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在丽江的柔软时光 |
[游记]我在丽江的柔软时光 |
1970-01-01 |
乘坐7:00am由昆明开往丽江的班机,出现在丽江的时间是11月26日早晨7点45分。由于在昆明适应了几天的高原反应,下飞机后丽江的空气并没有给我带来明显的不适。 蒙蒙亮的天空引领我进入这座神往多年的城。 从机场到大研古镇(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丽江古城)有30多公里,我们奢侈地打了车,将近80元。古镇秩序井然,出租车有定点的停车点,停车点旁拉客的人不多,估计是时间还早。我们让一个黄鱼车夫帮我们搬行李,同事的高跟鞋走起来费劲,她也被一并放在了黄鱼车上,我在后面跟进。本打算住在朋友推荐的半山上的客栈,据说推开窗就可以看到古城全景,但身边有一大姐不断强调她家客栈的好,我们考虑到爬山的困难就放弃原来的打算跟了大姐去了。大姐的客栈就在酒吧街旁,进出用不了一分钟,出乎意料地对胃口。我们看了房间还算整洁干净便住下了。房费是40元一间/晚。算是标间,带独立卫生,24小时锅炉热水。我和同事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疾呼:嘎便宜啊。。。 趁着明媚阳光,便决定立即上雪山,机场路上窗外的远处雪山已经让我澎湃激动了。那是多次出现在电视里、杂志里、别人照片里的玉龙,谈不上魂牵梦绕,但也足够怦然心动的了。从古镇去雪山也有30多公里,去那儿的唯一途径应该就是包车,80元来回。我们也不例外,只是客栈大姐推荐的司机要在半途带我们去“枪店”(专门斩旅游客的商店的行业内俗称),欲拿回扣。我们不想有麻烦也不想浪费时间,但不从的态度招来的是冷落和白眼。司机一路一声不啃,我们也就自娱自乐。本来也没指望他做导游。 到达雪山脚下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太阳直直地晒在身上,雄伟和美丽让我很快忘记了那个傻*司机。我们选择的是大索道,在出发之前做功课的总结告诉我,大索道是最值得一去的,更何况我们时间有限,就坐着索道直接上了。对了,必须提到的是,我们租了滑雪衫、买了氧气瓶。自认都是弱女子,还是要保保身价的。哈哈。 下缆车的时候,我有些晕了,高原反应又来了。在出索道的屋子里,我买了套装的卡片寄给家人、爱人,也算让我定定神。我慢步走出屋子,眼前的景象让我兴奋。我第一次亲历雪山,也到达了我人生的新高度(好歹也是喜马拉雅山的一半高)。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在雪地里撒撒野,身边的同伴却已提前跌跤,于是我们变得小心翼翼,突然觉得两个小女子如此只身在山上,也没个帅哥什么的保护一下,惨啊。。。天气晴好,万里无云,白茫茫的雪折射着耀眼的强光,墨镜当道,防晒霜护驾,到底是城市里的姑娘,注重的就是一个保养。哈哈。 身边有成群的大队人马,他们有的用自己的身体开辟一条由上而下的滑道,后面的同志就一个挨一个坐在雪地里用屁股滑翔;有的居然坐在4500多米的木阶上打起了80分,惹来围观一片,被嘲讽赌性太强。更有些痴男痴女在雪山上打情骂俏,笑声痴头怪脑的,估计乐得忘记了高原反应。晚上保准头疼,有些嫉妒了,嘿嘿!我呢?先是思念我的那位,想象着下次和他一同出现在雪山的情形。懒懒的被强紫外线照着,发一会儿春,似乎挺幸福的。然后开始在4500米处狂打手机,打不通的一律发短信,一幅昭告天下我登上了玉龙雪山的架势。大多朋友回应的是或羡慕或祝福的话语,让我的自信心着实爆棚了一把,可就是有一个讨厌的家伙,居然嘲笑我在四千多米海拔就吸氧,并自诩曾到过5300米也未曾吸氧的壮举,我自叹不如,可是那家伙又何必打击我呢。我已经很勇敢了呀。呜呜呜。。。。。。 我们在雪山上大约逗留了将近2小时,其实能够活动的地方并不大,我谋杀了无数菲林,其实是数码。哈哈。Pose狂摆,忙着做秀于雪山的亲密接触。我带了一个大三角架上雪山,因为驾在上面的是Nikon超薄的S1,故而引来一批又一批奇怪的目光。而我,旁若无人,自得其乐,扛着大三角架招摇中。。。。。。 离开雪山回大研的公路上邂逅牦牛,个头比江南的水牛大许多,立刻要求司机停车,我徒步追随牦牛100米左右,牦牛敢与汽车逆行对恃,看见我个大姑娘却躲进路边树丛,我当下拍下了牦牛探头看我的照片,可爱之极。 回到古城,已近黄昏,那时的翠文段酒吧一条街已是红彤一色,家家户户的灯笼垂吊着与河道里的红色倒影串联成一片,看得让人有些晕眩,路过的人中还有称其为红灯区的,我不喜欢这个称呼,我觉得这里只是突然变得格外妩媚、妖娆。