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moy到丽江,选择三年前的方式,先坐飞机然后换乘 Express。目的就是为了看这沿途又消失了多少可爱的老房子,在外人眼里的不好,对他们却是发展和进步带来的快乐,我不能太自私。 住在木家苑客栈,因还挂念庭院里的那棵苹果树,可不,正逢时,满树瓣头粉红的苹果花迎接我,还有一只叫豆豆的小狗。房屋已经易主,但木氏后人依旧住此。屋宇修葺一新,花木葱葱,宽大的庭院,热情的纳西小妹,房间里散出原木的清香,画眉的歌唱,是清晨的闹钟,走廊里洒满了阳光,有多少人不正是为了这庸懒的阳光而来?坐着吃完茶,然后慢悠悠的走出去,如此,夫复何求? 丽江确实变了许多,我最喜欢木府和城东一带,要见真的纳西生活,需往这些地方走走。避开拥挤的几条街,挑着自己熟悉的小道走,另一个世界就此展开。有些店家还记得我,打着招呼;有些忘记了,我一笑而过。那些熟悉的老房子真的少了许多,被新筑替代了,而且原先的主人都搬到城外了。古城里的繁华,并没让我忘记她的本色。立在东大街,就看见雪山了,我最惦念的,还是山里的那些人和事,以及无限的风光··· 当初还是和两个美国朋友徒步时发现的,那村子叫-文海,坐落在玉龙雪山的山脉中的一个山谷里。坐车去雪山的路上,望一下西边,一条蜿蜒的土路清晰可见,那便是通往文海的。走到山上,望下,那村子风光尽收眼底,是个真正的纳西村子。文海旱季(11-6月)是个草原,雨季(7-9月)却是一个湖了。那时正是旱季,成群的牛羊猪马,自由的散布的在草原上,我们沿着一条小河走。我见那猪蛮蛮的拱地,着实笑个不停,而她们俩却在那对马匹品头论足。文海,往山下走,是已经面目全非的白沙和束河古镇;文海,继续往里走,是一个彝族寨子,然后是古道,最后通到金沙江边的古渡口;而往上,则是玉龙雪山了。我走得很远很深,唯如此才知一地。 后来就离开了。 在T.N.C(大自然协会)时,听说在他们指导下建了个生态旅馆,非常环保,生态旅游,很超前的。 文海,有个小学,校舍极简陋。同属丽江,为何隔了座山,境况却如此差异。山下的孩子,我是见多了,真是被Spoilt(宠坏了)。还好有好心的Jerry,亲自为他们,募集了资金,篮球场已建好了,正要为那些离家远的孩子建宿舍,他自己又捐了播音喇叭。 在丽江的蓝天下,那群孩子的灿烂笑容成了我最好的记忆。 因为我知道,本色的丽江如何。
|