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雨流芳-丽江行记

[游记]天雨流芳-丽江行记

2007-07-27    ctrip.com

作者:渝平

1, On my way

从昆明到丽江竟然要9个小时的大巴!出发前尽管已经在网站上了解到了行程的漫长, 但是上车那一刻还是不免有些心惊胆战。还好高快旅游的车况很好,都是BENZ或者VOLVO,坐着很舒服,加上是第一次入滇,心情很兴奋,沿途油画般的景色也让人忘却了乘车的疲劳。

至大理整段都是高速路,323公里只用了4个小时。一出大理市路便变的窄了起来,只有双车道,而且穿过不少村庄,车慢了很多,仅仅200公里就占用了5个多钟头。令人开心的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的“洱海月”一直伴随着我们近一两个钟头。清澈如镜、青山为屏的洱海一直和“高速”路蜿蜒相随,隔着绿油油的稻田望去,真是烟波无际,美不胜收。纵使我这个从小在真正的大海边长大的小子也不由得心神荡漾,赞美了起来。这大概是云南送给我的第一份礼物吧!

“洱海清,大理兴”、“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洱海”路边的标语让人看了很是舒服。难得当地政府能有如此远见。相比很多高喊着保护环境口号的其他地方,现在的洱海还能保持清澈如许,真不知道是当地百姓之幸还是洱海自身之幸。

很多村庄原本都是依偎在远处洱海边的,因为有高速路的原因,于是便有很多村民在路的两边建了很多路边小店,说小其实也不小,很多都是两层的古典样式的楼房,前面是饭店后面还有客房。下午六点,大巴车在其中一家叫做“九红鱼庄”的地方停了下来,司机让大家都下车吃晚饭。对于高速路边的饭店,我一直是心存恐惧的。忍了半天,耐不住腹中辘辘,终于迈了进去。

原以为店中的伙计一定会闪着贼亮的眼睛赶紧拍马过来招呼,谁知坐了半天竟然无人打理。难道这里不吃饭也可以有座位坐?我抬头四处张望,大门上的一副对联差点让我晕倒——这边是“欢迎光临”,那边竟然是“吃饭请讲”!!

我不禁想起了《大话西游》里罗嗦的唐僧在咕囔着“悟空~~,你有话你就说么,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呢………” 可直到后来真正走进了大研古城,我才恍然明白,“吃饭请讲”这个看起来搞笑的四个字,也折射着很深的纳西传统。

讲吧,不讲我怎么有饭吃呢?问了问价格,竟然完全没有路边店宰人的样子。洱海产的鲜活鲤鱼18块一斤,米饭一块五毛钱管饱。一个纳西婆婆站在一个大大的竹笼边给客人分发米饭。想起前些日子在曲阜,同样是在一家远离孔庙景区的小饭店里,小小一盘几十个海瓜子孔丘的子孙们都敢讹我40多块,真让我怀疑圣人的光芒也走偏了。

抵达丽江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忘记了丽江的这个时间并不是很晚的意思。因为是高原,直到晚上八点钟,天才刚刚完全黑了下来,街头上还满是行人。打个车直奔预定好的“嵌雪楼”酒店,暂且忍住门外种种美景的吸引,洗洗澡钻进被窝大睡一通,养足精神准备开始明天的饕餮大餐。

2,大红灯笼中包裹着节能灯泡——迷茫的大研古镇(上)

昨天睡的真好。大约是清晨5-6点钟的样子,我被窗外画眉的清脆的叫声叫醒,眯着眼睛听了一会儿,起身走到走廊上,竟然没找到鸟。一阵微微的凉风夹杂着树的气味扑面吹过,抬眼一看,远处竟然有一道彩虹!!老天爷真够意思。而这种好天气也一直延续到了随后的几天的旅行中,在玉龙雪山乘索道下山时我们甚至再次看到了彩虹。

很幸运住在了“嵌雪楼”。她其实本身就是丽江的一处景点,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除了房客外,游人进入都是要购买门票的。“嵌雪楼”的小院子布置的很是精巧,古树、各种盆景相得益彰,处处都是风景。并且因为酒店处在狮子山脚下、大研古城的正门口,坐在“嵌雪楼”的餐厅中整个古镇的全景便可以尽收眼底。