恨不得一头载进这火海一片,一同修炼。我们选了一家名为:一米阳光的店子。女伴熟悉那部同名的片子,好歹和这里扯上了些关系,我们坐在沿河道的位子,这也是最抢手的位子,可以看过往的人、身边的景,同时也使自己成为路人驻足观赏的一道风景线。丽江的食物相比昆明的滇味要可口了许多,我想那应该归结于这里超过80的店子是由外来人经营着,且又经过多年游客的千锤百炼,而造就了今天丽江餐饮的众口能调。只是在古城吃饭价格不菲,这里在当地人看来是出了名的贵,但和上海的价格比也就一般水平,我们完全可以接受的,两个人吃的非常爽也就200元不到。 酒足饭饱,短暂的闲逛片刻后,我们便前往观看由宣科先生主持的纳西古乐会表演,我们买了最贵的140元/张的票。因为在几乎所有关于写丽江的帖子中都能看到宣科这个名字,出于好奇,也出于不留遗憾,这便成了行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8点整开始,我们提前10分钟就位。眼前是很民族的舞台,很现代感的座位,耳边却传来阵阵熟悉的乡音,那晚的观众中上海人还真多。(在路上大多是四川人、北方人,就没遇上几位上海的) 宣科先生的确有让人深刻记住他的魅力,他年过七旬,却仍然精力充沛,语出幽默诙谐。每天每天为来这里的游客一遍一遍重复着那些关于自己和关于纳西古乐的故事。这种精神是令我感动的。更令我感动的是,在舞台的上方排列着81年乐会重建以来34位已经过世的曾经在这个舞台上演奏过古乐的老艺术家们,尽管他们已经不在了,但舞台却保留了一角为纪念他们。我是喜欢音乐的,但古乐听来的确深奥了点,宣科笑称其中的一首曲子为唐朝的流行音乐,那对我们来说实在太久远了一点,我无法体会古人创作时的感情和所要表达的意境,但我想,只要我坐在那里,用心聆听,有感动就行了。结束之时,我买了一本宣科先生的书,名为:《宣科与纳西古乐》,买书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可以得到宣科先生的现场签名,我恭敬的排着队,直到轮到我站在了宣科先生身旁,我微笑着叫着宣老师,并有幸坐在他的身旁,让同伴帮我们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我快乐的拿着签过名的书,雀跃着走向酒吧街。 是的,接下来的时间是属于酒吧的,在上海我就是个迷恋酒吧的动物,更别提在丽江了。丽江的酒吧夜色可是名扬千里的呀。事先在ctrip上发的帖子引来短信无数,但最终能在同一时间到达丽江古城的却只有两位,而凑巧的是那晚那两位都在樱花酒吧,可能因为樱花在网路上出名的缘故吧,混迹网络的同志们不约而同的选择都是它。和着短信,我和同伴首先来到樱花一楼,找到了那个独自在窗口座位喝酒的男人。他看起来很友好,并请我们喝了瓶啤酒,只是他似乎并不健谈,加之多年美国的生活经历让他的中文听起来也不够流利甚至表达困难。这时另一个同在樱花的男人打来电话,告诉我他在二楼,与眼前这位打了招呼,留下女伴,独自上了二楼,原来他们已有四个人,也是网上联络上的,其中居然还有一女生也是在昆明开旅交会后来丽江的,是新疆展台的。真是太有趣了。只是他们的年纪明显偏小,目测告诉我,一定都是80年代的娃娃。稍聊片刻,我便下楼回到了原来的位子。不够健谈和似乎不太投缘的陌生感在如此歌舞升平的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我们找了借口离开。 走出樱花,四周纷乱的歌声蜂拥而至,感觉立刻被包裹其中。这便是丽江古城夜晚最独特的对歌。记得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便是:有话不说歌来代。可见云南人对于唱歌的热衷。酒吧街的对歌或许正是为了让游人以最快的速度融入云南这一文化而应运而生的形式吧。 不过就两个女子而言,要融入那一堆发了疯似的拉开嗓门对歌的人群还是有些难度的,性格中那一点点含蓄的东西作祟,我们只是站在一旁感受了一把,未曾开口。在酒吧街杨柳岸边闲逛两圈,我们便回到客栈,怎么也该休息了,必须补补早晨5点起床的睡眠了。在外面我总能休息得很好,不认床也很少水土不服。将闹钟调至8点,过玩了这极其充实的一天。 27日早晨,阳光透过薄薄的窗帘透了进来,照醒了我们,和着那股子依旧高涨的热情与兴奋,我们不觉任何疲惫的出发了,那天的目的地是束河古镇,离大研不远,打车15元。束河是我出发前,很多曾经到过的朋友特别推崇的地方,还有朋友力荐我住在束河,据说少了些大研的热闹喧嚣,多几分古朴、宁静。一路阳光普照,我们来到了束河,其实风格与大研颇为相似,不过街道上游人稀少,店铺里也多了些未曾见过的别致东西,价钱更因为店租的低廉而比大研划算些,于是荷包开始不太平,采购开来。。。