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连载之九)父亲的岁月金陵忆旧热闹的贡院街 |
[游记](连载之九)父亲的岁月金陵忆旧热闹的贡院街 |
2008-05-22 sina.com.cn |
(连载之九)父亲的岁月·金陵忆旧·热闹的贡院街 2007-01-30 19:10:53 大中小 这条街是必须提起的,它是我那阵子到得最多也最熟悉的一条街道。顾名思义,它是科举时代的“贡院”所在地——乡试考举人的地方。其时数以千计的“号舍(考生的单人考场)”早已不存,仅“明远楼”尚在。贡院地处街的中段,与之相配套的夫子庙在其西二三百米处。过夫子庙再往西,街与瞻园路衔接通向中华路,跨过马路便是长乐路。贡院向东到平江府街,其间有家较大的百货商场,再往东径达建康路接近大光路处的大中桥堍。平江府街东侧即白鹭洲。沿贡院街,秦淮河于其南侧与街平行、一路相伴,街南店铺均背河而立。河面多桥,以夫子庙正对门桥脚广场观赏河面最开阔,我曾于夏夜看过那桥下“放河灯”,水面飘满了亮着烛光的莲花灯,与岸边楼宇上霓虹灯的倒影相映成辉,煞是好看。河滨广场斜角有条南北向通道,就是通往建康路与太平南路口的贡院西街,这西街的北段以小吃店、腌腊庄居多,南段以百货和服装店为主,哥哥曾待过的“泰兴”就在那里。西街靠中有巷名“状元境”,巷内大小旅馆林立,出巷也到中华路,路对面即“张泰和”中药铺。 整条贡院街上饮食店占了绝对优势,其次是影剧院、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糖果、炒货、烟酒、照相、玩具等店铺间杂其间,自清晨茶馆开门到午夜舞厅清场,这街上车水马龙,你别想有闲庭信步的自由。那里是当时社会中下层人士聚集的场所,三教九流无所不有;当然也有上流士绅乃至政府要员涉足,曾听父亲说起,时任监察院长的于右任就是“新奇芳阁”的常客。 “新奇芳阁”位于贡院西街弯入贡院街的转角处,是那一带规模最大的茶楼,楼厅“雅座”内所挂字画条幅均出名家之手。有次父亲会友带我同去,在那楼上吃过一次点心,吃的是那店著名的开洋干丝和牛肉包子——它家是清真店。新奇芳阁对面一家叫“奎光阁”,也是大店,楼上敞厅设小舞台,有京戏清唱及曲艺表演,临河有水榭作“雅座”。奎光阁隔壁是“永和园”,其名点“蟹壳黄”称雄于市,整条街的小吃都卖不过它,我家也算得是它的老主顾了。所谓“蟹壳黄”,是一种形如三四两重螃蟹的壳般大小的擦酥烧饼,以板油丁和葱白为馅,面层撒上密而匀的芝麻,出炉时芝麻无脱落、饼底无焦斑,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恰如刚蒸出的大闸蟹;且价位较低,不必久候,食之方便,老少咸宜。是以于众小吃中脱颖而出、独领风骚。但当一二十年后我分别带妻携女再去品尝时,烧饼已不在炭炉内烤,而是用大平底锅在电烤箱中操作,制成后堆放于大铝盘中,按几两粮票买几只的规矩再夹入碟里,送上桌时,那已然稀疏的芝麻层成片脱落,本该饱满坚挺的外形变得萎蘼不振,更无论酥松香脆的口感,事前听了我一番宣传的她们,自不免大失所望!永和园往东有“五凤居”,也是清真店,它家出名的是“鸭油饼”。这饼用精白粉直接和水揉压,再掺入植物油和鸡鸭油,擀成多层园形薄胚,放入平铁锅煎烤,至两面气泡叠起呈深黄色乃成。吃鸭油饼通常都要来碗“豆腐脑子”,一份加起来的钱相当于三只“蟹壳黄”,因此我们吃得不多,或者只到它家吃碗豆腐花。至于街上那几家高档的饭庄酒馆,均与我家无缘,故不记其名。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0440a010006ds.html21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