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内蒙古赤峰游记—去喀喇沁亲王府看到了拍电视剧的—同程旅游博客 |
[游记]内蒙古赤峰游记—去喀喇沁亲王府看到了拍电视剧的—同程旅游博客 |
2007-07-21 17u.com |
喀喇沁亲王府,坐落在内蒙古喀喇沁旗王爷府镇,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AAAA”级旅游景点。我曾在王爷府镇工作过,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要说呢,这深厚的感情中还有另一种因素。清代喀喇沁王的家族是蒙古族乌梁海氏(历史上又称兀良哈部落),而我的母亲正是这个氏族的成员。我祖上属于蒙古族札剌伊尔氏(这是一个古老的蒙古族部落,该部落的部众后来选汉姓时以“赵”、“张”、“札”、“姜”、“查”者为多,该部在蒙古族中虽然是个小部族,但以能出武官而闻名,据说,分布于各地的“札兰营子”,多与该部族有关)。可以这样说,我身上流淌的,是札剌伊尔氏族的血,也与乌梁海氏族有着不可分割的血亲关系。因此,我去喀喇沁亲王府,自然就多了一点亲近感。 今天,我又去了喀喇沁亲王府,是和国占云先生一起去的,目的是对喀喇沁右旗末代亲王贡桑诺尔布时期保留下来的实物和照片进行拍照,以便从中选取部分照片作为《贡桑诺尔布》一书的插图。 事先,我给王府博物馆郑晓光馆长打了电话,郑馆长爽快地答应提供一切方便。到亲王府的时候,已经是中午十一点多了。下了车,看到王府门前的广场上聚集了很多人,还有很多车。那些人,穿着打扮可不是时髦的装束,灰衣灰帽,帽子上钉了两颗黑钮扣,一些人还扛着枪。那些车,有好几辆显然是四十年代的老样子,没想到还能开得动。亲王府府门门眉上悬挂的“喀喇沁亲王府”的牌子已经不见了,在府门东侧,挂了一块白底黑字“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的牌子。一些人正在那里忙碌着,嘈杂中听到有人在喊什么,细听听,一个嘶哑的声音在喊:“走一遍,列队走一遍……”一队灰衣灰帽扛着枪的人从府门前走过,国先生举起相机,拍下了这一幕。 问了问身边的人,才知道这里正在拍电视剧《草原春早》。据说,这是为迎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拍摄的主旋律电视剧,明年就要上映的。 没用找郑馆长,我们在亲王府广场相遇了。郑馆长派了一名工作人员协助我们拍照,自己去忙接待任务了。 我和国先生到亲王府的书塾和议事厅对一些文物和历史照片进行了拍照,很快完成了任务。出了府门,那些拍电视剧的还没收工呢。有几个穿着灰衣灰帽的人从我面前走过,这时候才发现,那些灰衣灰帽虽然都是新的,但显得皱巴巴的,当初的部队就穿这样的军装?不知道拍成电视剧以后给人们的视觉效果怎样。 本来想拍一张亲王府府门照片的,因为那里挂了“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的牌子,只好作罢。 郑馆长给我们安排了午餐。席间,我问郑馆长:“这次拍电视剧,剧组给你们多少场地占用费啊?”郑馆长说:“不给钱,是政治任务。”以前也有一些剧组借用喀喇沁亲王府的外景拍过电视剧和专题片,看来也全是“政治任务”了。 饭后路过王府门前的广场,拍电视剧的已经撤了,只有几辆老式汽车还摆在那里。看着挂在府门前的“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的牌子,我在想,在电视剧里,这座王府会被说成是哪里呢?是兴安盟的王爷庙还是别的什么地方?不管被说成是哪里吧,在电视剧里这个场景肯定不会是喀喇沁亲王府,因为“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从来就没在喀喇沁亲王府设立过。 能在喀喇沁亲王府拍电视剧,并且拍的是“主旋律”电视片,这应该是个好事儿,但在电视剧里喀喇沁亲王府将被说成是别的地方,我的心里一时又转不过弯子来。这也许是因为我与这座亲王府有着太深的感情的缘故吧? 但愿《草原春早》这部电视剧早日播出,我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61934.html51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