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日记(2) 2005年7月20日 晴 30度 大理的风花雪月 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这里说的是大理著名的风花雪月四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行走在大理的洱海边,在暖暖的阳光下,看着蓝天白云,连绵的苍山,洱海湖面碧波万倾心驰荡漾,人一下子变得懒洋洋的。此时,风花雪月最相宜。 丽江的柔软时光 都说丽江是洗心的地方,一个可以让自己的心疗伤的地方。去过丽江的人几乎都有一种奇妙的感慨,渴望自己能有一段时间,远离城市的喧嚣,轻松地漫步在古城的碎石小路上,没有任何的烦恼与牵挂,尽情的宣泄自己的一切,这些对我很是奇异。 拖着沉重的行李走在高低不平的石板路,连着焦灼的心情和疲惫的身体,面对满街的人潮,喧闹的酒吧,一派灯红酒绿的景象,绝对不会影响你对丽江的一丝好感。 古城不古。这是到丽江的第一感觉。 丽江确实比凤凰要大的多,或许该用大气、气派来形容。却少了凤凰的宁静、温和。 古城很有意思,既有细节的生动,又有迷人的陈香。在这个遥远的小城,除了风景更要跟随着温柔的心意. 到的时候是夜,8、9点钟的样子。古城在暮色中变得浮躁起来。我也浮躁,几乎想插上翅膀奔跑。刻意地穿梭于古城的大街小巷店铺酒吧,渐渐安静下来。悠长的深巷和古老的石墙是很隔音的,让这里的沉静与正街的浮华恍若两个世界。在正街上做生意的几乎都是外来人口,而真正的古城居民在这个时候应该都睡下了。除了旅舍,四合院里没有透出灯光。 青石上的班驳和街灯的昏暗诉说着这座城镇曾经厚重的历史,纳西人依旧执着地坚持着他们的生命状态。我们无法阻止任何民族向文明的进程,但当繁华褪净,便又是一次轮回。这,才是真正的古城。 丽江是美丽的,街巷幽深,垂柳拂水,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丽江是古老的,质朴平静中适合发呆、适合闲逛、适合打瞌睡。丽江又是奇怪的,天国与人间,古典与前卫,梦境与现实,天南地北和贯通古今的东西统统煨在一锅米线的汤水里。 坐在古城的河边,你就可以什么都不想,或者什么都能想得清楚了。还有人说,在这里很容易感悟,也会一不小心就成了诗人…… 丽江古城中穿街过巷的水,清清浅浅的水底,总是有长长的水草飘摇,让人总会联想到姑娘长长的秀发,纤细摆舞的腰肢。古城的布局是“先理水,再修城”或是“以水为脉,随势自然”,水便成了古城里的向导,在古城里只要找到了水,你就找到了出城的路。迷路时就去学河里的鱼,逆流而上就会走出深巷。 在丽江什么都可以干,艳遇、发呆、上网、坐在古旧的石板上看与法国同步的《时尚》杂志……这些只当是馊主意,发挥一点点想像力吧。 不敢说是这是摄人的艳遇,不敢说是萍水相逢,反正我来了。 酒吧街的亮点是各地游客和纳西少女俏皮的对歌,游客放松地坐在河岸栏杆甚至是酒桌上,略带醉意地用各地的方言随意地胡乱歌唱,那绝对是“原声”唱法,而对岸的男女,激情的呼应回唱,场面热烈有趣。都是些听烂的歌啊,在这个夜晚让我僵硬的身体一点一点柔软下来,有一段时间我没有意识到我是在丽江,很恍惚的感觉,好想赖在情人的怀抱,只想傻傻地问“你爱我吗?”呵呵,爱是多么俗气而华丽的词藻,后来,后来怎么样仿佛全不记得了,只有最后的决裂,再问对方,多半是“你恨我吗?”。爱情的故事是不是大多如此呢,过程全是含糊的,剩下了开头和结尾,爱和不爱,都喜欢用同一个句式来表达。 丽江的几天,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能让众生男女放下我们大多数人放不下的东西,来到这个遥远的地方,专心于热爱的事情,专心于平静的幸福。 古城虽美,却不敢轻狂。无语地站在巷口,我有种奇怪地感受,茫然以至于空白。人来人往之中,我反而有点儿孤独。酒吧街两侧是红红的灯笼,映衬着绿柳,给人以甜蜜又辛酸的丝丝况味。 太喜欢这里了,很想推掉次日的行程,再此徜徉。我是个懒鬼,先在客栈的长椅上摇啊摇啊,躺一躺,聆听那些拂过古宅瓦脊的风,听街巷上南北混杂的口音。天空中飘落下雨丝来,切切断断了我的思、想。 说说我住的客站吧:老磨坊。这里楼上楼下的客房都是木结构,地板踩起来吱呀作响。房门上有雕刻精致的花纹,窗户纸上写着看不懂的东巴文字。角落里一方小平台,有藤椅和吊床,桌上是不知名的小花灿烂地开放。老板很乐意和你下棋,也乐意和你聊丽江。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