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黑城日出 |
[游记]黑城日出 |
2008-05-22 sina.com.cn |
自驾内蒙采风之----黑城日出 当第一缕金光刺破浑黑的云雾,当炽燃的烈焰燃烧起一幕天穹,在随之冉冉而起的一轮光圆将辉煌的热能运行为金色霞光,洒向那残垣废墟城中那昔日的清真寺顶时,我起身向那轮金辉走去。 黑城,那匍伏了数百之年的残损背脊,别去暗夜,再度迎受恒古霞光的洗礼。 此一方塞外大漠,因这普天的霞光,温暖了。 我张开双臂,向那发射着万道霞光的光源中心,迈腿而去。 脚下的沙,羁绊着我的双腿,这使得我有些步履蹒跚。我衣着不整,须茬满颊。晨起的大漠之风,掠起我逢乱的长发,烈烈而舞。当冰凉而干涩的双瞳里映燃起天边的金色霞影,当周身因一夜露营而沁入的彻体阴寒因迎身霞光而逐逐褪去时,我始感到一股激情正被那天边的光源中心所燃起,穿弥起我的全身,以至热血沸腾起来。 那一刻,我这行走于大漠之上的身躯,正洒满了天边那金一般光芒。 ...... 吸足一口气,我登极黑城城墙。 黑城,一方死城。这充弥着“鬼蜮”神秘色彩的遗址,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25公里处。在这里,它于大漠间仰天支展着肢离破碎的残骸,默默沉寂了数百多年。是古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 黑城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政权时期,是西夏国设立的“威福军司”。它的东西长421米,南北宽374米,总面积是15.4万平方米。城墙的底宽有11.6米,上宽是3.5米,高9.2米。城墙是夯土板筑,里面有横木、绳索和荆棘相勾连。四面加筑有数量不等的马面,东西两面开有城门,并筑有瓮城。在城外的西南角,建有一座土坯固建的圆顶清真寺,城墙的西北角,屹立着五座高低不等的复钵式的寺塔,是为了黑城的独特的标志。 公元1226年,强悍的成吉思汗蒙古军第四次南征,攻占黑城。在西夏政权灭亡后的1286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此设立“亦集乃路总管府”。从那时起,这里成为漠北到中原的交通枢纽,罗马大旅行家马克.波罗就是沿着这条古道走进了东方的华夏古国。 不足百年光阴,随着大明王朝的掘起,公元1372年,明征西将军冯胜攻占了黑城。随着蒙古人在中原建立的元王朝告以覆灭,此昔日的“亦集乃路总管府”被连同这一地区一起遭到遗弃。 此后,黑城逐渐被东、西、北三面流沙所侵蚀掩盖,在被大漠沙尘封起的历史中,沉睡了近700年。 "黑城"一名的源起,详不得知。据传说,当蒙古大军功被此城后,有位名叫哈日巴特尔(直译为黑英雄)的蒙古族将军,在此城镇守。久而久之,人们便称哈日巴特尔为黑将军,此城便称为黑城。 哈日巴特尔骁勇善战,不但晋升为将军,并深得皇上垂青,以至将自己的小公主下嫁给黑将军做夫人。本一军中兵卒直至今日的显贵地位,黑将军理当竭尽忠孝报答皇恩,不料,利欲熏心的黑将军竟然觊觎起皇权来,企图占据皇位而坐拥天下。这种野心即而被公主得悉,愤怒的公主即而着人告知父皇。 皇上在盛怒之下派大军进攻黑城,悬赏捉拿哈日巴特尔。但是大军屡攻黑城不力,只得实行围城并向朝延告以战况。 在得知大军久攻不破的奏报后,皇帝增派一万大军赴鄂木讷河上游,听从巫师建议于河床咽喉部位筑坝,以破其城中水源。随着巫师们高声诵读《护律夏日毕其格》,军士们用头盔盛着沙土作业,很快筑起一道巨大的土坝截断了通向城中的河流。 随即城内因断水而至人畜饥渴,大漠上空的烈日致使禾苗迅速枯萎。黑将军急令士兵在城内掘井,挖掘中每每眼见出水,不足一时复又见底,直挖至数十丈深仍无法积水。情形危急之下,无奈,黑将军只得下令准备突围。 临行前,黑将军把全城的金银财宝全投入井中,并将男女两童活活埋井中陪葬。黑将军预知众人道:日后,将有个骑秃头青虻牛的人来将财宝取走。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d74000f01000c9c34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