匆匆吃过早餐,我们便迫不及待地窜进了古城。

八点多钟,古城中的很多店铺还没有开张,游人们便流水般的涌入了。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青石路面、四处都是别致的古楼、小木桥、潺潺的溪水,走累了路边有简单的木椅供游人小憩。偶尔蹒跚走过一个的身着传统服装纳西族老嬷嬷更是让人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更别说耳边不时传来阵阵的马蹄声和铃铛声。一切都如同以前看过的各种关于丽江的风景照一样,但每个细节又绝对是你所想象不到的。走到巷子深处,真正的溶身其中更是别有一番风味。要征服一个人,古镇的只需一个角落也就足够了。

而路两边则是密密麻麻的林立的各种店铺,因为已经是最为著名的旅游城市,古城内酒吧、客栈、衣服店、传统首饰店和纪念品店已经是无处不在了。所幸,每个店面的风格都各有特色,一个一个看下去也挺有意思。在丽江,很好的一点就是商家很少纠缠客人,甚至你走进一家店里,老板也只是忙着自己手上的事情,偶尔会搭理你一句,看你不买也就算了。而在酒吧里有很多卖花的女孩子,也会走到客人身边问一句“先生给小姐买朵花吧”,只需要你说一句YES或者NO,绝不多言。这大概就是我途中看到的“吃饭请讲”的哲学吧?

大家都是慵懒的样子,连街头的小狗也不例外。古城街头有不少小狗,都是那种矮矮的。一个一个在街头无忧无虑的在路上摆啊摆啊地走着,一不小心,你会踢着他们的屁股。偶尔你叫他们,小狗也都是爱搭不理的样子,或许会停下来看看你,眼睛里既没有恐惧也没有献媚,然后继续溜达。

在丽江,不要想去寻找什么,那样可能会让你失望。而古城每一处巷子给你的感觉而又绝对是超乎你想象的。

3,难道真的要我们穿着草裙,吃生肉你才高兴?——迷茫的大研古镇(下)

古城从未远离尘世。街头上各种各样的游客会不时把你从梦中拉回来,也许你根本没有睡下。

游人一批一批地涌入,几乎没有安静的地方。脚步声盖住了流水声,各色现代的服装挡住了古楼。而我以为是风景的两个穿着纳西古装牵着白马拿着猎枪的老人也是为了和游人付费合影的。到处都是一片热闹的景象。于是我开始怀疑,传说中那种在古城发呆是否真实。我甚至怀疑,那些为古城改航班、撕机票乃至举家迁徙的传说是否真的有意义。于是,我开始尽力宽慰我自己,晚上的古城会安静下来,那时我会找到我想要的。

晚上八点,第二次步入大研古镇。更多的人群涌了进来。四方街上,穿着民族服饰的纳西姑娘站在河边的石凳上和对面酒吧的客人对着歌。唱什么的都有,从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到“嘻唰唰”,河两边的人拼命地喊着“呀索,呀索。呀呀索(纳西语:好,很好,很很好)”。叫一杯啤酒,你很容易被周围的歌声刺激的兴奋起来。靠窗口的座位是有最低消费的,即使这样,一批人离去,窗外的人还是迫不及待的从窗户上爬进去抢占最好的位置。而服务员们则不时的暗示你,不多吃喝点东西是对不住这么好的地方的……

我不由得担心我会被比白天更密集的人群挤到河里去。喧嚣的歌声不亚于北京的三里屯,猩红的串串灯笼和疯狂的男女更让我想起了三月的烟花扬州。不管你梦到了什么,丽江就是这个样子,已经没有什么能让人们安静下来。觥筹交错中,我终于发呆了……

我当然不是第一个鄙视丽江商业化的人。2005年十月的《中国国家地理》中“中国最美的古镇”评选,丽江大研已经没落到了入选的最后一位。很多很大很大的专家们尖锐的批评古城已经离淳朴越来越远了,甚至提出了保护传统文化的硕大口号。可是怎么保护呢?用一个笼子把古城锁起来吗?黑龙潭公园的门票都涨到60块了,经济杠杆飞快的调整着,可还是挡不住潮水般的游人。

后来,在路边遇到一个给自家出租车拉客的纳西妇女。她告诉我,因为旅游开发,他们家的地被征用了,每亩补偿一万多,她家的四合院子也出租给商人了,每年十六万。她们用这些钱在丽江新城买了房子,买了车子跑出租……我惊讶道,你们很有钱啊。她客气的说,家里还有两个娃娃要养,上面还有老人。可这些究竟遮盖不住她对自己生活的自豪。

