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丽江游记-文章专辑-自留地 |
[游记]丽江游记-文章专辑-自留地 |
2007-07-16 myzld.com |
【字体:大中小】 云南确实是一个迷人的地方,苍山洱海的秀丽风光,不同民族的异土风情,崇山峻岭的参天大树,甚至于湛蓝万里的天空,无不透露出云南的迷人、柔和和秀丽,而丽江则是其中的代表了,即便在丽江游览一天,亦是一段柔软的时光。 在颠簸的山路上曲曲折折地走了三个多小时,司机开的不紧不慢。车窗外的景色不外乎是郁郁葱葱全是树的大山,一层一层的,转一个弯,见到的是下一座山。有时走出了山的包围,见到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田野,再往上看去,却又是绿油油的大山,是的,绿油油,在这一次旅程中,我所见到的山都是绿油油一大片,充满生机,毫无荒凉之态。按说这景色也算单调,但不知为什么,却触动了我那些敏感的神经,百看不厌,感受到的是一股纯朴和厚实,就如那巍巍大山一样,在这样的感触中,看似漫长的三个小时也产生了相对论的作用,很快的过去了,身在旅游团、从大理出发的我也迎来了柔软的丽江。 到达丽江时,已经是黄昏了,丽江的导游,一位英俊的“胖金哥”出现在我们眼帘,“胖金哥”是当地纳西族对男人的称呼,女的便相应地叫“胖金妹”,以胖为美,以黑为贵,这便是纳西族的审美观。导游姓和,是当地两大姓氏之一,另一姓氏是木,乃是古时的贵族姓氏,而和姓却是平民之姓。 用完晚餐,夜幕早已彻底地降临,细细看看天,发现丽江的夜晚也是很美的,朗朗疏星,顽皮地散落在不同的位置,遥遥相望。到了目的地束河古镇,在大门口,我走下车,更感受到了一股清凉,也许从广东来的游客感受更深一点,我们忍受夜晚或燥热或闷热或刺骨寒冷这样不可理喻的天气太久了,在云南,一股舒心的大气呼出来,简直有种被解放的感觉,不由对明灯闪烁、金碧辉煌的束河古镇又多了份期待。不敢快步,我像是害怕破坏了某种和谐,连自己也说不清楚,缓步走进束河古镇,才知道丽江不愧有古城之称,想象一下吧,各种灯光柔和地交织在一起,大大小小的商铺林林总总不胜枚举,但应该留意你的脚下,看看,是凹凸不平却又光滑柔润的石板路,古老但不失雅致,如果你愿意,低头去摸一摸石块,感觉真的很舒服。而再去看一看那些商铺,居然都是些古典式的屋子,浓烈的民族色彩显露无遗。可经导游提醒,我们更吃惊地发现,古镇上见不到一根电线,这与大城市如蛛网般缠绕的电线真是有天壤之别。把这些结合在一起,若不是那一个个兴奋的游人来来往往,暴露了现代的标志,还真以为自己穿越时光回到了古代呢!古镇上的商铺,随处可见店主为了贩卖葫芦笛,索性拿起一根吹奏起来,吹奏的乐曲都是一样的,动听的乐声此起彼伏,即使在喧闹的人群里,依然清晰可闻。 古镇的道路并不复杂。我们在分散后信马由缰,来到了大约是古镇中心的广场,这里更热闹些,一大群人围在一起,都是些游客,绕成圈子,随着穿有民族服装的主持小姐的节拍声中,跳着欢快的纳西舞蹈,节拍很少,没有芭蕾舞那极复杂,极技巧的舞步,只要你愿意,随着欢快的乐曲,就能跳上一曲。时不时人们随着主持小姐的一声喊,呼地向前围拢,并大声欢呼。这样的舞蹈也许没有其它舞蹈那般艺术,但它却能表达人们最深切的感受,简单而富有感染力。像这样,在喧闹却又不失和谐的古镇中漫步,确实是一种美的享受。 束河古镇并不是丽江古城中最美的,丽江拥有许许多多各具特色的古镇,大研古镇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第二天我们来到大研古镇,走下车,我惊奇地发现虽是烈日当空,但却不热,居然比车内更凉快,真是难以置信,看来云南的天气是晒而不热,受尽了广东热气冲天的烈日的折磨,尤其是在今年。