束河的太阳似乎让人更觉慵懒,家家户户的猫猫狗狗们幸福着窝在阳光里面。我们用午餐的那家院子里就有一只白狗和两只白猫猫,我们在开饭前,摸完这只摸那只,女伴突然说想变成那只猫,可以成天晒太阳。那顿午餐非常可口,据老板娘说是迎合我们烧得上海口味。餐具也很精致漂亮。坐在古木的长条板凳上,吃着放在古木桌子上的可口饭菜,有阳光透过蓑蓬洒在身上,快活似神仙啦。啦啦啦。。。更意外的是,结帐的时候老板娘主动为我们打了8折,这一顿的花费只有90元。并邀请我们下午如果走累了,就再去喝茶,免费的。好客又纯朴的商家。 继续前行,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束河,束河也是个蛮大的镇子,亦有众多外来人落户此地,咖啡吧、酒吧林立,河道也很干净,水草在这样的环境中,活得幸运。我们又找了个纳西院子喝了壶酥油茶,只是它和丽江粑粑一样让我们失望,味道有些奇怪,但总算尝试过了,不尝又怎么知道我们喜不喜欢呢?吸引我进去那家的原因是他们正放着许巍的歌,饮茶时,我自说自划得跑去把音量调高的几格,在那个环境中大声地听许巍,好爽。 再次走上青石板路,看两旁的店子里三三两两,或打牌,或晒太阳嗑瓜子闲聊天的人们,时间在这里不珍贵也不稀奇,是用来虚度和奢侈的,一切看起来都很慢,很悠哉。 阡陌交错的巷子加之手中越巅越沉的战利品,我们再次锁定一家咖啡店休息。这次是冲着屋里的沙发去的,坐上去后才发现,那原来是几根木条上放了一块海绵,用鲜艳颜色的棉布包裹后的效果却出奇的好,店内的一面墙是土墙,土墙上钉了些游人自愿留下的名片。桌面是一块拆下来的雕花木窗搁一块透明玻璃。桌上用空洋酒瓶子插着花。吧台前的椅子用的是以前给马喝水的马槽铺上了一块麻木。一切看似简单的组合交汇在这里,成了极有品位的装饰。真让人唏嘘不已。店里除了我们还有两个女生,看得出她们并不是一伙的,一个懒懒着捧着本书,尚久也不翻一页;另一个坐在另一个沙发上发呆,有要睡过去的倾向,而我们在这种空气里也变得睡眼惺忪,哈欠连天。有人说懒人上天堂,而这里便是懒人的天堂,哈哈。 在丽江的每一顿饭吃得都是精致的,但最值得回味的算是在小巴黎吃的晚餐。一直以为小巴黎只有大研古镇有,可那天从咖啡店出来以后,却在转弯处发现了一家也叫小巴黎的餐厅。一边和女伴琢磨着是不是冒牌一边走了进去。感觉和宝莱纳有几分相似,深色的装饰格调,餐厅挺大,两层,有几十张长桌。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是一个在墙角的壁炉,真的壁炉,正在烧着木头的壁炉。我们对视,同时决定抢占壁炉边的位置。我们的脸顿时被印衬着发了红,暖和地赶紧脱去外套。甚是兴奋,我们两个都是头一会坐在真壁炉边吃饭。唔唔唔。假的看太多啦。真的稀奇啊。嘻嘻。别忙,还是要了解了解这个小巴黎的身世,抓来一个服务员问了才放心,原来这是同一个老板在束河开的分店,而在我们身旁忙着为壁炉加木头的法国老头正是老板,真是心满意足了,没跑错地方,还能享受老板的亲自服务。环境有了,菜呢?我们点了小巴黎的特色烤乳猪,孜然牛肉,家常豆腐和南瓜饼,外加两倍西瓜汁,够腐败的。那一刻,壁炉旁,桌上的红色蜡烛,美味的烤乳猪,还有那要命的法文背景音乐,简直浪漫的快要死掉了,只是,只是,我们两个妞瞎浪漫个啥呀。咿呀呀。。。 离开束河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当不小心抬头看天空的时候,那星空把身边的女伴怔住了,原来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哈哈。我在宏村曾经见过这样的天空和星星,少了些惊讶,但也一同再次感受了一番。毕竟我们是从通常只能见到金星的地方来的。 回来大研,如同从一条安静的巷子旁突然推开一扇酒吧的门,音乐声、喧闹声接踵而来。我们仍然试图置身其中,艳遇这两个该死的字一直困扰着我的心扉,但终究被解释为可遇而不可求,带着一丁点儿的失落,我们回到客栈。那个晚上是有些伤感的,当晚就开始收拾东西,因为第二天中午就要离开了。。。 对于云南,对于丽江而言,两天半的时间实在是太过短暂,我们充其量只能算是客串了一把休闲,而未能真正体会成天晒太阳的慵懒心境。我们其实还是匆忙,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不留遗憾而周密地计划着,然而这里就是一个不应该有计划的地方。每天睡到自然醒,街头一坐晒太阳,晚上酒吧和陌生人喝一杯,或者碰巧可以擦出些火花。。。 只能说留个遗憾下次再来吧。 (一米阳光)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