专家们吃饱了酒肉后谈论的东西叫做文化,可普通老百姓相信的只有生活。谁都没有权利用所谓文化的幌子让当地的纳西人民继续着过去穿粗布,吃黑麦,点油灯的生活。丽江的改变是没办法阻止的,即使绕着圈子载歌载舞的当地群众也不过是景区事先安排好了的风景而已。但是我相信,纳西人是更加幸福的。至少她们脸上的笑容不是虚假的。

弱势的文化被先进的东西所吞噬就如同灯笼被灯泡所替代都是不可避免的。你可以复制甚至记录过去的痕迹,但是你终究不能改变历史的方向。而受到保护的东西往往是不长命的。

回去的路上遇到了“嵌雪楼”的一个纳西服务员,没有穿工作用的纳西蓝裙,而是换了一套运动服,看上去更加美丽。

4,灵魂归处―玉龙雪山

实际上在逛古城的当天下午我们就去了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是纳西文化的最大标记,也是所有纳西灵魂最终的归宿地。雪山共有13座主峰,最高峰海拔5596米,据说也是人类唯一没有征服过的山峰。纳西的第十三代土司木增(1587-1646)在成仙前曾经预言“四百年后,玉龙雪山崩塌,金沙江水断流,那时我将让丽江重新获得繁荣”。四百年后的一九九六年,丽江发生了七点二级的大地震。地震造成玉龙十三峰中的一座山峰崩塌,滑落的石块和山体阻塞了金沙江,使其断流四十分钟,后联合国拨款亿元用于古城和木府的修复。丽江古城竟然真的一震成名。

丽江有七路公交车通往玉龙雪山,所谓的公交也就是一辆仅能容纳下5个人的长安之星,每个人收7块钱。可真要上了车,司机就会向你推荐骑马上山或者带你逃票(当然要额外付费),否则是不愿意仅仅为了车费才带你走的。司机告诉我,他们都是雪山脚下的居民,因为开发才搬到城里来。作为补偿,他们几乎垄断了整个开往雪山的路线。而因为是山脚下的居民,他们也可以唯一不用买票和缴纳古城维护费(一共120块,逃票每人收80块)进入雪山。他们带人逃票景区也是知道的,可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

提心吊胆的终于逃票成功,进入雪山景区。远远的便看见侯车亭中间树立的冲天的东巴神的雕像,在蓝蓝的天空下绝对醒目。远处就是雪山了,正当我为炎炎夏日还能看到皑皑白雪的时候,有人告诉我,那白白的东西不是雪,而是风化了的岩石。

到玉龙雪山你一定要有足够的准备,我不是说什么氧气瓶或者羽绒服,而是足够的耐心。买票后,你会拿到一张乘车卷,上面写着A-Z的字母。我买到的是N,而候车亭里面才刚刚叫到J。没办法耐着性子等吧。先座大巴驶往索道口,当车开到索道口后你才发现,前面还有S+S的队伍在排着等待索道。整整花了一个小时才排到我们。后来遇到一个在大索道工作的女孩子,听了我的抱怨竟然说我们已经很幸运了,正常时,我们应该排3-4个小时的队……

终于坐上了索道,缓缓的向冰川公园驶去。沿途的景色自然不必说,当我们真正踏上雪山的土地时却真正的感受到了一种震撼。高耸的山峰置入云霄,朵朵白云围绕着山峰,你看不到山的最高处,有时都分不清哪里是雪哪里是云。

山上并没有想象中的冷,太阳照在身上反而有种懒洋洋的感觉。可是高原稀薄的空气让我有些心跳加速,耳朵也嗡嗡作响。不得不深深的吸气。前方的神秘吸引着我有点艰难的一步一步的向前挪动。尽管都是已经铺设好了的木梯,可我还是花费了很长时间才走到公园的最高处。从未如此真实的接近雪山。坐在最高峰的山脚下,大口的呼吸山上纯净的空气,冷风都似乎都停止了。相机已经没电了,不知不觉中,今天已经拍了140多张。

下山时,远处下起了急雨,一道彩虹横跨在两座山之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宽的彩虹。

