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丽江之行--8

[游记]丽江之行--8

2007-07-16    live.com

丽江之行——8

丽江,听起来已经好遥远,从一月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年,而我的游记却迟迟没有了下文。远游归来,那份轻松早已被复杂的现实所取代,有时候自己也弄不清楚,究竟是因为没有时间和心情来继续,还是想把那一份回忆的甜蜜再次延长……
不论如何,我即将迎来下一次的游历,希望在此之前结束上一次的徘徊。

玉龙雪山——她是北半球最近赤道的山脉,处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分布地带,在大地构造上属横断山脉皱褶带。位于丽江县城北面约15公里处。山势由北向南走向,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25公里,雪山面积960平方公里,高山雪域风景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这里终年积雪,雪山山体高耸,横亘排列的十三座山峰(卜松毛卦峰)海拔5596米,为诸峰之最。玉龙雪山是纳西人民心中的神山,是“三朵神”的化身。
看到这些介绍,我甚至不能和我曾经攀登过的那座雪山划上等号,一切都像梦境,切近却又不真实……

为了今天的远行,我们特意早早起来,看看天边逐渐晴朗的天空,心情顿时爽朗起来。走在清晨的街巷,空气干净而清冷,心情却和这清静的环境截然相反——充满着热切和期盼。来到熟悉的大水车边,见到我们约好的导游,一行人向小镇外走去。刚刚在车上坐定,司机就很兴奋的开始介绍玉龙雪山,说昨天山上刚刚下了大雪,现在积雪正厚,而虎跳峡又不巧有塌方,不如就直接更换地点,去雪山好了。我本就对雪

山情有独钟,再加上司机的鼓动,其余几人也有了改意,于是车头一转,我们奔向了南国的雪域。
车在山脚下稍作停顿,我们走进一家小店租了四件厚重的羽绒服。虽然在南方,冬天的寒冷也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雪山之中。当下,他们就都把羽绒服披挂上身,享受多日来的第一次彻底的温暖。我一向是耐寒品种,这次出来本不是准备登雪山的,所以薄薄的外套下只穿了一件衬衫,考虑再三,如果现在太暖和,一会儿上了山可能会觉得很冷,不如就一直保持现在的状态,一会儿就不会难过了。很快,我们来到山

脚下,在山外由车换乘马匹,一路进了玉湖村。天气又阴沉下来,山风也大了起来,颠簸在马背上的我套上一直搭在手臂上的羽绒服。风景很特别,空旷而苍凉,遍地昏黄的碎石,顺着山势一直延伸到看不到的尽头;天边阴云低沉,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伸手抓到青灰色的云团;山风很大,撕扯着我敞开着的衣襟,拍打着我迎着风的面颊,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好像走进了美国的西部片,切身感受着那一份粗犷原始的风情。
山势渐行渐陡,迎面的山风夹杂着冰雪,地上也不再是昏黄一片,而是在满目苍白之中斑驳着点点黄沙。不同于山脚的苍凉,山腰上长满了苍劲枯瘦的松树,在持续的山风中抖动着枝干,发出飒飒的声响。点点的碎冰打在脸上,起初还隐隐作痛,后来便麻木了,也不知是习惯了那种疼痛还是已经被冻到迟钝。不多时,马队停了下来,我们翻身下马,活动僵硬的身体。已经进入雪线,积雪渐厚,马匹走得很辛苦,要时

