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南之行——丽江游记

[游记]云南之行——丽江游记

2007-07-28    sina.com.cn

9月1日早上,依然是李师傅开那辆桑塔纳3000,我们从大理赶往丽江。

路上三个小时的行程,一路都是风景,并不觉得枯燥。途经一片沼泽的时候,李师傅介绍道:“这里就是洱海的源头,但是叫什么名字,实在想不起来了。”我脱口而出:“洱源!”“对对!你怎么知道?”嘿嘿,洱源这个名字,当初研究地图的时候注意过,那时就在猜测,是不是洱海的源头呢?果不其然。

李师傅见我一直孜孜不倦地拍摄着路边的风景,好心地告诉我:“前面有更好看的,到时候我给你停下来。”“是什么?”“一大片荷花田。”在版纳的时候,曾经惊艳过野象谷里的睡莲,不知大理的荷花田,又是一番怎样的风景。正想象着,车已经停了。出得车来,眼前赫然一片开阔的池塘,高低错落的荷叶,密密匝匝一直绵延到视野之外。“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一直不太明白,什么叫莲叶何田田。此时此刻眼前的风景,算不算得上“何田田”呢?这里不是江南,却胜似江南。大理实在很神奇。

继续往前开,我们的车子穿过一带繁华的街市,李师傅告诉我:“这里是鹤庆,大理最富有的地方。”原来,鹤庆以兰花著称。这里的兰花,比较名贵一点的,都会上万元一盆。而且,鹤庆产银。路边白花花光秃秃的高山,就是“银山”。虽然长像有点丑陋,却是当地人的聚宝盆。

过了鹤庆,离丽江地界就不远了。不久,我看到了攻略里时常提起的大片大片的向日葵。照李师傅的话说:“丽江什么都产不出来,只能种向日葵。”李师傅是大理人,或许带着点偏见。不过,路边的田地里,的确鲜见其他农作物。

中午时分,我们到了丽江城区。丽江分为古城和新城。我们的宾馆在新城,叫作文笔峰酒店,对面是当地著名的官房大酒店。之前,李师傅给了我一个建议,不要住新城,要住就住古城民居。到丽江,不住民居,体验不到古城的味道,他的建议深得我心。见到丽江导游,得知我们住在新城,我赶紧要求换房。导游很为难,打了一圈电话,最后说只能给我们安排一晚的民居。我们在丽江前后共三晚,导游安排,从香格里拉回来的那晚可以住民居。我当时还欢欣鼓舞,觉得终于如愿以偿。怎么也料不到,住民居对于我们来讲,是多么失策的举动。

吃了中饭,下午的时间就全泡在古城里了。早听说丽江是一个浪漫迷人的地方,很多人来了都不愿离开。这些没有离开的人,在当地开个小店,有一搭没一搭地经营着,悠闲地享受着丽江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所以有人说,丽江的小店,即使不起眼,背后也可能藏着一段美丽的往事。

于是,一路走,我一路琢磨着那些店面。企图从它们独特的外表,研究出一些不同凡响的情节。穿过四方街,逆流而上,西河对岸,一家精巧的绣花鞋店映入眼帘。几个曼妙的身影,在店里若隐若现,和墙上琳琅满目的绣花鞋一起,勾勒出一幅淡彩的水墨画,让人禁不住浮想联翩。

走累了,导游说,我们去看看李家大院吧,顺便休息。李家大院是丽江保存最完整的一处纳西民居,有300多年的历史。纳西的建筑风格在当地被总结成两句话:“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不过说老实话,直到参观完李家大院,我对这两句话依然不能透彻理解。

妈妈走累了,导游陪着她在前院休息。为了避免冷落我,她找了一个男孩子带着我参观大院。男孩二十出头的样子,异常的帅气和阳光。纳西的审美标准是:“以胖为贵,以黑为美”。可惜,这个男孩两头都不靠,估计最后也只能惨遭埋没了。

