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心情日记 黑城的传说 |
[游记]心情日记 黑城的传说 |
2008-06-25 cxcnc.com |
黑城是北方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古都,党项语名叫亦即乃,就是黑水城的意思。 黑城平面为长方形,周长约二里许,东西两墙中部开设城门,并加筑有翁城,现今城墙仍高耸地表达10米。城外西南方,一座穹坊庐式顶、壁龛样式的礼拜堂完整地矗立于荒野。近代西方“探险队”曾多次来此探宝,从这里掠夺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在出土的《番汉合时掌中珠》西夏文字典中,人们解读了西夏文。有关黑城的考古资料和研究报告发表后,黑城便引起了世界考古学家和旅游者的普遍关注,成为人们向往的神秘地方。 在当地的土尔扈特蒙古族中,至今流传着有关这座古城的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位名叫哈日巴特尔(蒙古语,译为黑英雄)的蒙古族将军,在此筑城镇守。久而久之,人们便称哈日巴特尔为黑将军,此城便称为黑城。 由于哈日巴特尔骁勇善战,不但晋升为将军,并深得皇帝欢心,将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黑将军做哈敦(译意夫人)。 后来,黑将军羽翼渐丰,权势强盛,竟然凯觎皇权,企图一统天下。这一阴谋被公主得知。她便将黑将军阴谋篡权的消息报告了父皇。皇帝在盛怒之下派数万大军进攻黑城,悬赏捉拿哈日巴特尔。但是大军对黑城久攻不下,为不使黑将军逃脱,只好把黑城围困起来。 皇帝请来巫师卜卦,卦象说:“黑城地高河低,官军在城外打井无水,而城内军民却不见饥渴之象,必有暗道通水,如将水道堵截,则必胜无疑。” 于是,皇帝又增派一万大军赴鄂木讷河上游的咽喉部位,随着巫师们高声诵讼着《护律·夏日毕其格》(意即“法律黄书”),军士们用头盔盛着沙土,很快地截断了河水,并筑起一道巨大的土坝。 不几日,只见黑城内人畜饥渴,近城的禾苗枯萎。黑将军命令士兵在城内掘井,直挖到八十丈深还是不出水。在这饥渴难忍、万般无奈的情形之下,黑将军只得下令准备突围。临行前,他把全城的金银财宝投入枯井中,又对自己的两个孩子说:“你们去做财宝的主人吧!”,并祝愿说:“愿来日有个骑秃头青虻牛的人来将我们财宝取走”。随后,便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也活活埋入深井。又令士兵连夜凿通北部城墙,杀出了一条血路突围北上了。 现今在黑城遗址西北角城墙上可以看到一个可容骑驼者进出的洞口,相传就是当年黑将军突围的洞口;在黑城内偏西北的那个大坑,相传就是当年不曾出水却用来埋藏了全城财宝的那口深井;而被当地人称为“宝格德波日格”的那座高大沙岭,相传就是当年大军截水所筑的大坝。 1929年,苏联地理学家科兹洛夫来到黑城,寻找黑将军埋藏在城内的珍宝。他雇用当地牧民挖掘了两个月,挖到一定深度,便解雇了牧民,由他的队员挖掘。两名队员跳入坑里后,鼻子流血,昏迷不醒,其中一名死亡,挖掘被迫停止,洞穴被重新填埋,掘宝遗址至今仍清晰可辨。 黑城闻名于世就是因为探宝而发现意外的文物引起的。近代,外国人来黑城探宝的,除科兹洛夫外,还有英国的斯但因率领的“探险队”。他们为寻黑将军的宝藏,到处乱挖,始终没有找到那口枯井,却挖出了大量的西夏和元代文书以及其它文物。科兹洛夫在一座藏式佛塔里发现了刻本、抄本书籍2000种以上,并发现300张佛画和大量木制的、青铜镀金的小佛像。另外,他还在一座公主墓中发现了画在丝绸、麻布和纸上的佛教绘画25幅,至今保存在列宁格勒博物馆。 有关黑城的考古资料和研究报告发表后,黑城便引起世界有关考古和旅游者的关注,成为人们向往的神秘地方。
|
转自:http://tour.cxcnc.com/details-htx-channel_id-1-item_id-318588-act_type_id-3.xhtml31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