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南丽江 |
[游记]云南丽江 |
2007-07-18 |
DSC02680 DSC02696 DSC02661 DSC02671 DSC02669 DSC02723 DSC02697 DSC02700 DSC02708 DSC02725 DSC02705 DSC02721 DSC02722 留影DSC02660 留影DSC02682 留影DSC02673 我在上海的时候,见到了一些做企业的朋友,大家很开心的聚在一起,不过话题却不是北京、上海、繁华、竞争、压力和赚钱,而是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即在某一个合适的时间,齐聚云南的丽江古城。有些奇怪吧,坐在都市的某个角落,不停的说着遥远的丽江,还在分手的时候说的不是通常的“再见”而改成了“丽江见”,是不是有些着魔了呢?大家都这样,难道是丽江之行的“后遗症”?记得当时我说道,如果可能在那里成立一个基金会(暂时保密)就好了,然后辐射全国,应该可以做些有益的事情,而且能做到最好最符合我们的初衷。想想那个地方真的是如此神奇而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 记忆中的云南丽江古城并不大,我在去之前,因为时间比较紧,没有在网上做什么“功课”,所以了解甚少,只是去了古城中三个相对独立的镇(白沙古镇、束河古镇、大研古镇)中的一个,即大研古镇。这是一个坐落在丽江坝子中部,形状如同一块碧玉大砚(砚与研同音,所以取名大研镇),面积约3.8平方公里,海拔2416米,住着近三万纳西族居民(还有少数汉、白、藏民)的古镇,建于南宋末年,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具纳西族风格的古镇。 我在古镇呆的时间不长就2天,但感受到的却是古镇的魅力人文。当我来到古镇旁边的时候,似乎不需要有人指引,就能顺着人流、迎着阳光、听着水声、走到城的中央“四方街”去。在游走的过程中,最能体会古镇独具风格的韵味,青石铺就的凹秃不平的地,坚实光亮,透着悠远的蹄声和繁忙的生计;沿街青砖灰瓦雕绘的建筑,或商或居,夹杂着各种语言和显现出秩序祥和;纵横交错的街道与蜿蜒小溪的交汇,密而不乱,构成了一幅幅集镇诗意的画面。而在“四方街”上,有风情独具的纳西民族歌舞表演,伴奏的音乐却是录音机;还有牵着马匹招揽游客的藏民,穿带着特色的金器毛皮制品;周边还有许多的茶室和酒吧,放着时下流行的情歌。就这样,古老现代、民族大家、中西文化在蕴含丰厚独特文化的丽江古镇,找到了最佳的契合点和交融点,吸引着不同肤色的众多游客。许多外面的人会三番五次的进出丽江,有的干脆小歇长住,就是为了感受古城的文化、乐生和大同的氛围。在迎来送往的日月变化中,古城人却依然按照自己的传统方式,过着古朴的生活,没有高声的喧嚣和吵闹,只有安谧和宁静,不过外界的渗透也使这个古老的小城焕发出了生机和灵气。 请看我拍的多彩丽江古镇。 评论 (3) | |
原始链接:http://kekom.blog.sohu.com/23034673.html |
转自:21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