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快5年了,对于琉璃厂只是听闻而未亲见. 今天终于付诸行动了. 到达和平门向南走了大约150米的样子. 民俗气息就逐渐浓重起来... 途中遇到一位大妈问我们她要去对面坐车走哪边的红绿灯比较近,目测比较了一下,说还是南边的那个近点吧.遂与她同路. 边走边问她琉璃厂是不是就是那个方向,她说是啊是啊,然后利用有限的时间开始了她的长篇讲解:琉璃厂啊,东西忒贵,那都是向老外要的,你们要是买啊.我告诉你一地儿,去潘家园啊,那东西又多又便宜,周末去的话,老多东西了...琉璃厂也就是给老外看看的.现在北京人都不来这逛了...要不然你去**寺(不记得她说什么寺了),那儿也挺多逛的....在琉璃厂他们要150的,你50都别买,最多也就二三十,你就得要狠狠的砍...... ....告别了热心的老大妈,继续南下,刚过了第一个红绿灯, 一辆旅游大巴咔的停在了面前,上面哗哗的下来20来个老外.浩浩荡荡的涌进了左边的一个小巷子... 嗯?...他们肯定也是来逛琉璃厂的,那就跟着他们吧. 途中遇到卖丝葫芦(那种能吹出曲子的葫芦),有老外上去询价,听到小贩用很正的英语说170... FT!还真不是一般的黑,这种东西市面上充其量也就10块左右的价格.... 进了小巷子,放眼一望,嗯.幸亏跟着他们进来了,这就是传说中的琉璃厂东街了. 古色古香的砖瓦屋,清一色的清式建筑,巷子两旁都是卖字画纸张砚墨的,门口大多都摆放了稀奇古怪的小玩意. 弥勒佛.菩萨.观音...珠串红绳...面具...饰品挂链...各种奇形怪状的砚台,长长短短粗粗细细的毛笔挂的一排一排... 各种山水画...龙飞凤舞的书法...茶具..古色很浓的装饰品...红漆的饰品柜.... 一路走过去,果然新奇的东西比较多,奇奇怪怪的看的人眼花缭乱... 倒是比较适合想开扩眼界开拓自己创新力的人去尝试尝试. 逛完琉璃厂东街,过了马路,对面就是琉璃厂西街. 西街比东街明显的整齐划一,道路也归整许多,看起来像是后期翻新的程度比西街更深些... 看到了传说中的荣宝斋.知道荣宝斋只能归咎于近两年来清剧的泛滥... 进去逛了逛,看到许多齐白石大师的作品.应该是赝品吧...对我这个艺术盲来说,真品和赝品没有什么区别. 猛然发现小学和初中上美术课时,老师让画的那些水墨画原来都是齐白石大师的大作... 唉,这么多年才恍然大悟,可见我对艺术还真不是一般的迟钝.. 仔细看了荣宝斋的砚台,果然和小摊小贩气势不同.而至于哪儿气势不同,说实话,我也看不出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后来回家的路上ZHT说她看到一个27万的砚台.我竟然没有看到...深深遗憾中... 东街比西街,大多数卖纸张和砚墨,杂七杂八的小东西相比少了很多. 在最里面的一家小店. 我发现一个有七八十厘米高的小柜子,红漆的,从上至下全是小抽屉,大约有七八个吧.立在小店里别有一番风味 { function anonymous() { if(this.width>screen.width/2)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2; } }" border="0" />;巷子里头有一家布置非常别致的小店,里面各种小玩意造型均比较新奇,但也都只是适于观赏,有几个像是旧社会女子闺房里摆放的小匣子,比较另类.还发现了一些小锡盒,用来装小首饰的,货主竟然对我说那是银的...真是睁着眼说瞎话,听我说那明明是锡的就立马改口,说是锡的.我问多少钱,答曰80.我晕,在天津的古文化街到处都是这种小锡盒,人家也没有要这么黒过,起价才二三十.果然,在琉璃厂,只适合于大家浏览与观赏,要买东西可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且对自己的侃价功绝对有自信才可. 出了巷子,直接搭地铁回家.整个逛街过程用去大约两个半小时.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阅读 8 次, 发表于 21点47分, 推荐给好友 qiuse去过的地方 更多 还没有回复我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