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盛噶仁波切日记之三十一再见雍和宫

[游记]盛噶仁波切日记之三十一再见雍和宫

2007-07-16    hexun.com

发表者: 天有月

今天我又去雍和宫了,不是以活佛的身份,而是以一个普通观光者的身份去的,像普通人一样买了25元钱的门票进去,并且也同人们一样参观、游览、拍照。
看到我所熟悉的那些塑像、雕刻,以及那些熟悉的文字、图案时,心里突然就涌出了再见雍和宫这句话,其实心里并不是准备和它道别的,只是像久违的朋友再次见面时突然涌起的一种感慨而已。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据说是北京市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中外闻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雍和宫本来是清康熙皇帝四皇子胤礻真的府邸,听说是在1694年时康熙帝在京城东北的安定门内为四皇子修建了这座富丽堂皇的府邸,因赐予四皇子胤礻真雍亲王号,所以这座新修建的王府便被称为雍亲王府。28年后,四皇子继承帝位,年号雍正,新帝迁入紫禁城,闲置的王府便一分为二,一半用作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修行的僧院,另一半则留作行宫,雍亲王府后来也因此更名为雍和宫,并在随后近20年的时间里正式成为皇家寺院。
雍和宫的历史算起来相当悠久,早在修建四皇子的府邸之前,雍和宫所在的位置原是明代太监官房的旧址,及至雍亲王府建成,到雍正帝继位,这里也相应地变成了雍亲王府、雍和宫和龙潜福地。据说当年的雍和宫里不但有很多佛事活动,同时还是雍正帝御前侦探等特务机关的衙署所在地,专门为皇帝刺探情报,排杀异己,进行秘密活动。而之所以说这里是龙潜福地,则是因为这里曾出了两位皇帝,当雍正帝暴死在北京西郊的圆明园中后,他的灵柩曾被停放于雍和宫中。本来雍和宫的建筑规格就可与当年的紫禁城皇宫相媲美,这样一来,雍和宫更成了当时全国规格最高的佛教寺院。雍和宫内的永佑殿(神御殿)、法-轮殿等主要建筑全部由绿琉瓦改成了黄琉瓦,并在神御殿供奉雍正皇帝的影像。此后,雍和宫里黄瓦红墙,成了专门供奉清帝祖先的祠堂。
由于雍和宫的前身为王府,所以它的建筑格局与其他的寺庙并不相同,看起来这里更像是一座简缩了的王宫。在各种关于雍和宫的介绍中,也可以看出,雍和宫的建筑方式更接近于小型皇宫的设计而不是一座普通的寺院。牌楼、昭泰门、天王殿、雍和宫大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绥成楼等殿堂楼阁一律按由南至北的方向排列在长约480米的中轴线上,宫东西宽近120米,而天王殿、雍和宫大殿、永佑殿、法-轮殿和万福阁等五进大殿,构成了雍和宫的主体建筑,其中以法=轮殿和万福阁最为辉煌。在主要建筑的两翼,两两对称的建有钟鼓楼、碑亭、密宗殿和讲经殿、教学殿和药师殿、班禅楼和戒台楼、照佛楼和雅木达嗄楼、永康阁和延绥阁,以及东、西顺山楼,东西配殿。虽然如今到雍和宫去参观的游人众多,但是真正叫得出雍和宫内各殿名称或说得清雍和宫的历史渊源的人其实并不多。实际上由于历史悠久,关于雍和宫的传闻也是相当多的,就连那些大殿及店内外摆放的物品,也多有渊源。在今日看来,许多存留的东西绝对算的上是价值连城的古董了。
乾隆九年(1744),乾隆皇帝曾大兴土木,增建许多寺庙殿堂,并将雍和宫改建为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改建后的雍和宫规模宏伟,巍峨壮观。据说在清人曼殊震均所写的《天咫偶闻》中曾这样描写雍和宫:殿宇崇宏,相设奇丽。六时清梵,天雨曼陀之花;七丈金容光焕发,人礼旃檀之像。飞阁复道,无非净筵;画壁璇题,都传妙手,固黄图之甲观,绀苑之香林也。天王殿又称雍和门,据说原是雍亲王府的大门,如今作为雍和宫的第一进殿堂,楹柱上有一幅乾隆皇帝的御笔对联:
法境交光六根成慧日,
牟尼真净十地起禅云。
殿中供奉的弥勒佛为木刻贴金像,两旁则是泥塑彩绘四大天王像。殿内的供桌两边陈设着一对古铜熏炉,据说这是清代乾隆年间的皇宫御用之物。传说乾隆皇帝的母亲孝圣宪皇太后有一年得了重病,在雍和宫东书院休养,有一夜被雍和宫内的鼓乐、诵经声惊出一身冷汗,第二天竟大病痊愈了。为了表示敬意和感谢,太后就将这两只熏炉赐给了雍和宫的喇嘛取暖。从那以后,清朝的皇帝每次到雍和宫拜佛,也都是用这个香炉进香。