在云南被解放的感觉便更强烈。大研古镇之所以成为佼佼者,魅力在于那一条条不宽不深的溪水,随着脚下步伐的移动,几乎遍及了古镇的大街小巷,熟悉的葫芦笛依旧是在各个商铺中相互唱和,动听悦耳。走进古镇没多久,就发现在商铺与道路之间是那条溪水,连接的通道都是木桥,即便是只有一根滚木,也不稀奇。这些商铺与束河古镇一样,也是由石头砖块瓦片建成的,在白天,便更容易看出房屋墙面上那嶙峋的石块,参差不齐的表面显出了一种突兀的美,那是大城市里林立的楼房,那些虽齐整但呆板的平墙所无法比拟的。房屋们除了道路劈开的地方外,其它都是连在一起,不分彼此,一家商铺上挂了一块木板,刻上了诗句,正是我熟悉的《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念着优雅的诗文,再配上古朴淡雅的景色,确实是画家们的好素材。 在一个充满艺术的古镇中,自然不乏那些追寻艺术的爱好者,“流浪”的歌手,或者是静静地坐在咖啡馆的一隅,品味着咖啡,思索着人生的智者。偶见一个长发的年轻人背着一个大吉他,脸上挂满着随意,四处游走,更使空气中溢满淡雅恬静。抑或去瞧瞧植在溪边的柳条,云南的四季很模糊,柳条便乘机窃取了不少垂柳的时间,这时的柳树,柳条正好茂密,正好翠绿,正好垂浸在溪水中。向前仔细瞧一瞧,溪水清可见底,令人惊异的是那一大群鱼也清楚地显露出它们的模样,不用通过喂食来求见它们的冰山一角,它们乖巧地展现在你面前,又给你一番新的惊喜。 听导游说,到了晚上,两边的酒吧都会有人出来拉歌,便是互相比赛唱歌,那时古镇亮丽非凡,比之束河古镇更金碧辉煌。想象着夜晚热闹非凡的场景,再望望眼前景色,一个妖娆,一个清雅,真可谓各有千秋。酒吧中时不时探出一两个摩梭族姑娘的脑袋,四处张望,摩梭族也是当地一个种族,但其实并不能称之为“族”,故而多称摩梭人,有女儿国之称,便是说他们无“父亲”这个称谓的概念。一想到她们在晚上放声高歌的喧闹景象,便不禁对古镇的夜晚心生羡慕。 踏着记录了沧桑岁月的石路,不但感受到了石路的崎岖,更感受到了石路的圆润,猛一瞧石路,却发现上面星星地散落了一些马蹄的痕迹和印记,我一时兴起,俯身下去抚摸了那痕迹与印记,眼前蓦地闪过了这条石路经历的千百年的岁月,猜想着石路有着怎样沧桑的历史,一时间兴味盎然,心生感触。 身边是一位店主穿着民族服装正吹奏着葫芦笛,放出了与其它葫芦笛一样的悦耳的旋律,大研古镇与束河古镇唯一相同的地方便是都有中心广场,广场上,一群年纪挺大的妇女,穿着传统的服装,围成月牙形,在一起跳舞,不少游客都忍不住驻足观赏。你确实应该仔细看看她们的舞步,舞蹈的节奏与束河古镇的相差无几,优缓而不拖沓,轻轻快快,不紧不慢,每个舞步都圆融自通,不生硬,也不刚猛,是轻柔的。伸展幅度不大的脚步,诠释着游人们的陶醉,诠释着丽江的优美、古朴,更诠释着丽江的柔软。 柔软,就如丽江这片柔软的土地,就如游人在这片柔软土地上的柔软时光…… 后记:坐在飞速奔往归途的汽车上,平坦的高速公路让我有点不习惯,汽车的高速奔驰亦让我迷惘,望着窗外的景色,习惯性地想寻回那翠绿的巍巍大山,却没见到,又望着那挤在一起几乎不留一点缝隙的屋子,虽在夜晚,但仍透出水泥墙惨白的颜色。车子很快驶过了一个闹市区,夜晚许多房屋都毫无灯光,闪烁着霓虹灯的妖娆色彩的,都是那些大酒店,大饭馆,在夜色中说不出的庸俗和丑陋,我更加茫然,希冀寻求个答案,回答我的却是枝干细嫩的一排排映风摇摆的树。耳边不知为何又响起了葫芦笛悠扬的旋律,我的眼睛顿时湿润了。 (写于初中一年级) 复制 |
转自:http://www.myzld.com/showart.asp?id=4763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