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内蒙游记(三则) |
[游记]内蒙游记(三则) |
2008-07-01 sina.com.cn |
(一)——大青山 “或言大青北有山,苍黄数日昧其间。一朝雪霁晴万里,玉龙引跃漦银涎。” 虽然只在呼市呆上一周的时间,却早已听闻呼市北郊有山名为“大青”。之所以说到大青山,是因为别人介绍呼市的发展时,常常会提到呼市未来主要是向南发展,而不能北延,究其缘由,只因这大青山如屏障一般挡住了开发的去路。虽然此山已是耳熟能详,但是一直也未见着。因此,我总觉得此山必离我所住之处的呼市北边更远一些,就像华莹之于重庆,剑阁之于成都,必也是呼市大区远郊之一地名而矣! 冬天的呼市据说如果不下雪,便昏黄凝重得多,虽比重庆见太阳的机会大得多,然而目力所能及的范围也很有限,尤其是在既将下雪的前几天,天空正在酝酿着一场巨变,人间就必要在一片盲目中沉沦。我刚去的五天正是在酝酿大雪之时,一天比一天昏暗,一天比一天弊眼,到了第五天晚上,就有人给我说今晚将要下中雪了,我心里到是一阵子兴奋,但是公事也比,便也未对明日将新景象有多少期盼。 第二天一早,我试拨窗帘,隔着两层玻璃向外看去,雪点纷飞,飘然而至,地上已经积起浅浅一层白色,远处的操场上,三两成群的厚衣客们来来往往,跑着飞快的还有的像是在边溜边滑的小孩们和一路倘佯指指点点的大人们,都成了这白色中运动着的小黑点,心里想到的第一句还是“瑞雪兆丰年”。主方有人来跟我说,这是呼市2006年的第一场雪,我笑了。 到呼市南城办完了事已经是下午两三点了,我又打了的悠然向北城的住处归去。不知在中心地带行了多久,我突然被一处远景所吸引。笔直宽阔的公路通向的居然是一处如此之近,又如此之苍凉雄健的山岭,由南而远的车正向着他而去,两边平整的楼房根本挡不住他展开双臂拥抱来客的襟怀,“巍巍乎,高山!”对于我这种在山城中长大的人而言,于平地处看到高山,感觉实在异样。处处见山,不觉山之高;步步履平,不知地之垠。于平地处拔地冲天,于近郊处嵯峨参差,雪后的青天艳阳,把他的雄魂壮丽突出到了极至。山势如此,山色更佳。山上但有两色:纵横蜿蜒的山岭和山脊上一条条白道,越是往上越是明显,白道道越发突兀,至于岭上,当然可称“皑皑”;在没有白道掩蔽的地方,只是青灰的蔓草与矮树,铺山盖麓,毫不为积雪所阻档。 眼前的一亮,使我愕然,我不由得回过头指着远山问司机“这就是大青山吧?”司机回应到“怎么你不知道吗?”我说我是刚到呼市来的,也只是呆几天而矣,早就听闻有此山,可是前几天来来往往,出出进进的,都没有发现居然大青山如此之近,如此之雄奇。司机辄笑道说,这些天要下雪了,天气不好,所以看不见了,不过,大青山也没有什么好看的,这个季节一点绿意也没有,荒山秃岭的,比不得南方。真是各人“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我因为看惯了青山绿水,早已麻木,而被这荒山所吸引;当地人却又因为青山绿水而羡慕。 山离人远来远近,路就像要通到山里了一样,只是近处如此之平坦,而远处如此之高峻,真不知山下之路是何等的孤直,从零度直逼九十度,可能吗? (二)——品雪 好不容易可以闲下来写几笔了。去呼和浩特已是一周之前的事儿,可惜接下来的一周又忙于案牍,劳于会务,终得不空,今天稍稍好些,可以动一动笔,把好记性留下来。 说到观雪,反正我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不是因为我未能不能描绘之,临摹之,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实在是太少时间看到雪了。迄于今年,在我脑海中能约摸回忆起的雪景只有两次,两次都在上个世纪了。一回是亲历的,好像是小学,大白天雪花六出的,八出的,就满天飞了起来,从教室窗口向外望但见白色晶莹的雪花飘落到窗台上,只是小驻了一下,就化为了水渍,接下来的也是如此,这样短暂而逝的感觉,只是现在回味中才会有的,当时只是觉得兴奋,一阵闹腾而矣。还有一回,说是晚上下的,我也没有看见,只知道第二天一真情为,地上有些光洁的冰板,走在上面还挺滑溜的,不过一到中午就冰消雪融了。