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卢沟桥

[游记]卢沟桥

2008-05-22    sina.com.cn

07年七月份,携幼子去向往已久的芦沟桥。

芦沟桥的鼎鼎大名,在我心里已经不知回响了多少次,这次能和儿子一起来,又逢上天高气爽的季节,觉得十分快意。记得汉口的江边也有一条小路叫做“芦沟桥路”,当年还是办理住房公积金时去过。那时还比较偏僻,别处去那的人还真不多,甚至有些破旧。那地临近江边,就在武汉二桥脚下,当年曾是日租界。汉口有很多纪念抗日的地名,比如著名的“张自忠路”。也许这里的偏冷,令我没理由地觉得“芦沟”就是河北一条沟吧,只是不解“七七”事变为何从这里开始。

从458下车,沿着路人指点,我们往东南方向寻找芦沟桥。远远看见的是一座城池-----“宛平城”。高高的城墙,城脚下有一溜儿倒盖的大黑缸,每一个缸上都写有白色的文字,远看触目惊心。近看原来是记载了当年(1937)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时杀死欺虐中国老百姓的罪行。儿子很好奇这是什么,听完我的解释后,看着城墙上的炮痕,小拳头握得紧紧的,说:“日本人真坏!他们打死我们,我们就要打死他们!”没想到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儿子启蒙了爱国教育,国恨即是家仇。

过了宛平城,眼前豁然开朗,一座美丽的白色石桥凌架在河上。更难得的是桥前面,应该是桥东南吧,有一个大广场,使这桥在开始的气势上就与众不同,将桥衬托得更加磅礴。就这一眼、一刹那,一股浩然之气从足心涌起,真是太美啦!走上石桥,一溜儿的石狮子立即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不由拿起相机与狮子合影。儿子兴奋极了,专门挑有母子狮合影。抬头远望,视野极为开阔,桥的左右各有一条公路桥和铁路桥,川流不息。桥下的河床想必就是永定河了,昔日汹涌的河水已不见踪影,平坦宽敞的长满青草。如果忽略掉这是河床,就象是一个巨大的足球场。可是桥东的河床中心却有一个不知是谁的坟墓。是谁会选择长眠在这里呢?太奇怪了吧。

河里的水听说是由于上游的水库截流而干涸。来到这里不得不提马可·波罗,因为他与这桥的缘份。他在元代来到中国,大约是桥修建好后的七八十年后见到这座桥,震惊于它的美丽,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这个称誉到现在也还不过份吧!当时桥的两岸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商者如云,又风景如画,怎么不让人赞叹流连呢!连康煦乾隆也爱上了这里,认为听着永定河滔滔的水声,看月光映在桥上的汉白玉石栏杆、石柱子、石狮子上,感受着徜徉的河风,是多么惬意的事情。乾隆还亲笔题写了“芦沟晓月”,并刻碑纪念。盛名远扬的桥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被践踏了八百年的桥面变得沆沆洼洼。桥中间的一段故意没有重修,而是用栏杆围起来给向人们展示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厚重。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桥还在担负者附近居民的交通过往,不时地有乡民由南而进,往北门出去。祖宗的福泽仍在延续。

不知道在桥上来回了几次,不舍得走,日暮下的芦沟桥静静地变幻着另一种气度,我只有再找机会来看了。穿过宛平城,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c761b3201008b2p.html34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