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丽江之行 |
[游记]我的丽江之行 |
2007-07-18 |
我在丽江停留的时间很短,忙于走马观花,然后带了一身疲倦,昏昏入睡。最初按照行程,去了玉龙雪山。雪山距市内的直线距离很近,只是开上车,要绕行。路过牦牛坪,那里的水非常清澈,象梯田呈阶梯状。因是冬季水流缓慢,可是却冷彻肌肤。有许多当地男人,穿了高高的胶靴,牵了牦牛在水中给人拍照。女人则在岸边,举了整张小熊猫皮做成的帽子,招呼出租。第一次见牦牛,我才知道它的眼睛那么大,身上的毛很长,并且有多种颜色。有全黑,有白色,也有黑白相间。似乎是赵树理的文中谈过,牛会哭。那么多的人嘻嘻哈哈披了斗篷,歪戴了小熊猫,身子叫劲地骑在牛背上,骚首弄姿地拍照。牦牛稳健的步伐刚一迈出,就引来阵阵尖叫。我站在岸上观景,旁边的本地人对我说小姐,你看牦牛多可怜,和它拍张照吧!对,我也是头牛,可我是会流泪,会冷彻肌肤的牛呀!于是我要求牛主人把它牵上岸,立此存照。大家纷纷说还是楚翘会玩,骑上去,这下掉不到水里了。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他们那颗心陌生而又遥远,犹如隔着一条条笼栅。 上雪山,要有足够的耐心排长长的用钢管组成的不断迂回的队。这样我就有充裕的时间浏览墙壁上悬挂的领导照片了。当我第四次看见李瑞环时,谢天谢地终于坐上了索道。说是原始森林,高大的树木我叫不上名字,也是稀疏有秩,好象和我的想象不太一样。好在一路走在栈道,既看了终年不化的积雪,又不会担心打湿了鞋底。纳西人信奉东巴教,说是万物有灵,不可以随便砍伐树木,在这里果真没有摩梭人到处大兴怎么说呢,不是土木呀,是整棵的树木一劈两半,完全靠榫子契合建成的女楼。 回来的路上,我吃到了来云南最最好吃的一顿饭。一路上吹牛滇菜好吃,没有人相信。这里在一个纳西妈妈家,坐落于半山腰,就在院子里,围了圆桌,吃了身兼老板、服务员、厨师长若干职的老妈妈炒的菜。闲了时,知道我们是北京的客人,她夸我们斯文又活泼,说最不喜欢广东人。老妈妈早年接待最多的是外国人,那些人多半带了探险兴致,多是步行,吃住在这里,所以老人会说流利的英文。她一辈子不曾离开过家乡,却又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所以我说教养不是你受了多少高学历的教育,而是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所赋予的特殊习性。 回到丽江古城已是下午四点了,高原的气候一日四季,回了酒店换了衣服,步行到那里将近黄昏。约好七点的就餐地点,就地解散。和同事随意地闲逛,导游告诉我们,四方街不要怕迷路,顺水而上,逆水而下。果真是一派江南风格,一路的小桥流水,石板路,每家店铺前有简单的木桥,要忸怩几下,用我们不熟练的脚法跳入小巧的店内。同事喜欢那里的银饰,我们逐家询问,那种搀杂白铜的银器的确廉价,于是有人买了镯子耳环便急于戴上,也不错。 一爿店突然跳入我的视线,“藤萝村”!我拉了好友跨桥而进。所有的墙壁简单挂了竹帘,随意地挂了三两件麻布外衣,只是每件衣服上或有游走的鱼或有翻飞的蝴蝶。抬头四顾,没有人呀?招呼了几声,才听墙后的木楼传了咚咚的脚步,男主人个子矮小,戴了圆圆的黑框眼镜,笑容可拘。他邀我们上楼挑选,女主人富态祥和,和她的丈夫一样穿了一身扎染,龙腾图案的中式衣服。服装的款式不多,却件件不同。原来打版设计是姑爷,而所有的手工刺绣是来自纳西的岳母之手。人说娶个纳西婆,胜过十头骡。纳西妇女的勤劳能干是出名的,而这里的男人却只工琴棋书画。最终我选了一件对襟绣了遥遥相对两只蝴蝶的外衣。朋友说北京有很多中式衣裳,可我说北京只有分飞的劳燕却没有恋蝶。她们怨我耽搁时间,大家只好再次解散。我不知道我一生中能有多少次牢牢地抓住我想要的,而我又有能力获取的,但愿我的能力永远比我的欲望多一分! 道别了藤萝村,从它的后门出来到了另一条小街。同是石板铺路,游客却少了许多。一个未加装饰的店铺,门口摆了手绣的书包,还有装帧精美的绣片。尤其那些颜色晦暗,寓意不详的古老图饰,令我爱不释手。所有的绣片都镶嵌在立体的画框中,我已经无从摩挲那些衣饰的碎片了。我买到再也拿不动为止,回来后每一幅都让我浮想万千。 在大理,有一幅寓意忠诚的木刻,因为价格没有谈拢,被我放弃了。为了补偿在“经雕行”我买了象征吉祥的纳西蛙形图腾。很羡慕那里的男人精彩绝伦的手艺,从一整块木头精雕细刻,最后浮雕出门楼门环门锁。 为了附庸风雅,提前预定了纳西古乐的门票。这家宣科主持的据说最正宗,坐落在一间客栈的一层大厅。新刷的朱红大柱,一派中式风格。落座有茶水招待,墙壁上绘有道教的阴阳八卦。表演的女子穿了传统服饰,后背有一块蛙形的羊皮,两条带子交叉系在胸前。男子一律的中式缎面长衫。舞台上檐挂了十几位老者的照片,宣科称都是故去的老友。古乐的表演者并不全是纳西人,既有数百年前皖军汉人的子嗣,也有国内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后代。听他们咿咿呀呀的唱腾王阁序,很不适应。宣科既偏激又讨巧,很是了得。 听说有一个美国记者,在丽江逗留了些日子,很是气愤。他认为这里的人太懒惰,所以才落后。有一位当地老妈妈告诉他,人生不管跑的多快也无论你跑的多慢,都是在向那个大限而去,你不过就是比我们着急一些罢了。 是啊,不是丽江人,不能不着急啊。当地人说,旅游的人个个说丽江好,却没有人停下匆匆的脚步,都是急急忙忙地又去追赶下一个景点了。也许,旅行之于我们的意义真要重新思考一下了 |
原始链接:http://www.18fd.com/travel/htm/1467.htm |
转自:20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