5,金沙江的震撼―虎跳峡

怀着对大研古城的些许失望,而又为了不被当地居心不良的司机糊弄,第二天我们报名参加了旅行社的虎跳峡一日游。

云南的山路真的很可怕,剧烈的上下坡是家常便饭,而且不时会有一个急转弯。我真的很佩服能把这么长的大巴操纵自如的司机们。车在11点左右到达了具有长江第一湾之称的石鼓镇。所谓的石鼓就是一块很大的像鼓一样的石头,据说原来是具有预言国家兴衰的灵性的,其上的一道裂纹会根据战乱还是太平一张一合。很多镇上的老人都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见过这一奇迹。可惜文革的时候大石头被红卫兵小将们糟蹋了。现在外面包裹的都是水泥。

金沙江与澜沧江、怒江一起,传说本是三个姐妹,为了寻找爱情一直并肩在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中穿行。到了丽江县的石鼓,江水被大山挡住了,其他两个姐妹都只能选择流往南海,唯独金沙江突然来了一个百多度的急转弯,掉头折向东北,形成罕见的“v”字形大弯,人们称此为“长江第一湾”。

但站在江边上是无法看到诗人描述的弯弯蓝月亮的。港口边有可供漂流的充气筏,每个人168块,我们决定近距离接触这个滋养着中国大半疆土的水域,便几个人联合起来要挟售票员,最终给了我们不小的折扣。上了筏子才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整个航程约一个小时,虽然江水不是很激昂缺少了不少刺激,但沿途的层峦叠嶂山水相衔的美景却让人大饱眼福。老实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宽的江河。

吃过午饭赶往虎跳峡已经是两点了,导游给大家两个小时的时间徒步游览上跳峡。来回5.2公里,一条山路岩壁上开凿而出,每隔不远便有工作人员提醒行人贴着山行走,防止山上掉下落石。太阳很毒,照的四处都是明晃晃的。只有侧旁的金沙江不时翻滚着湍急的水花。整个山路很陡峭,悬崖下面就是江水,所以这里也是纳西人“殉情”的场所。

山回路转,见一白壁雕刻着“玉壁金川”四个大红字。旁边的山上的流水还不时形成一调窄窄的瀑布。也都是游人争相拍照的地方。越往前走,水声越大了起来左手一看,已经走到了虎跳峡所在,一块三角型的巨石矗立在江中,忽然变窄的江流便被激怒一般咆哮着跳跃过去,响声震天,还不时掀起一阵阵水雾。在岸边,旅游开发者们还画蛇添足地弄了一个老虎的雕像弓在那里,唯恐大家不知道老虎是怎么窜过江的。

据说更壮观的还是中跳峡,不过因为路况很差,随时有被山上滚下的石头砸死的危险,已经很少有司机肯去了。听说也有人徒步前往,这大概是真正的驴子了。

两个小时刚好赶一个来回。回来的路上大家被太阳晒的都蔫了。上了车导游便匆匆忙忙拉我们去了拉市海湿地公园。过去这里是看鸟的地方,不过我们去的时候没有什么珍奇的鸟,连麻雀都没看见。骑马和坐船是景点盈利的重要项目,不过看景就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了。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草地中间一颗不知名的树,似乎是整个湿地的唯一,很显眼,也衬托出了不错的美景;另外便是出其不意的马粪蛋了。

6,天雨流芳-土司的家

神奇的传说让我对纳西的木氏土司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沿着大研古城的小河,你很容易就找到了木府。站在高出望去,木府建筑物屋顶的青瓦的颜色明显比其他平民的要深很多,所以在整个古城显得格外耀眼。

天雨流芳是进入木府的第二道牌坊,字面上是皇帝的恩德如天雨一般滋润了纳西的土地。而纳西语中这个则是一个祈使句“去读书吧”。明朝木土司的幽默感不由让我笑了好大一会儿。而对这个“读”字,我也研究了很长时间,路边很多卖纳西文字装饰品的商店中,都是一个单独的“读”字就装裱成一副字画来出售的,刚开始我还以为是汉语中的“福”字。两个字也的确看起来有些相像。

整个木府的6座主体建筑大殿中,三层的万卷楼排列第二,仅仅在面临正门的议事厅之后。由此可见,对于读书,木氏家族的确是非常非常重视的。而世袭的几代土司中,也的确有不少人有着很深的汉学修养。