传说和掌故总是会让现存的古董增添历史的厚重和一些神秘的色彩,如果对过去的那些史实也好传闻也好略知一二的话,再看今天仍旧摆在雍和宫内示人的古董时,感情自然就不同了,似乎那些遗失于尘埃中的往事也会随着被珍藏起来的古董再次重见天日一般。我喜欢看那些身上裹着沉重颜色的青铜器,每每盯着他们看时,我常会不自觉地走神,在脑海中想象着与那些古老的器皿一起于历史的长河中天马行空。
雍和宫的古董非常多,多得可能满目皆是,就看你如何看待。在雍和宫里,从清雍正年间、乾隆年间流传至今的文物很多,无论是铜鼎、碑亭等实物,还是精美的雕刻、皇帝的御笔遗留,雍和宫里的很多东西似乎都在昭示着,这是一个有历史的寺院,这是一个有年代的寺院,这是一个有分量的寺院。
雍和宫里的殿堂,一一说起,均有历史,然而至今最为出名的,恐怕还要数雍和宫内最高大的殿阁万福阁。万福阁也叫大佛楼,高30余米,飞檐三重,全部为木结构。从阁外表看,是一座三层高楼,但从阁楼里面看,则是一座没有楼板相隔的通体高阁。据说这是辽金时代的建筑风格。正中供奉的就是举世闻名的白檀香木雕弥勒佛像,这尊弥勒佛像高达26米,其中有8米埋在地下,18米露出地面,直径8米,全身重量约100吨,头部在万福阁的第三层,头顶离阁顶的藻井只有一二尺,佛像的胸部正当阁的第二层。据说这尊佛像是利用一棵白檀香木雕刻而成,1979年维修雍和宫时,人们发现了这颗白檀香木,虽然被埋于地下近200年,然而仍然完好无损,木质坚硬,人们便就此雕刻了弥勒佛像,并为佛像塑了金身。这尊佛像不仅是雍和宫的三绝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独木雕像,在殿前的简介中可以看到,他已经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中了。
关于这棵白檀香木,也有着悠久的传说。说是雍和宫初建时,这里原是一座观音殿,内有一座木雕的娃娃山。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平定了西藏郡王朱尔默特的叛乱,把西藏的军政大权交给了第七世达赖喇嘛,第七世达赖为了报答乾隆皇帝的恩典,用大量珠宝从尼泊尔国王手中换回这棵巨型的檀木,经四川,历时3年才运到北京,呈现给乾隆。乾隆命高级匠师将这颗白檀木雕镂成一尊巨佛,并将大佛像立妥后,建造了万福阁。老北京因此有先有佛像,后有宫殿先有大佛,后有雍和宫的谚语。
据资料记载,清朝时的雍和宫,曾很盛行打鬼活动。所谓打鬼,其实是雍和宫内的喇嘛跳布扎时的彩缎秀衣、脸谱及舞蹈画面,俗称打鬼。这种舞蹈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流传下来的驱除魔鬼、祈祷国泰民安的一种大型宗教乐舞,一般在春节的时候举行。打鬼本是藏传佛教的一项活动,却成了当时老北京民俗的一部分。清朝郭礼臣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打鬼本西域佛法,并非怪异,即古者九门观傩之遗风,亦所以攘除不祥也。每至打鬼都人观者甚重,有万家空巷之风。雍和宫的打鬼活动一直保持到1957年。近年来,为了保护古老的宗教文化艺术,为了宗教活动的需要,雍和宫喇嘛又恢复了排练打鬼活动,并把它拍成了录像资料长久地保存下去。
虽然不能经常到雍和宫去,但内心里对雍和宫却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即使看到那颜色艳丽的雕饰,也会倍感亲切,总能从那些熟悉的实际陌生的景物中,嗅出浓浓的家乡的味道来。看到宫殿里面目慈善的佛祖,在尘世中漂浮的心就会慢慢沉静下来,有一种心有归属的安乐感。我喜欢雍和宫,哪怕踩着的是有些塌陷的地面,或是扭身看到了历经数百年的窗子、折页,包括看到院里那些同样经历了风雨的老树,都会让我感到欣慰,觉得所有这些物什在面对了佛祖数百年的光阴之后,都是有了灵性的,用老百姓的话说,是沾了香火气,有了仙气的。
再次见到雍和宫,有着不同往常的感受,也有再次相见时的

转自:http://tianyouyue.blog.hexun.com/4269058_d.html44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