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商业银行攻略内蒙古金融阵地 |
[游记]商业银行攻略内蒙古金融阵地 |
2008-07-01 sina.com.cn |
内蒙古的GDP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全国第一,据相关人士预测今年内蒙古的GDP仍将领跑全国。其经济总量虽然进入了全国前列,但其分布却比较分散,据调查呼和浩特地区的经济总量仅及沿海地区的一个县。从表面上来看,在外地商业银行在呼和浩特开设分行的经济效益应该没有相对较富庶的沿海地区那样立竿见影,为何会多家外地商业银行接二连三地入驻青城呢? 已经在呼和浩特开展已一年金融业务的帅师给出的这几个数字及具说服力。帅师说:“一年内我们存款就突破了80亿元人民币,前三季度赢利1.5亿元。” 对于外地商业银行进驻呼和浩特在短期内能否实现利润肖东兵的态度比较谨慎。“上海浦东发展刚入驻呼和浩特不久,其经济效益暂时还没有体现出来。”肖东兵分析说,就目前内蒙古经济的分布特点来看,外地商业银行要想在短期内实现巨额利润还比较困难。多数银行是来招兵买马建立根据地,以培育市场。 “外地商业银行来呼和浩特是瞄准了全内蒙古的市场,呼和浩特只不过是一个基点。”姚凤桐分析,现在的进入是为了便于今后开展业务,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也就是说目前是市场观察期,等到时机成熟时,这些银行就会疯狂地扩张。 经济“膨胀” 打响金融“战役” “就目前而言有一点很明显,那就是这些商业银行奔着内蒙古的一些资源性企业而来的。”姚凤桐说,近几年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是投资拉动性的增长,投资占到了GDP的40,投资企业背后需要的就是大量资本的支持。而外地的商业银行的总部多数都位于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业务、服务、金融体系都较为完善,在开展业务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这对于内蒙古的资源性的企业发展来说是件好事。 前几年,内蒙古部分地区的银行贷款额大于存款额,而这些贷款大多数大部分都转到了外地,用在本地的投资很少,“这种资本外逃现象虽然是必然的,符合市场自我调节的经济规律,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姚凤桐分析说,因此,外地商业银行的进入将有利于外逃资本的回归。不过,同时姚凤桐也认为,众多外地商业银行涌入呼和浩特会给内蒙古的金融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在银行间引起较为激烈的竞争。 “对于相对平静的内蒙古金融市场,不会造成太大的冲击,即使有冲击也是友好型的冲击。”帅师认为,“相反,在短期内内蒙古的金融机构会快速增长。” 帅师说,目前,整个内蒙古的银行种类也不超过20家,而在沿海地区,每个城市的银行种类至少都有四五十家,有的城市甚至超过了一百家,如上海就超过了100家。因此,这些地区的金融市场已相当规范。可呼和浩特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所以,多家外地商业银行的进入,标志着呼和浩特的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多元化、市场化。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9d65b501000b1l.html22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