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上日记之:琉璃厂 |
[游记]北上日记之:琉璃厂 |
2008-03-16 sina.com.cn |
琉璃旧厂虎房西,月斧修成五色泥。 乘环线地铁至和平门,往南不远便是琉璃厂了。 琉璃厂是闻名中外的文化老街,得名于元代时在此设置官窑烧制琉璃瓦件。清乾隆年间停止烧窑,但琉璃厂的名字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中国的科举制度成全了太多的东西,造就了太多的东西,而具有如此文化魅力的琉璃厂,其发端也不得不牵涉到科举制。 怀着“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梦想,大江南北的书生们来到京师参加科举,或许这将成为他们大展宏图的开始。但是命运却总是不愿意让太多人轻而易举地迈过那道门槛,当无情的金榜贴出来的时候,名落孙山的举子们只好收拾收拾行李打道回府。回家之前,他们把带来的书籍、墨砚等拿到这条街上卖掉——这一幕大约开始于200年前的清朝乾隆年间。 在年复一年的交易中,琉璃厂这个地方最终成为一个买卖传统文化作品的中心。 如今的琉璃厂,荟萃了一百多家书店、字画店和古玩店等老字号,它们因其悠久的历史而散发出古远的韵味。荣宝斋的字画、萃珍斋的陶瓷、韵古斋的景泰蓝、戴月轩的湖笔徽墨、一得阁的墨汁、博古斋的宣纸、宝晋斋的端砚,都是文人珍重的物品,而这些老字号店铺,更是深得文人的认同。 走在琉璃厂,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 装饰古朴的店铺、黑底金字的牌匾、铺满青石的路面……这里似乎找不到任何现代商业社会的元素,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 爱上在琉璃厂逛书店的感觉。琉璃厂书店多,主要经营中国传统文化书籍,著名的书店有中国书店、古籍书店、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等,书目分类很是齐全,还可以找到很多古籍善本。 琉璃厂可以说是文房四宝博物馆,各种各样的毛笔、砚台陈列在店铺的显眼位置,品种齐全,相信没有什么你找不到的。 一家字画店里,竟有多位画家在现场挥毫,有的狂放、有的细腻、有的工整、有的洒脱。在旁观看他们作画,亦是一种享受。 琉璃厂经营篆刻的店铺比比皆是,观摩大师在方寸之间飞刀走石,一块本无生命的顽石,竟神奇地成为绝妙的艺术品。 琉璃厂有东西之分,我更喜欢西琉璃厂。东琉璃厂沾染了太多的市侩之气,而西琉璃厂则更具单纯的传统文化气息,让人流连。 走在琉璃厂附近的胡同,很有老北京的生活气息——中午时分拥挤的行人、随处摆设的摊位,骑自行车的人大声吆喝着从胡同中穿行而过……这些早已从什刹海的胡同中消逝的景象,我在琉璃厂找到。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1327601000ahi.html20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