最后面是一座道观,木家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木增土司叫做“声白道人”,纳西人传说他最后得道从一颗树上成仙而去。而实际上,他更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噶玛巴的传人。从第七代木氏土司开启,家族便逐渐接受了藏传佛教噶举派。而尽管如此,藏传佛教也终究没有能够取得统治地位,在纳西地区,传统的东巴教、汉地的道教、藏传的佛教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和平共处,纳西人对各方面都存有畏惧,可又不分彼此,不加排斥。所以你从古老的纳西族建筑上也可以看出来,很多屋子里面同时供奉着东巴神和密教的佛而屋顶上又用道教的八卦作为装饰。这也是纳西人的性格的一种表现吧。

7,只为传说而存在-宁静的束河古镇

无论什么都不能掩盖丽江的美,可我终局不能接受从一种喧嚣跳进另外一种喧嚣。于是在一个下午,我们来到了束河。这是一个刚刚开发的古镇,距离丽江市区仅仅3公里。当然,我们又是被一个束河的司机“劝”着逃票进入古镇的。

清朝时期木氏的丽江古城逐渐没落,但临近的束河镇却逐渐的发展起来,她是曾经的茶马古道重镇,历史甚至比丽江还要久远。尽管比邻丽江,但是因为刚刚开发,还没有被太多的旅游者所践踏,束河保留着更多的质朴和古香古色。

束河的美的让人咂舌。古老的房屋,幽深的小巷,安静的街道,还有背着手走路的纳西妇女以及无所事事在客栈发呆的外乡人都让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惊喜———那不是我寻找的丽江吗?尽管,街道两边同样不乏酒吧、商店和客栈,但是因为游人很少,所以大家都慵懒了很多。这里的酒吧不会为一个座位的翻台而煞费苦心,也不会因为客人的消费去打扰客人的兴致。我们小憩的“熊猫小堂”甚至会为哪怕一个客人而生火熬上一锅酸梅汤。而生产酸梅的树就生长在你的眼前。坐在靠近溪水的座位上,随便翻出一两本杂志,漫无边际的看着,时间就这样慢慢被温柔地谋杀了。

不得不赞美束河古镇的水。束河的水晶莹、剔透,悠悠的在村子里四处游荡着,你到处能看到她的身影,卷着让人眩晕的花纹,不时还调皮的转上一两个小小的酒窝,还是那么简单的哗哗声,却让你一点也不感到单调;水下面长长的水草如同长发般随着溪水左右摇摆着,看着看着,你就会呆了过去。

九鼎龙潭是必定要去的,一个不大的潭子却有着翡翠般诱人的绿色。各色的鲤鱼在里悠然的游动着,偶尔冒上来吐个泡泡。潭子边上是数颗弓着身子的垂柳,让人不禁迷惑是否来到了江南水乡。走廊上几个纳西老人听不懂在聊些什么,既不像是在探讨什么得失成败,也无关乎是非对错。就这么你一句我一句,声音不大,不紧不慢,如流水般飘过。

晚上宿在了束河。村子里弥漫着稻草燃烧的清烟,不时还有晕了头的公鸡胡乱打着鸣。村子里的人更加少了,偶尔看见一个老婆婆背着沉重的柴禾或背篓蹒跚而过。

8,TIPS:

A,纳西女人:

纳西女人是最勤劳的,有人说“找个纳西婆,当作骡子驼”,更有人说“一个纳西女人相当于9头驴”。现在可能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可的确是这样,纳西族女人是家庭的劳动主力和经济支柱,而纳西男人要做的主要是唱唱歌,喝喝酒。早上六点,你能看到纳西妇女背着满满的背篓早起务农,晚上9点你在四方街,仍能看到抱着笸箩出售各种简单物品的纳西妇女坐在石凳上不时打着盹。

B,丽江的小动物:

丽江的地面是属于小狗的,那种矮矮的小狗,即使农民家养的也是这种傻乎乎的小东西。一看就知道不是用来看门防贼而是用来玩的。在束河的桥头,我甚至看见一个当地的纳西人牵了三只狗。房顶当然是属于猫的,都是慵懒的样子,天气好它们会出来晒晒肚皮。

C, 探索纳西文化:

到丽江来就是来消遣的。如果你抱着探索少数民族文化这一伟大课题,那建议你启程前卖掉自己的房子,打法了自己的爱人,然后揣着大把的票子出发吧。这里能满足你最大的好奇心。

D, 美女:

在纳西人看来,黑黑的胖胖的才是美。据说是因为喝的水中碱性成份很多,不容易胖起来。所以当地人称帅哥为“胖金哥”,美女自然是“胖金妹”了,胖读PAN。

(1)

(2)

(3)

19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