灿烂之情,溢于言表;微风清爽,阳光洗面,但凡步行于古镇者,无不精神抖擞,喜气洋洋.拍照,摄影,写生,书画....一切于人生惬意的活动,在这里都能和古镇的人古镇的物古镇的风..相映成趣,处之自然! 不长的一条街,立刻就这样抓住着人们的心,脚步已经不属于距离,而是一种自由飘然,不论走向何处,心都能接受,心情都是愉悦的.映入视角的,熟悉又陌生,那是种莫明的无法解释的感觉… 这些小店大部分都是拥有着新奇艺术&商业构思的人们开设的,一些简单的甚至在外地当废弃物的东西在这里都变成了艺术&金钱的代名词,丽江的铁木,纳西草纸,牦牛骨头制品…….东巴文字,石头……以至于枯草,朽木在这些民间艺术家的手里拥有了最美的诠释.看在眼里的,总是能马上在心里给它腾出一个适当的位置去接受而不显得因为陌生而尴尬,赞叹于赞赏之间,不断涌现的惊奇也曾一度让我们停止不前,恨不能就留在这些小店里学习和拥有那些细腻而又独一无二的作品. 在丽江,没有创意的头脑是无法进入商业的范围的 ,而没有对美和生活深刻的理解和追求更是无法把这里的生活看成享受的人则是无法成为盈利的快乐的商人. 有几样东西是以前没有接触到的,比如碳刻画------一种用电烙铁在木块上利用高温使木块局部按照自己意愿碳化成画的一种作画方式.跃跃欲试的我在看了老板那熟练的动作以及上百副精美的作品时,只能转为退而欣赏的赞叹了. 另外一个是篆毫刻----在一块已经覆盖了多层颜料的木块上用小刀用不同的力度展现不同的颜色以及线条的作画方式. 这项技能没有长时间的刀功也是无法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的. 还有很多用不同方式作画的技能展示,当然,丽江当地的染布以及刺绣自然不用多描述它们的精美绝伦了,看着他们当场作画的场景,你是否也会有驻足停留学习占有或者一试身手的冲动呢 ? 艺术,不仅仅是财富,也是一种生命!! 不知不觉已走了近一个小时,看看手表,已经快14:00了,肚子终于提出抗议,因为阿俊和阿宏为了等我们早餐都没有吃,我和同事还好,在大理受到了同行朋友的热情接送,还匆匆吃了个早餐。于是我们便决定先去吃午饭,然后把行李放到客栈才去继续逛街。 因为阿俊说在古镇里进餐是比较奢侈的,古镇外想必实惠点,另外,他们也一致的推荐他们自己住的“萃华客栈”的老板是如何的好,做的饭是如何的好吃,呵呵~~由于时间已经过了中餐时间,我们也就不好去麻烦人家了,其实来这之前就听说这里很多客栈的老板都可以做饭给客人吃,既可以方便客人,也可以赚点超额收入,实在是划算之举啊~ 于是相约晚上再去那客栈吃。 走出古镇,阳光立刻转为凶猛,丽江的紫外线还是比较的不客气,加上周围钢筋水泥的建筑散发着蒸人的热气,顿时觉得镇里镇外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走出不到1公里的地方,看到了几家重庆菜馆,心想大家都可以接受辣椒,于是进去点了菜吃了个简单的午餐,结果阿俊和阿宏都说没有 “萃华客栈”的老板娘做的好吃和实惠,不觉让我产生了好奇和向往。:) 由于阿俊和阿宏明天晚上就要回昆明转道去桂林阳朔玩,所以我们商量着下午把古镇转个遍,3.8平方公里而已嘛,难不倒我们的~ 再次进入古镇,我们直接往里走了,不久就来到了经常为人所道的“小桥流水”的代表之处---大石桥,数座小木桥和大石桥交相辉映,桥下流水和鱼儿怡然自得,桥上座着些歇脚的游客以及一些当地的老人,桥的两端是错落有致的特色酒吧,仔细一看,有个酒吧还是前段热播电视剧《一米阳光》的拍摄地点,怪不得人们争相再次合影留念,当然,不论是否因为该电视剧出名还是怎么的,总之是先有“小桥流水”,后有《一米阳光》,然后才有我们今天的造访。合影留念后继续前行,不远就来到一座名为“百岁桥”的石桥,旁边是个老的石头房子,名为“百岁坊”,相传在石桥上来回走动几次可活百岁,虽然不相信什么传说,但看到阿俊和阿宏她们都在上面嬉笑的跳来跳去,我也就和着来回蹦了几下。身旁坐着的老人们见怪不怪看着我们,露出了会意的微笑。 绿水,木屋,灯笼;小桥、流水、人家。 沿着潺潺的玉水河支流继续向里走去,两岸的商店各有千秋,酒吧或者餐厅的风格也是让我们耳目一新,一路上我时常在想,如果学习美术艺术或者音乐和广告设计的人不来此一趟,真是件遗憾的事情,这里有太多的创意和新奇的东西激发人们的创作欲望和灵感了,走在那光溜的石板路上,我甚至也还在想,自己为什么当初不选择搞美术或者音乐什么的,毕竟自己曾有那么多的机会以及老师的欣赏和栽培,可我最终还是把这些当成了爱好,而不是追求。或许人生的局限不在与追求的枯竭而在于时间的吝啬吧。 一路上我们相互猜着墙上那些奇特的东巴文字和评价着四周的特色小店,不觉已经沿着古镇七一街走了很远,穿过了几条莫名的小街,甚至走进了没有任何标识的小巷,但是七拐八拐后总能走到主路上来,早就听说丽江的格局是错落有致,不拘于泥的建城风格,今且亲身一试,果真是出神入化啊。