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旅行攻略十渡农家院旅游咨询行程安排 |
[游记]旅行攻略十渡农家院旅游咨询行程安排 |
2007-07-16 elong.com |
醒来已是九时半了,洗漱收账,就着溪水吃了两个干馍馍──也是从牧场採购的,我们早已习惯了吃过了“保质期”的食品。 过了桥路就分岔,我决定走有马粪的路。走不多久又分岔,从地图和资料上来看,该进入玉曲河谷了。踌躇中有个神祕的念头在心里闪过:走上山路。便决定跟着感觉走──上山。一路惶恐得厉害。好在上坡路不长,不久就发现自己已在半山腰了,一眼望去,都是沿半山腰的平路,并且听到了山谷下的水声。 智美仿佛吃错了药,一路走在我前方20来米的地方,怎么也赶不上。 路边一会儿是密林,一会儿是光秃秃的不毛之地,路面也时好时坏。看到大河了,浑黄似澜沧江。 渐渐地,水快喝完了,吃了最后两块奶渣,压缩饼干无论如何不敢动了。天一阵晴一阵阴,一晴就晒得人发蔫,一阴我们忙不迭拿出所有盛器准备接雨水。 我仔细搜索路面,试图找出点人或牲口的痕迹来支撑我信心。终于发现了胶鞋印和马蹄印,还有马粪,而且看起来挺新鲜,心里颇感安慰。虽然还不知这条路是不是通往甲朗,但肯定能通往有人烟的地方,找到人就好办了。 “我想北京的乐啤露。”智美说,还夸张地大声吸口涎,“没喝过吧,以后来北京我请你喝。” “到甲朗一定找只鸡煮了,想吃肉都想疯了。”我说。 “同意!”智美吹唿。 转眼下午四点多了,我们还是一座山没完没了的绕,我们期待碰上个人,偏偏老鼠都见不到一只,感觉仿佛是走在没有生命的外星球上。双肩越来越酸疼,绝望到了极点。 “知道绕过这座山前边是什么吗?” “还是山!”智美头也不抬不假思索地回答。 我想笑,可笑不出来。 可这条路真美,更重要的是它所积淀的歷史传奇色彩,我们仿佛走入了时光隧道,想象着当年这一路马铃叮当,吆喝声响遏行云,那深夜里啪作响的篝火,清晨缕缕的炊烟,遭遇劫匪时的刀光剑影,还有一幕幕行商们兴盛衰败的悲喜剧。这条古道给我的满足感是其他任何路所不能给予的。 转过一座山,前方峡谷之间豁然出现一抹绿色。用200毫米长镜头观望,清清楚楚是一块块的田畴。强忍住心里的狂喜,告诉智美今晚有鸡吃了,也不用住帐篷了,我对每天搭帐收帐已经烦透了。智美问有没有澡洗,我一愣,“有热水洗脚。”我含煳其辞。 转过一个山脚,一个藏女蓦然出现在面前。她也正用惊奇的眼光打量我们。在这个与世隔绝的角落,她一定从没见过我们这样身背大背囊、足登登山靴,挂好几部相机的人。 我迫不及待地问这个藏女这里是什么地方,她摇头,一双清澈的大眼一眨不眨地看着我们。噢!我忘了她应该不会汉语,便以手遥指前面的农庄问:“甲朗?” “甲朗!”她使劲点头。 “玉曲?”我又指指那条大河。 “玉曲!”她又点头。 这一刻我真想上前拥抱她。我实在无法表达对她的感激,就因为她是两天里我们见到的第一个人。 藏女招手示意我们跟她走,并要过智美胸前的小包替她背。近八点才走进甲朗村。身后已不知不觉跟了一大帮当地村民。 一眼看到小卖部,急不可耐买了三罐健力宝,坐路边狂喝,一罐赠给了那位藏女。一连串响亮的打嗝声引得围观的村民哈哈大笑。小卖部老板是个年轻藏族小伙子,挺帅,抱着个婴儿。他略通汉语,艰难地告诉我们他叫平措,抱着的是他儿子。 平措家有一个挺大的院子,院子里养着大大小小的一群黑猪和两头牛,我们必须踩着没脚的牛粪猪屎爬上二楼。 这一带的藏族民居一般都是带大院子的二层楼房,底楼和孩子用来养牲畜,二楼是卧室和厨房,二楼楼顶是个平臺,用来晾晒庄稼,平臺一边搭了半截房顶以储存东西。每一层都在楼板中间开个方形天窗,用于透光和出烟,梯子就架在天窗口。