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宛平卢沟桥抗战纪念馆

[游记]宛平卢沟桥抗战纪念馆

2008-05-22    sohu.com

搜狐博客 > 张树立随笔论事 > 日志

2008-01-30 | 宛平 卢沟桥 抗战纪念馆

标签:日记

宛平城在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东。宛平县始于辽代,明时与大兴同为顺天府的首县。城建于明末崇祯十年(1637年),当时正是明朝的战乱时期,李闯王逼近京城,建此城以屯兵守卫京城。全城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总面积20.8万平方米。宛平原是明代顺天府下辖的京城附郭县之一,原名拱北城,清改称拱极城。辛亥革命后,宛平县划归河北省。1928年12月1日宛平县署才从北京城内鼓楼附近正式迁到卢沟桥原拱极城,作为宛平县县城,此地方始称宛平城。1952年7月宛平县撤消划归丰台区。宛平城的特点是:城内不设大街小巷,不设钟楼鼓楼,也没有集市广场。只有东西两座城门,东为“顺治门”,西为“永昌门”(清代改为“威严门”)。两门都建有城楼,瓮城和闸楼。城的四角各建角楼。城墙上有垛口,城墙四周外侧有垛口、望孔,下有射眼,每垛口都有盖板,城墙上还设有兵房。1984年重修了城墙、城楼和瓮城。宛平城是我国华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两开门卫城。宛平城西的卢沟桥是北京进出内蒙古高原、南下中原的唯一通道,宛平城因其特殊地理位置,也成为南来北往的商旅必经之地。清代以来,宛平城西及永定河两岸商户逐渐迁建城内,相继兴建酒肆、茶楼、驿站和祭祀庙宇,打破了单纯的军营格局。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宛平城成为“七.七事变”的历史见证,至今城墙上还保留着当年日军炮击宛平城的弹痕。1961年国务院将其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国家拨专款对城墙、东西2座城楼进行修缮,1987年向游客开放。20世纪末,北京市政府决定恢复宛平城明、清时期原貌,包括将柏油街道恢复为青石板面等。

“顺治门”背面 宛平东门“顺治”门正面 瓮城闸门 民国二十三年建宛平县衙,1937年“7.7事变”中在日军炮火中仅存房屋3间。1986年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拆除,2004年复建。 城墙及垛口、兵房。 卢沟桥第一小学大门。 驿站是古时候传递公文的人或官员过往途中歇息、换马的处所。 明朝设兵守防京师咽喉宛平,设拱极营。兵营一直延续到清朝。 宛平街铺 宛平西门“威严门”。 “威严门”西背面 浮雕画表现作为交通要道的宛平城繁华场景 旧时代的轿车 历史是一本厚重的书,牢记历史,开拓未来。

卢沟桥位于宛平城西,因横跨卢沟河(现名永定河)而得名。 卢沟桥是一座古老的连拱大石桥,始建于金代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昌三年(1192年)建成,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石桥全长 212.2米,加上两端引桥,总长 266.5米。美丽的石桥宛如一带长虹,横跨两岸,11个拱券洞门悠然卧在波澜之上,每个桥墩前的分水尖,像把利剑伸向兴风作浪的孽蛟,迫使它驯服地从洞门流过。此即卢沟桥上著名的"斩龙剑"(或称斩凌剑)。桥宽7.5米,共有11孔。该桥设计精美,结构合理、技艺高超,虽经金、元、明、清及民国诸代,至今桥的形制、桥基仍然完好。

天下名桥各擅胜场,而卢沟桥却以高超的建桥技术和精美的石狮雕刻独标风韵,誉满中外,实属古今世界上一大奇观。早在700年前,意大利大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所著《马可.彼 罗游记》中,就称赞卢沟桥是:“美丽石桥,各处桥梁之美,鲜有及之者”。可见卢沟桥的名气早已远扬国内外。

卢沟桥上千姿百态的石狮是举世闻名的。石桥上共有1.4米高的望柱 281根,望柱头上均雕有石狮。柱头上的石狮或坐或立,或仰或俯,高低错落,表情各异,栩栩如生。最为有趣的是大狮子身上最小的狮子才10厘米。大小狮子神态姿势极富变化,形成了石雕艺术长廊。到卢沟桥观光的游客,想知道桥上共有多少石狮,一下是很难数清的,民间有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明代《帝京景物略》也有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之辄不尽”的记载。许多游人试图搞清数目,但数来数去,眼花乱,最后只有作罢。1962年有关部门专门派人搞了一次清点,逐个编号登记,清点出大小石狮子485个,至此,应该说是“谜团冰释”了。。1983年,经有关部门认真统计, 确实数字为:大石狮281个,小石狮211个,共计492个。加上华表顶部石狮 4个,桥东端伏地大石狮2个,总计498个。也有一说在1979年的复查中,在485个的基础上又发现了17个,这样,大小石狮子的总数应为502个。 今后是否还会发现,谁也不敢来划这个句号。

卢沟桥还有4块石碑很引人注目,在桥东头马路北侧,有康熙重修卢沟桥时的竖碑,碑上记载康熙七年(1668年)修桥情况。桥西头马路北侧雁翅桥面上,有乾隆重茸卢沟桥石碑。雁翅桥北恻,有康熙题诗碑,诗为康熙帝视察永定河时所题。桥东头雁翅桥西北侧,有碑亭一座,碑正面为乾隆书“卢沟晓月”四字,碑背面刻有乾隆书卢沟桥题。“卢沟晓月”是燕京八景之一,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在这里赏月,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滔滔有声的永定河水,在月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卢沟桥上的汉白玉栏、柱、栏板,以及大小石狮在银光的微射下,更显洁白动人。当满园的晓月转到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景色之美可谓至极,确是赏月的绝佳之地。

1937年7月7日,盘踞于永定河西岸的日本侵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强行要过卢沟桥到宛平城搜查,遭到了国民党二十九路军的拒绝。于是日本侵略军就大举武装进攻桥东,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军民在宛平城和卢沟桥一带同日军浴血奋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经过8年艰苦奋战,日本鬼子终于被世界反法西斯的怒涛所吞没,1945年,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全面胜利!这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的第一次胜利。胜利来之不易,整个民族付出的3500万生命的代价!卢沟桥作为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而声震世界,名扬千古。 卢沟雄姿依旧在,永定水涸为草坪。 当年车水马龙道,如今只有游客行

转自:http://zhangshuli.blog.sohu.com/77956778.html45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