边走边聊。我发现男孩对这个大院的了解非同一般。再一打听,啊哈!他竟然是李家大院的小主人!有了这一意外收获,我立刻对他以及他的家族,充满了好奇。原来,这家大院的祖辈最初是汉人,在丽江经营银业。但是,不是普通的银器,是官银。所以,李家当时不但富贾一方,跟官府的关系也非比寻常。后来,祖辈们与当地的纳西女子通婚,代代相传,现在已经演变成了地道的纳西人。守着这样一座祖屋,集旅游、购物、住宿和餐饮于一体,实在是一笔不小的生意。作为小主人,怎么也得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吧。可是这个孩子身上,没有一点纨绔子弟的痕迹,乖得让人怜爱。我说,我给你拍几张照片好不好?他虽然有些羞涩,还是答应下来。看他姿势摆得不够好,我笔划着,一会儿让他这样,一会儿让他那样,他竟然也不嫌我罗嗦。这孩子的脾气,怎么能够这么好!

在纳西,由女人当家,李家大院的当家人现在是男孩的姑姑。据他介绍,李家大院正在申请2A级景点,一旦批准,这里就不能免费参观了。一听以后就不能免费了,我立刻有了一种正在占便宜的愉悦心理。紧跟小主人,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仔仔细细逛了个遍。生怕漏掉了哪儿点,今后再花钱来补。

李家大院有前院、中院和后院之分。后院有三层,在第三层上,能够俯瞰丽江古城全貌。登高远望,层层叠叠的灰色屋檐,一直延伸到远处山脉的脚下。女主人是学美术的,又是摄影爱好者。大院的墙上,悬挂着许多她的作品。其中就有暮色中的屋顶,比在白天多了一份神秘。

临近黄昏时分,我们观赏了攻略里评价最高的“丽水金沙”。演出开始,增加了两段纳西古乐。演奏古乐的纳西老人,脸上写满了沧桑。虽然我不是特别喜欢这两首乐曲,但是它的独特,还是让我眼前一亮。丽水金沙的表演,除了赞叹,还是赞叹。我和妈妈一致认为,这是我们在云南看到的最好的演出。布景、灯光、道具、音乐、服装和演员,堪称完美。

对丽江的第一印象,还是美好的。虽然后面发生了不太愉快的小插曲。

第二次到丽江,是从香格里拉回来。应之前的要求,我们要换到古城的民居去住。到丽江旅游,住民居本来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实在是没和我们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导游帮我们预订的民居,在古城中心地带。古城所有道路都是步行街。也就是说,司机无法把我们送到旅馆门口。从香格里拉回来的时候,正是夕阳西下。我们必须拖着疲惫的双腿,扛着所有的行李,穿过大半个古城,去找我们当晚的下榻地点。更要命的是,行李是两个人的,但是劳动力只有我一个。

在这里,我不得不指摘一下丽江的导游。即使在我扛着大包小包步履蹒跚的时候,她也不知道主动帮我拿点行李!这个导游的表现,让我失去了对纳西胖金妹所有的好感(纳西的女孩称为胖金妹,男孩称为胖金哥)。最后,我实在忍无可忍,提醒她帮我提一下箱子。她帮是帮了,可是一路都拖着我可怜的箱子在走。我的老天,你们知道古城的路吗?到处都是凸凹不平坑坑洼洼的青石板。这样的路跟古城的建筑风格浑然一体,但是,害惨了我的箱子。听着箱子在导游手底下,发着:“吱咯吱咯”的怪叫,我只有在心底哀叹:我的箱子啊,你就这么报废了!

我们的旅馆在西河边,临近四方街,还兼营一家酒吧。院子是典型的纳西风格,中间的天井里种满了花。如果心情好的时候,我会觉得这里的环境还不错。可是,这时我正为了箱子郁闷着,看到花,想到的只有“晚上蚊子少不了了!”

民居的标准间小得可怜,两张单人床之外,就只够一个人转身。好在还有单独的卫生间,可以洗个热水澡。屋门是木门,因为是老屋,门也关不太严。我只好要了一把锁头,勉强从里面锁住。听着隔壁酒吧的喧嚣声,我实在是担心这里的安全。

妈妈跟着我们,一路都在抱怨。她对民居的安排意见一箩筐。妈妈耳朵不好,不知道住民居是我主动要求的。因为导游在,我也不好跟她解释什么,就随她一路去唉声叹气。到了旅馆,一看房间空间那么小,行动那么不方便,她的牢骚就更多。这时我也来了脾气,懒得跟她解释。民居的二楼,住满了从北京来的客人,跑上跑下,一个个都满心欢喜的样子,只有我和妈妈两个人,一脸的愁眉不展。在这里,一定要奉劝后来者一句:凡是带老人和小孩的,最好别住民居。折腾人还在其次,关键是影响情绪。

