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卢沟桥游记 |
[游记]卢沟桥游记 |
2007-07-16 |
6月17日,支部组织去卢沟桥。其实一直好喜欢北京这样老的景致,800年的桥,还有那皇帝亲书的“卢沟晓月”,还有,那鲜血染成的石板。 实际上,我并不太喜欢去战争过的地方,虽然几十年过去了,可是还是依稀能闻到硝烟和血腥的味道。走进宛平城的大门,沉重感压迫而来,铅色的城墙还留有子弹的痕迹。不敢多做停留,害怕一停留就回到那个年代。 宛平城的大门,努力用现代水平维持的古代的韵味。 远远的,卢沟桥出现了。之前查阅了资料,卢沟桥全长266.5米,桥墩平面呈船形,迎水的一面砌成分水尖。每个尖端安装着一根边长约26厘米的锐角朝外的三角铁柱,这是为了保护桥墩,抵御洪水和冰块对桥身的撞击;在桥墩、拱券等关键部位,以及石与石之间,都用银锭锁连接,以互相拉联固牢。这些建筑结构是科学的杰出创造,堪称绝技。我并不懂得建筑原理,只是在上面行走的时候,会想下这桥可真是坚固,800年的时间,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居然还没有像最近的某些桥一样倒塌,不得不谓是奇迹。 卢沟桥还以其精美的石刻艺术享誉于世。资料上说:桥的两侧有281根望柱,柱头刻着莲花座,座下为荷叶墩。望柱中间嵌有279块栏板,栏板内侧与桥面外侧均雕有宝瓶、云纹等图案。每根望柱上有金、元、明、清历代雕刻的数目不同的石狮,其中大部分石狮是明、清两代原物,金代的已很少,元代的也不多。这些石狮蹲伏起卧,千姿百态,生动逼真,极富变化,是卢沟桥石刻艺术的精品。我和一个学弟打赌,要数清那号称数不清的的狮子,当数到第69头的时候,我放弃了,因为许多的大狮子的背后、胸前、脚下、身侧还会有几只小狮子嬉闹,望着前面的桥上一排的狮子,形态、表情各异,不禁惊叹那些技术绝伦的雕刻师了。资料上说,一共有489头。 桥上神采各异的石狮 我很喜欢这个,因为它狰狞的样子很不可一世的样子 桥面有800年前留下的,凹凸不平,花岗岩的石板一块一块的,好想光脚在上面走走看,感受那石缝中埋藏的历史。大家都从石板上走过,800年过去了,修桥的工匠已经灰飞烟灭,只有桥板,还念着他们的名字。 旧桥面的遗址,800年前的手艺。 另外吸引我的,是那个“卢沟晓月”的石碑。汉白玉石碑,在石亭下,工整而不失潇洒的四个大字安静而沉默的守着历史,站在石碑面前,我不懂为什么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呢?大概晚上有月光之晖时大概会明白吧。留个想头,也是好的。 卢沟晓月的石碑。 最后参观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那时的历史,感受的更多的是憎恨和屈辱。我并不想说太多反日言论,只是,我实在没办法理解,人性,人心,怎么可以如此残忍?不可忘,不可忘,脑中岳飞的诗句突然明显:笑谈渴饮匈奴血……不想多说。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全貌 评论 (0) | |
原始链接:http://orangegyj.blog.sohu.com/51746921.html |
转自:35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