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禹王城遗址 |
禹王城遗址 |
开放时间:门票: |
禹王城遗址位于山西夏县禹王乡的禹王村、庙后辛庄、郭里村一带,西北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司马光墓约3公里。因传说夏禹曾在此居住过,故俗称禹王城。据考证,禹王城即春秋战国时的魏国国都安邑城,也是秦、汉及晋时的河东郡治所。 禹王城遗址南面中条山,青龙河、天盐河、白沙河、姚暹渠流经东南,鸣条岗枕其西北,地势北高南低。五十年代末曾作过较详细的调查。九十年代以来,又多次调查、钻探和发掘,对其时代、性质及内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禹王城遗址共分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庙四部分。小城在大城的中央,禹王庙在小城的东南角,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 大城形状如梯形,总面积13平方公里。四面城墙皆板筑夯打而成,北墙和西墙保存较好,一般残存2米,最高达5米,南墙和东墙保存较差,东墙南段已没有一点痕迹。除北墙外,其余城墙都不直。东墙长1530米,西墙长约4980米,随地形起伏而曲折,是四个城墙中弯曲最多的,南墙长3565米,北墙长2100米,外侧有护城壕。大城没有经过发掘,文化堆积一般厚2米左右。城北部有战国时代的灰坑和灰层。城中部偏东的庙后辛庄以北,调查发现了一处战国中晚期的手工业作坊,文化遗物有锛、锄、镢、斧等器具的陶范、平首布陶范及陶罐、陶盆、铁锛等。据实物和文献考证,大城即战国时魏都安邑。 中城方形,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西、南两城墙分别是大城的西墙和南墙的一部分,北墙长1522米,高1——5米不等,东墙现存长960米。城内遗物丰富,堆积层厚2米左右,有战国时代遗存,但主要是汉代遗存。 近几年的考古发掘主要在古运粮河两岸和太原三门峡公路南、北两面。发现的遗迹有灰坑、陶窑、水井、道路及半地下式工作面等。出土东西特别丰富,有许多类型的陶罐、盆、筒瓦、板瓦、瓦当、砖、货币、铁渣、鼓风管残片、炉渣及各种陶范、陶模等。瓦当有半瓦当和圆瓦当,圆瓦当分卷云纹和有“长乐未央”、“千秋万岁”文字的两种。砖有“海内皆臣岁丰登熟毋饥人”方形文字砖。陶范陶模多为西汉时遗物,有礼器陶范、五铢钱陶范及四铢半两陶模等。从出土遗物分析,中城稍晚于大城,应为秦汉时河东郡治。 小城总面积75.4平方米,形状是缺去东南角的长方形。西墙和北墙分别长930、855米,城墙现存1——4米之间。小城高于周围地面,地势西高东低,堆积层厚3米左右。1990年秋试掘,出土遗物有大罐、盆、甑、小釜、碗等容器范;印有阴文“东三”的铲范、铧范、车车范、六角承范,圆形承范、花纹范等;瓦分板瓦和筒瓦,瓦当多为云纹圆瓦当,此外还有五铢钱、半两钱、铁渣等。小城的使用时间最长,建于东周,沿用至北魏。 禹王庙亦称禹王台、青台,在小城西南角的方形夯土台上,系近代建筑,民国时毁于战争。当地传说青台为夏禹时筑,是涂止氏望夫之处,夏桀玩乐之地。 目前,禹王城遗址的宫殿、道路还不清楚,城墙城门也需解剖,与城址相配的墓葬区也没有调查和发掘,这些都有待于今后考古工作的深入。 禹王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60阅读 |
禹王城遗址的景点信息由机器自动聚合而成,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禹王城遗址游记 · ·[游记]禹王城遗址游记 来源:yododo.com[游记]禹王城遗址_禹王城遗址旅游 来源:cts2008.com [游记]禹王城遗址-攻略华北地区-游记线路功略 来源:tuuke.com [游记]禹王城遗址旅游 攻略 来源:yododo.com [游记]禹王城遗址景区介绍 来源:hbxdgl.cn |
禹王城遗址附近的景点 · ·碧落碑 永济唐铁牛博物馆 运城学院 运城黄河古渡 秋风楼 五老峰国家森林公园 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 白胎寺 |
类似禹王城遗址的景点 · · · ·甘泉书院遗址 花甲寺古遗址 宿州垓下遗址 尉迟寺遗址 北京猿人遗址 北埝头新石器文化遗址 曹家路营城遗址 代铸币遗址 |
更多禹王城遗址游记>>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