晚饭也没心情出去吃,就在旁边的酒吧要了碗米粉。酒吧是藏式的,点着昏黄的蜡烛,小伙子和姑娘们跳着热闹的藏舞。听着嘹亮的藏歌,看着周围兴高采烈的人群,我的心情终于好转了一些,也能提起精神,跟妈妈开开玩笑:“你不是从来没到过酒吧吗?今天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带你泡吧。”

夜晚的古城比白天还要喧嚣。灯火通明的时候,玉河两岸也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对歌声。我们所处的酒吧,几乎是这里最热闹的地带。穿着拖鞋,跟妈妈打声招呼,我就提着相机出去溜达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或驻足观望两边的酒吧,或亮开喉咙,放肆地跟楼上的姑娘们对着情歌。玉河里漂浮着一盏盏莲花形状的许愿灯,随波逐流,忽明忽暗,煞是好看。

晚上11点以后,隔壁的酒吧终于停止了喧闹。我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早上起来,旅馆的小姑娘帮我提了行李,送我们出城去赶车。小姑娘比较乐于助人,不过不是丽江当地的,是摩梭人。古城的清晨,格外安详宁静。走着走着,看见旁边有卖包子、馒头和茶鸡蛋的,买了一些当早餐。丽江的面食做得真不错,让我和妈妈在去泸沽湖的路上,有了一个好心情。

第三次到丽江,是从泸沽湖回来。由于我对文笔峰的抱怨,导游把我们换到了纳西大酒店。这个酒店环境非常雅致,亭台楼阁,象极了苏州园林。这样好的环境,竟然是二星的,实在出乎我的意料。

丽江最后一天的安排是玉龙雪山。我打算单独成篇,这里就不详述了。中午游完雪山,整个云南的行程就结束了,只等着赶晚班飞机返回昆明。这样,我们在丽江,就空出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听从李师傅的建议,我租了一间他介绍的钟点房,从下午1点到晚上9点,40块钱。把妈妈安顿在那里休息,我不想浪费丽江的下午,一个人拿着地图,徒步上路。

我不是盲目地闲逛,我有三个目的地:邮局、书店和古城。沿着雪山中路,右拐上金甲路,再左拐,就到了民主路。金甲路真是一条曲折蜿蜒的破路,几次让我疑惑,是不是走错了。不过,它也让我看到了丽江华丽外表下的另一面。在民主路上,先找到了丽江邮局,把玉龙雪山上买的几张明信片寄了出去。沿着民主路北上,快到古城的时候,看到了丽江最大的书店。我找书店,是为了一本小说,《消逝的地平线》。早在大学期间,四姐从云南旅游回来,就让我在图书馆帮她找这本书。那时,诺大的图书馆,我从中文找到了英文,愣是没有发现它的身影。这次在雪山的缆车站,我发现有柜台在卖这本书,不厚,却要45元。当时就在想,我一定要去丽江的书店看一看。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书店里果然有这本书,而且不止一个版本,价格都在20上下。买好书,心满意足地去逛丽江古城。

这天下午是个阴天,古城里虽然人潮涌动,但是没有让人感到烦闷。在古城,闲庭信步的结果,收获了一袋松茸,三条披肩。据李师傅讲,由于今年日本拒绝进口这里的松茸,导致松茸的价格下跌了近一半。趁它便宜,赶紧买点来尝尝。不过,说实话,我觉得它还没有东北的黏团子(一种蘑菇,学名我不知道)好吃。当然了,也许是我的东北情节在作怪,不能算松茸的错。三个披肩,一件送妈妈,一件送舅婆,一件犒劳自己。

三顾丽江,滋味杂陈,苦乐自知。

附照片链接:

一、在路上:
http://blog.sina.com.cn/u/565be655010006b2

二、古城:
http://blog.sina.com.cn/u/565be655010006b3

三、古城店面及李家大院:
http://blog.sina.com.cn/u/565be655010006b4

四、丽水金沙:
http://blog.sina.com.cn/u/565be655010006b5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565be6550100068g36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