不时稍事休息,这一站是到达三号营地前最长的一段休息时间。马夫们席地而坐,各自拿出随身携带的食物,应该算是早餐吧。我们看看情况会停留一段时间,便也拿出上车前临时买的丽江粑粑,别无选择的以此果腹。原本酥脆的食物,在冷风中僵硬难咽,我勉强吞下小小一角,把剩下的收回袋内,没什么兴趣继续。刚好,马夫们已经收拾好东西,准备继续上路了。
随后的这一段路程格外辛苦,山路已经被厚厚的积雪掩埋,马儿们走得小心翼翼,很快,一行四匹马分成了两队。我乘的马年龄很小,脾气却很大,小家伙刚休息过来,兴致很高,一个劲儿想超过前面的同类,被主人说了两句,它便发脾气不走了,低垂着头,用前脚扒拉着地面。主人看着和前面的同伴越离越远,只好拍拍它的头,软声软语的安慰,我喜欢上了驮着我的大脾气的小家伙,也不时用手抚摸它的鬃毛,它才不情愿的继续赶路。风更劲了,刮在脸上生痛生痛的,周围的松树上挂满了细细的冰凌,顺着风向,像是无数把小梳子嵌在枝干上。马背上的我,随着马儿的节奏一颠一颠地前移,身体的热量也同时一点一点地流逝,只着单皮鞋的双脚首当其冲,已经麻木。我拉起垂在脑后的帽子,收起拿在手中的相机,寻找一种更暖和的姿势。耳边已听不到马夫们的交谈,只有呼啸的风声和冰凌清脆的撞击声;放眼望去,强风卷挟着碎冰雪,雾蒙蒙一片,甚至看不清领头人的身影;有那么一瞬间,仿佛觉得时间就已经停止在这风雪的世界。
记不清过了多久,马儿的脚步逐渐慢了下来,我的记忆也逐渐清晰了起来。在一片白霭的世界里,出现几点灰色的尖顶,随风摇摆;地势变得平空旷,几棵枯树随意的立在尖顶对面的不远处;凌乱的巨石披挂着薄薄一层冰雪夹杂其间。一行人翻身下马,跟着马夫钻进半被风雪覆盖的帐篷,三号营地到了。三号营地海拔3400米左右,尚不会出现高原反应,可强劲的山风也足以使人呼吸困难了。

帐篷里并没有更暖和,但有了那一层薄薄的阻挡,迎风的刺痛却消失殆尽。对于整天生活在雪山脚下的人们,厚实的积雪和漫山的大雪可能早已司空见惯,但对于我们几个初登雪山的游者却成为有趣的经历。舍不下帐外奇异的景色,我们迎着风雪在厚可及膝的雪毯中探索、享受……毕竟不适应于过高的海拔,体力竟然成为继续嬉戏的限制,我们喘息着再度回到帐篷里,看到迎面的橙红色火焰。围着火堆,我们依次坐下,借哔啵作响的温暖来熨烫我们冰而发麻的四肢。一会儿,舍弃美景而烤火的奢侈念头被恢复体力身体厌弃,我又满怀兴奋回到了烈风中的冰雪世界。看着纯净的白霭中留下自己的唯一的足迹,让人心中不由生起征服的快意。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山上慢行,听着呼啸而过的山风,触摸着瓷而发脆的积雪,享受着从未身临的场景。盘山路上微微一转,已经看不到了隐逸在山腰的营地,担心继续的行程被耽搁,我不舍得转身向下,走上了回头路。

在营地刚刚坐定,就得知因风雪太大马匹不能继续上山的告知,不免有些遗憾。尔后,又有可以徒步登山的消息,才平复了刚才的失望。
山势并不很陡,可是没有平坦的道路,只有经年而成的马道,覆着厚厚的积雪。风很大,卷挟着冰一般坚硬的雪粒,侵袭着一切突出于山体的部分。很快,被我的体温溶化的冰雪在我深埋在积雪下的裤管上结了厚厚一层冰,使我本就凝滞的脚步更加缓慢。山风更强,掩堵着我的耳鼻,使原本简单的呼吸成为艰难的运动。我再也无心嬉笑,只一味的在陡滑的马道上搜寻可下脚的间隙。偶尔停下休息的几分钟里,疲惫的我没有精力四处游走,直接跪坐在雪地里仰望瞬息万变的云团。原本高远的云此时伸手可及,铁青着脸在猛烈风势的推动下快速飘移。喘息过后,继续前行。突然之间明白了,面对未知的目标,那份无法揣测的茫然竟成了最重的负担……
山势一平,马道一转,低矮的木屋预示着二号营地的到达。二号营地海拔4100米左右,只有一间简单的木屋,二、三十平方米的空间,空无一物的室内。精疲力尽的我们躲进小小的避风港,轻松的呼吸着高处清冷而新鲜的空气。
风雪依旧狂猛,我们放弃了近在咫尺的一号营地,转而下山。
下山的路变得简单而轻松,休闲之余,13宁和路路一唱一和的对起了歌,迎着风的声音悠长高挑,被山风

送向远方……

以后的时间变得悠闲而懒散,还包含着浓浓的不舍,直到搭上返程的航班,我才能认真面对假期已去的事实,在心底留下小小的遗憾。

好了,半

转自:http://moutainbb1980.spaces.live.com/Blog/cns!BE004C00578741E5!340.entry24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