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卢沟桥游记之宛平古城与卢沟桥 |
[游记]卢沟桥游记之宛平古城与卢沟桥 |
2008-06-10 yiqilai.com.cn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在纪念“七七事变”这个令人难以忘却日子的前夕,我们特意来到了闻名遐迩的宛平古城及卢沟桥观光。宛平城位于北京城西南15公里处,一上出租车司机就招呼在先:“现在正逢早高峰时段,路上可能会堵车。”果不其然,化了40多元坐在车上一个多小时后才抵达,算是领教北京堵车的厉害了! 宛平城是一座建于明朝末年用以拱卫京都的拱极城。1937年7月7日,这里爆发的“卢沟桥事变”点燃了抗日战争的熊熊烈火。这儿有一段悲壮、激越的民族记忆,面对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中华民族昂起头颅,挺直脊梁,万众一心,不屈不挠,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自己的家园,谱写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在宛平的古城墙上,我们看到了六十多年前留下的累累弹痕,卢沟桥的石栏望柱上,当年日本侵略军的弹痕犹斑斑可见。 宛平城,是一座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古城,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处纪念地。城内建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遗憾的是该馆正进行内部整修暂不开放。从东门到西门的宛平大街两侧,所有的房屋全部新近建成仿古建筑的样式,城东侧被辟为“抗日战争烈士陵园”,城楼上有“七七事变纪念馆”和“中国古桥陈列馆”,不知何故现都不对游客开放。 我们走出东门的古城楼,远远就望见了卢沟桥前的一大片guang场,化10元钱门票进入卢沟桥文化旅游区,空旷的场地一侧是新建的铜质雕塑群,再往前就是建于公元1192年的卢沟桥了。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的卢沟桥,与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同为中国三大古代名桥,均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列于三大古桥之首的卢沟桥,又因“七七事变”而闻名天下。当年,中国守军在此打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枪,卢沟桥也由此成为国人引以自豪的英雄之桥。如今,为了保护好卢沟桥的古迹,北京政府在古桥北面另建了一座新桥---京石公路桥,横跨于永定河上,担负起公路运输的重任,而卢沟古桥现在成了旅游景区,只准许行人步行通过。 卢沟桥桥头的东西两端均竖有汉白玉的华表,桥畔的两头还各筑有一座正方形的碑亭,每根亭柱上的盘龙纹饰雕刻得精细至极。桥东的石碑正面是乾隆所书“卢沟晓月”四个大字,石碑的背面是乾隆书写的卢沟桥诗。桥西的碑亭为康熙题咏永定河诗石碑,旁边另一座碑上则记载着康熙二十七年(1698)重修卢沟桥的经过。 我们漫步从卢沟桥的一端走向另一端,古桥全长有266米,桥身全部是用白石建成的,桥的两侧有一根根望柱,柱头雕刻着莲花座,座下是荷叶墩。望柱的中间嵌着栏板,栏板内侧还雕有宝瓶、云纹等图案。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古桥两边望柱石栏上雕刻的石狮子,这些金、元、明、清历代雕刻留存下来的石狮子蹲伏起卧,千姿百态,生动逼真,极富变化。 想起乘车来宛平城的途中,出租车司机说北京地区流传一句歇后语:“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数不清”,意思是说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你根本无法能数清楚。我有点不相信,所以一踏上桥头就开始边走边数,可数了一会却自动放弃了,因为桥中间有一段凹凸不平的桥面,那些坑坑洼洼的车辙印引起了我的好奇心,看了铜碑才明白,原来这是卢沟桥旧桥面遗址。 北京市文物局与北京丰台区卢沟桥文化旅游区联合镌文:“卢沟桥修复工程于1986年开工,1987年7月竣工。为了保存古迹,现将旧桥面条石保留一部分供参观。请注意保护,勿践踏、损毁。”哦,游人是不能走到上面去的,那就只好站在铜碑前面留个影了。卢沟晓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慕名前来卢沟桥参观游览的游客还真不少。卢沟桥的桥上石栏刻狮,林林对峙;桥下的永定河水声潺潺,晓月流光。 |
转自:http://www.yiqilai.com.cn/bin/view/travel/%E5%8D%A2%E6%B2%9F%E6%A1%A5%E6%B8%B8%E8%AE%B0%E4%B9%8B%E5%AE%9B%E5%B9%B3%E5%8F%A4%E5%9F%8E%E4%B8%8E%E5%8D%A2%E6%B2%9F%E6%A1%A530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