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人有三世轮回,前世、今生与来世。但是今天只是昨天的未来,今天也是未来的昨天。所以人要活在当下,好好过好每一个“今天”。拜佛只为求父母无痛无灾,求自己一生平凡。 ----饭饭于2006年10月1日 北京 雍和宫是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清康熙33年,康熙48年称为“雍王府”,雍正3年改成行宫,称:雍和宫。乾隆9年改为藏传佛教寺院。 每天早上喇嘛们都会举行早课,每月的初一、初八、十五及每月的最后一天,都会举行法会。 关于雍和宫为什么会改成一座藏传佛教的寺院,民间流传了以下几种说法: 1、赎罪版 雍正的夫人,认为雍正爷一生杀戮太多,罪孽深重,所以将他的行宫改为寺院,用来消除业障,积善求福。 2、权衡政治利益 鉴于京城没有传播藏传佛教经典、仪轨的场所,乾隆爷为国家稳定考虑,在征询三世章嘉活佛意见的基础上,正式将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院。精力充沛的乾隆爷还在雍和宫内建了一个自己受戒时的塑像,据说是按乾隆爷真实相貌制成的,我留神看了一下,想不到当年的乾隆爷还真挺帅的。 地铁出来后,步行一站地到达“国子监”,再往南走,在“集贤街”的对面,就是雍和宫的正门,to my suprise:现在的门票都改成8CM的VCD了,内有雍和宫的介绍短片,让我再次感受到数字北京的魅力。 by the way: ticket :¥25 雍和宫即保有皇家建筑的风格,也有藏传佛教寺院的特色,因其出了两位皇帝,即雍正爷与乾隆爷,故此成了所谓的“龙潜福地”。 因而其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主要建筑分别由牌坊和天王殿、雍和宫大殿(大雄宝殿)、永佑殿、法轮殿和万福阁组成。寺院内香客不断,香烟缭绕,古树参天。有的人很虔诚,默默祷告了很久,然后伏在地上久久没有起来,刚开始我还以为老人家昏S过去了,然后领悟到他的“贪”念太重了。按照佛家的说法,能得“大自在”就是真幸福,许太多的愿望,只是太多的束缚与包袱。 雍和宫里最名的就是万福阁了。万福阁为全木结构,高23米,飞檐三重。左右有配阁,并以飞廊相连,想想以前老北京没什么高的建筑,雍和宫也算是个致高点,又是市中心,在上面欣赏风景多惬意啊,可惜不能上到飞廊。万福阁内供奉的是一个高18米的弥勒大佛,该佛像是由达赖7世进奉的一跟26米长的金丝楠木制成,其佛像在地下还埋有8米,当我仰视佛像时,有一种头晕目眩的感觉。所以万福阁也叫“大佛楼”。神仙就是让人景仰的.... 都说雍和宫烧香很灵,可以消灾解难。其实真正能解脱自己的人是自己。有一个笑话,有人在拜观音时,发现自己身边有个人长的很像观音,就开始询问。那人说我就是观音啊,拜观音的人说,你是观音的话,你还拜观音做什么?观音说: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求佛求来的是心灵的平静,实现还是要靠自己。 小贴士: 从雍和宫出来,做车到“新街口”,有一家清真口味的“华天小吃”。吃着焦圈,喝着豆浆,还有豆面丸子、豌豆黄、糖火烧、清凉莲子粥、艾窝窝,驴打滚。不仅好吃,而且便宜,一顿饭¥10几块钱,小弟我的生活还真惬意呢(谁让我叫饭饭呢,已吃为主,已省为辅) 目前雍和宫有部分还在修缮,想去的再等一下会更好。 PS: 1、据说里面的喇嘛都是本科学历,而且是英俊才高的“单身贵族”,白天在寺院“上班”,可惜我是女儿身,要不这份职业也挺适合我。 2、有很多佛像前面除了酥油灯外,还放了一瓶开过的二锅头,菩萨也喜欢“小二”?喇嘛GG们也挺辛苦,不能唱歌只能念经,不能跳舞只能做法,喝点“小二”也是快乐。 2006/10/10 15: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