房子的外墙用泥土夯实刷上白灰,楼板都是原木上架木板,房顶平臺是再在木板上覆土压实。这里土质粘,雨水少,这样的房子很结实。 我们害怕虱子,提出住平臺。平措“古道热肠”,嘱咐我们随便吃随便住,一切免费。 去水渠边洗漱,我已四天未洗澡了,不管三七二十一脱得剩一条裤衩抹开了肥皂。水渠正在村路边,一群村女背柴草经过,掩面大笑,羞得背转身,我赶忙躲到一边,让她们加快脚步通过。几个村女朝我以手指往脸上刮羞。 洗干净了,精神一爽,该去整吃的了。村里的鸡是用来下蛋的,绝不肯卖,也没有新鲜或腌制的牛肉羊肉卖,只好去平措的小卖部买了两个军用红烧猪肉罐头。又到主人家地里拔了棵白菜,讨了几个土豆,洗了切好全搁锅里煮,米饭主人家里有。等智美洗完澡回屋,香气扑鼻的晚餐已经准备好了。 晚上在平臺屋檐下舖开双人防潮垫,钻进睡袋。头上没有了遮挡倒是另有一翻风光,月明星灿尽收眼底。没有了安全隐患,前路又是一片“坦途”,这一夜便睡得特别安祥。 藏家宾馆 梦到自己背着大包与智美在山中狂走,醒来告诉智美,智美称也做了同样的梦。 仍然租不到牲口,平措硬塞给我们几大把他自家树上结的核桃。 路况好多了,宽而平,上下坡也不多。一路都是沿玉曲河谷走。过去的马帮从德钦到甲朗要走3天,我们用了4天,真为自己骄傲。 甲朗有3个自然村,邓安、玉贡、龙西,一路民风极纯朴,遇到的人都放下手上的活儿热情地向我们招唿,只是无人通汉语。途中我们遇到一支从察瓦弄到德钦的马帮,虽只有七、八匹马,却让我们激动了好久。在札让村头有一小伙招唿我们歇一下,顺势递上烟和他聊起来,他居然懂汉语。问他愿不愿做我们的向导,到碧土30元,他欣然同意,大喜。 在他家喝酥油茶,吃了荞麦馒头。出发时他背智美的大背囊,我背自己的大包,他还有个同行的亲戚背了我们俩的小包。 这一路速度快了至少一倍,我跟小伙子边走边聊,他叫格桑嘉措,23岁,过去在拉萨上学,因为打架被开除了。 下午七时许到碧土。格桑嘉为我们张罗找住处。我看中一幢楼房黑窗白墙的特别干净,谈下来两人35元一天,任吃任住。又替我们找牲口,找到一匹毛驴,走三天到扎玉区,共400元。后来得知这个价贵了点,慢慢找可以找到更便宜的。 我们仍住藏民家二楼平臺,我们喜欢上了这种半暴露的住所,戏称之为“藏家宾馆”。 阿妈啦很是热情,背上好大一桶水颤颤巍巍上平臺给我们洗漱。我又去要来一暖瓶热水,让智美洗上了热水脚,两人积存多日的脏衣服也都洗了。 去小卖部疯狂採购:健力宝、奶粉、青稞白酒、五牛香烟、方便面、挂面、午餐肉罐头、火腿肠、蜡烛……老板乐得合不拢嘴。 碧土海拔2800米,没有想象中的繁华,没有招待所和饭馆,小卖部也只有一家。它不过是这一带的菌子集散地,所以七、八月雨季才显得人气旺些。碧土有马帮道通察隅和察瓦弄,这是滇藏茶马古道的分支,据说路极其难走。 “藏家宾馆”里还借宿着一位藏族商人,来此收购菌子,汉语极好。常见一些捡菌子的山民来此跟他交易,从大袋子里倾倒出大堆的菌子,用杆秤称,按斤付酬。商人向我们介绍这种叫牛肝菌,那种叫羊肚菌,还有青钢菌等等。菌子的价格按其品种和新鲜程度从5元1斤到20元1斤不等,松茸就更贵了。商人收购后一部分新鲜的从昆明空运到东南亚各国,一部分送厂里加工盐渍。商人有一部手机,却收不到信号。 有了收菌子的商人,我们的晚餐自然少不了美味的炒菌子,加上主人的青稞酒和我们的肉罐头,堪称丰盛。 半夜院子里驴鸣狗吠,常被 |
转自:http://bbs.elong.com/redirect.php?fid=28&tid=263987&goto=nextnewset39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