渐渐的,路边的行人渐渐稀疏了,店面也逐渐重复着出现,店主们看到我们来了也是热情的问候招呼着生意,大约能走到这里的游客应该是不多的了,路上甚至开始出现出租车和私家车的身影了,因为丽江城是全程禁机动车的,所以想必是走到古镇边缘了,于是我们决定返回了,由于不想走原路,所以我们想着再体验一下丽江那变化多端的建筑格局,也想着离开了主路,或许能看到很多别的游客体会不到的惊喜。的确,隐藏在那些难以察觉的小巷里的小店着实让我们有掏腰包的冲动,因为那些精美的艺术品实在太吸引人了,我甚至在想,是不是老板自己都舍不得买光才会故意找个偏僻的角落开店,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每当我们出现在小店的门前,老板都会热情的迎上来和我们打招呼,给出的价格也没有传说中的那样离谱,反而觉得物超所值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是活着的“奇迹”,正打量着每一个为之倾叹的人们! 傍晚回到了阿俊和阿宏强烈推荐的那间“萃华客栈”里,见到了果真和蔼又聪慧的客栈老板卫先生,卫先生看起来不过40来岁,老家是四川人;后来才知道,其实在“萃华客栈”周围有好几家客栈,尽管卫先生来的比较晚,但由于他诚信经营而且服务到位,所以常年回头客比较的多,和我天旷地广的闲聊时,当谈到旅游业时,卫先生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看法,他总结出了自己在旅游行业中的心得,一个字:诚! 这点和我很有同感,我对旅行社虽然不是很了解,但从自己的旅游经历来看,还是经常有听到和看到了很多违背旅游行业初衷的做法,从偷扣或者降低食宿标准,到坑拉拐卖以至不择手段为着赚钱的唯一目的,我看到了很多,就像我身边做旅游的人批评我一样不要太诚实,但幼稚或者年轻气盛并不是我的专利,我承认有些地方的确想的完美,考虑的太多,但旅游行业为什么而诞生、生存了下来?最主要的是由于人们的需求促使了这个新的行业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发展到了今天成为第三产业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对精神生活高要求的需要还会进一步加强以及加深。 三种文字,有两种纳西人都看的懂。。 才出大门,就听到外面人声鼎沸,歌声、嬉笑声不绝于耳。因为老早听阿俊和阿宏说过洋人街是最热闹的街道,也是人们常说的对歌的地方,而从“萃华客栈”一出门下了石阶就是洋人街了,但是我们在房间的时候却没有听到外面的吵闹声,看来丽江错落有致的布局还很讲究隔音效果的~:) 洋人街是一条中间穿插一条小河的街道,小河里流水不息,金鱼穿梭不止,很有江南水乡的味道,街道不长,不到300米,街道两边全部是酒吧或者休闲的娱乐厅,小店都装饰的故乡古色,特色上又各有千秋,而此时黄金周的洋人街的确是非常的热闹,真是店铺灯红酒绿,游客摩肩擦踵,好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每个小店前都站着一排服务员正欢快的唱着歌曲招揽着生意,我想这大概也是在提前预热晚些时候的对歌狂欢吧。不过我们白天来这里的时候跟眼前现在这场景又是不一样的,记得下午走过的时候,大家都很惬意的在酒吧里喝着饮料谈天说地,现在整个街道都沸腾了,我本想感叹一番,阿俊却说这还只是开始,更热闹的要等晚点才会出现呢~于是我们决定先去逛下丽江其他的夜市,晚些时候再回来体验所谓的“疯人街”(洋人街的另外一个呢称) 茶马的蹄声还未走远,浪漫的柔情就已开始不安! 才走到洋人街与四方街交接处,突然欢快的音乐想起,阿俊说这是篝火晚会开始了,于是我们马上向四方街走去,远远的望见不大的四方街已经挤满了等待跳舞的人们,大家已经围着中间燃烧的篝火开始跃跃欲试了,几个胆大的小伙子已经开始随着欢快的节奏陶醉在纳西舞步里了,人们开始向身旁的人伸出了热情邀请的手,不论对方是男人还是女人,老人还是小孩,大家都愉快的接受的邀请,加入到了热情奔放而又节奏鲜明的纳西篝火晚会了。我问阿俊和阿宏知不知道跳,她们说还没有参与过呢~我笑着拉着她们的手牵住了最外层队伍中一个人的手,加入到了跳跃的行列中去了。其实舞步并不是很复杂,我们一边看着那些熟练的本地纳西姑娘小伙子的动作,一边模仿着,一曲未完,我们都已经融入到了大家的节奏中去了。 大家兴趣未减,一曲完后还要接着跳,但是接下来的音乐却换了,大家的节奏也开始产生变化,不过幸好我们都有了经验,并且也不再羞涩,曲未过半,我们又学会了新的节奏。就这样,我们直到跳完了篝火晚会的全部五首音乐,又重复了一次,才终于觉得累了,于是兴尤未尽的退出了不断壮大的狂欢队伍。 夜沉睡了,心却醒着,呼吸 |
转自:http://ct.17u.com/blog/article/44199.html27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