不过,后来我外甥女把他当天上午在山上玩雪的照片给我看,我才知道这回子雪可是在山顶上积上了,还不少,可以打打雪仗和堆堆雪人的了。 酝酿了几天,总算得到要下雪的消息了。现在全球天气变暖了,过去九十月份就会来的雪,现在十一二月份才会下了,有朋友如是说。我来呼市之前,本以为可以与雪迎头相遇,故而准备了羽绒马甲、羽绒外套、毛皮鞋什么的,鼓鼓囊囊,一咕脑儿地带来了。可惜偏偏又遇到暖冬,天也不那么冷,零度上下,雨雪全无,天气灰蒙。当听到要下雪的消息,顿时觉得心情变得痛快了许多。 第二天一大早,我的第一位任务是去叫我们单位派来授课的老师起床,可是一敲门,两位都不见了,真是怪哉?旁边零星走过的人相互交谈着,我细细一听,听到说下雪,头一场雪,不大,昨晚下的之类的话,心里一阵快味,我都忘了下雪的事了。飞也似地跑回宿室,打开窗帘,外面已是银装素裹了。房里暖气的热劲完全使我感受不到这一种白而冷的感觉,于是乎推开两层窗户,迎面而来的风真是爽快,一时间脸上的热气消去,侵入心扉的只有冷意,期待变成现实,天上飘的不是雪花而是雪绒,松松软软,裹成一粒一粒的,却也轻快,随着风,左右摇曳,最终躺在了房顶,树叉,空地和沟渠里,和自己的先前落入凡尘的兄弟们抱在一起,如银毡洁毯一般,把地上的景物包裹起来。我回头一想,看来两位与我同来的老师定是知道这雪,便提前跑出去了。我也兴奋地脱下羽绒马甲,换上羽绒外套,跑了出去。 来到坝子上,寻得两位授课教师是容易地。在三三两两头也不回,直来直去的人群中,两个驻立于一处,对树枝上的雪挂评品论足,如此闲得的人便是他们了。我跑过去招呼了他们一声,他们也笑着说,下雪的事儿。我便拿出相机来,各人照上几张。为了能体现出是在雪景之中,他们还专门找一找方位,比如背景要是房顶,白雪敞成一遍,又比如背景要是松树,针叶上白雪绒绒,还比如要在空地前,白压压一片。大家有说有笑,心忙活开了。吃完了早饭,离上课的时间还有四五十分钟,大家也不闲着,定要踏雪一番。一边走,还一边聊着,什么重庆有多少年没有下过雪了,能看到雪也不容易,听说是呼市今年头一场雪,什么什么的。地上人走得多的地方雪已化去,而人迹罕至的地方则要么为白雪所翳蔽,要么就凝着一层透明的冰面,这种透明的冰面最是害人。表面上看去,觉路面清晰可见,可是一走上去就滑脚,一不小心就会摔个趔趄,耍玩的小孩倒是高兴了,在上面溜来滑去,我们这些高大全又不习惯于走冰面的人就头痛了,相互之前叮咛着对方,一见要倒就抓住旁人,低低的埋怨与开朗的笑声混作一团。 我最后请求旁人为我照一张翻手迎雪的照片,背景是平旷之处,雪白积压于地,天气青灰,而雪绒倏倏而至,以手仰天去迎,只留下指间掌中一点一滴的微微寒意…… (三)——荒原畅想 “朔漠孤寒沉,苍云独蔽深,指疆看天际,风劲草峥峥。” 去了一趟内蒙古,回来了总是免不了要被人问到所见所闻。我总会比较认真地一一道来几个固定项目,喝酒很利害,总是用大杯,又比如蒙牛和伊力两家企业不但生产牛奶和奶制品,而且还要生产水饺等面食,又比如蒙牛有个国际牧场,可供参观,其中养牛、洗牛、给牛挤奶都是全自动化的,最让我乐道的是奶牛居然那么大,我一直以为她们跟我们的黄牛一样大,结果却有两三倍于一个成年人那么大,跟我以前认为兵马俑就跟陶土坛罐一样,结果居然比正常人还高许多,如此零零总总,稀稀拉拉,说不清,但也有趣味。不过,私下最喜欢或者说是最有感觉的还是冬天呼市郊区的荒原。 能有幸看到荒原还要感谢奶牛的功劳,对方单位担心我一个人先到呼市无甚趣味,便安排了一个司机与我同去逛一逛。司机说呼和浩特在蒙语里就是青色之城,但是到此就全不见青色了,因之不能带我去看一看这青城之“青”,只能去看一看这青城之“宝”,什么宝呢?四样,一个是蒙牛的生产基地,一个是昭君坟,一个乌兰夫纪念馆,一个是赛马场的蒙古包。很好很好,只有半天时间,能逛上这么许多已算不错。一开头就去蒙牛在和林的生产基地,这里离呼市好些远,坐车都走了四五十分钟才到。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383d50100077h.html23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